科舉制最後一位狀元的答卷,字跡遠超許多書法家,令高考狀元汗顏

科舉制最後一位狀元的答卷,字跡遠超許多書法家,令高考狀元汗顏

科舉制度,中國封建社會統治階級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制自隋朝創立以來,一直是知識分子實現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徑。毫無疑問,科舉制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無數知識分子因此受益。

明朝時期,科舉制發展到了全盛時期。此時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科舉制的弊端也顯現。比如明清之際的不少思想家就認為,大明江山之所以覆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科舉考試採取八股取士的方式。

科舉制最後一位狀元的答卷,字跡遠超許多書法家,令高考狀元汗顏

晚清時期,科舉制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中國舉行了最後一次進士科考試,此後科舉制正式被廢除。在科舉制存在的1300多年中,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歷代科舉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

由於狀元答卷屬於機密,如今大家幾乎看不到狀元答卷的真跡。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如今我們能看到科舉制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的答卷。無數人看了這份答卷後,大為感慨,認為如今高考狀元的字跡根本無法與之相媲美,甚至連書法家、高考狀元都為之汗顏。

科舉制最後一位狀元的答卷,字跡遠超許多書法家,令高考狀元汗顏

古代科舉制以“身、言、書、判”擇人,“書”就是指書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字寫得好給閱卷老師,而書法則是科舉考試的“加分項”。劉春霖作為最後一名狀元,有著“第一人中最後人”之稱。

劉春霖在詩書畫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擅長小楷,時人稱讚其小楷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的美譽。事實上,如今書法界依然有一種說法,“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

科舉制最後一位狀元的答卷,字跡遠超許多書法家,令高考狀元汗顏

劉春霖書法一流,也中了狀元,可他的仕途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順利。考中狀元后,奉命到日本東京政法法學留學,回國後先後擔任資政院議員、記名福建提學使、直隸高等學堂提調和保定北洋女子師範學校監督等職務。

清朝滅亡後,劉春霖一度擔任北洋政府總統府內史一職,期間還曾兩次代表大總統徐志昌到山東曲阜,主持孔子大成節典禮主祭,一時風光無限。然而,由於北洋軍閥彼此間混戰,致使社會動盪,老百姓生不如死,劉春霖無比憤慨。

科舉制最後一位狀元的答卷,字跡遠超許多書法家,令高考狀元汗顏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劉春霖在南京任職,後因身體疾病辭官回家,專注收藏事業。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人極力邀請劉春霖去長春任職,遭到拒絕。日軍佔領北京後,出於報復,將劉春霖的收藏付之一炬。1944年,劉春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參考資料:《科舉制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