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席捲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告訴你為什麼國內一定要開學

校園裡朗朗的讀書聲是一個社會恢復正常秩序的重要的標誌。截止到4月17日國內有24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分學段開學復學,覆蓋學生人數已達到了3500多萬。在當前的復學過程中,還面臨著疫情防控嚴峻的形勢。

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學校開學工作,就需要對疫情防控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和科學的認識。4月20日教育部召開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指導各地各校全面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會議由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李蘭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分別就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判、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判和如何做好開學後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告。

全球疫情席捲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告訴你為什麼國內一定要開學


4月20日教育部開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視頻會

下面為大家帶來教育部召開學校疫情防控專家報告會精選重要觀點:

鍾南山:國際疫情形勢差異大 國內的輸入性傳播不會形成大疫情 但對復學提出高要求

鍾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際上新冠疫情的形勢還非常嚴峻

鍾南山認為“到今天為止(4月20日)整個世界上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達到了236萬,增加得非常快,病死數是16萬,按這個比例來算,現在的病死率是6.9%,相當高了。”

抵禦外來輸入 嚴防嚴控復學要求高

“現在國際形勢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中國現在控制得很好,但是是在一個非常強的干預的情況下,國外現在有的應該是在高峰頻段,有可能持續幾天慢慢下來——歐洲。另外美國可能一直往上走,至少一個星期或者更久,還有其他國家存在很多未知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復工,特別是復學——是大問題,很多國家目前還不敢提,外來的輸入造成國內繼發感染隨時存在,但是也必須在嚴防嚴控的情況下開始復學,這是一個新課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怎麼走好這步棋,平衡好復學、恢復經濟和抵禦外來輸入擴大感染的關係。目前按照群防群控的機制,有一些輸入,有一些傳染的話,我不覺得奇怪,有個別的或者少量的輸入傳播的話,不會形成大的疫情,但是對於復學的要求就會比較高。”

李蘭娟: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下來 主要任務“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對在校的學生要做好健康檢測

李蘭娟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國內疫情防控得益於掌握三句話

李蘭娟認為“對於傳染病的防控,我們國家為什麼做得比較好,我認為就是掌握了三句話:發現和控制傳染病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染人群。當前的傳染源就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以及無症狀的攜帶者。所以國內通過強行的手段、嚴格的隔離控制傳染源。傳播途徑就是通過飛沫的呼吸道傳播,所以要戴口罩,因為接觸傳播,糞便當中也分離到了病毒,所以要勤洗手,要消毒。在封閉的環境當中,暴露於高濃度的氣溶膠容易傳播,現在一般大的中央空調也不敢用。當然在疫情取消以後還是可以用。”

內防反彈外防輸入

“現在國內(疫情)是控下來了,通過前二十幾天的觀察,只有少數的個別病人之外,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反彈。而現在最重要的是境外的輸入對國內的威脅還是非常嚴重的。所以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防止外來的輸入。復工復產復學,只有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背景下,才會是安全的。在嚴防海外輸入的工作當中,凡是外來人員,疫情國家來的人員必須嚴格兩個星期的隔離,嚴格檢測,不漏一個可疑的病人。”

在校的學生要做好健康檢測 校園適當消毒

“要在嚴防嚴控的前提下來保證學校的復課和復學。對於返校的學生要制定計劃,要培訓。對於每一個在校的學生,要做好健康檢測。另外,校園適當的消毒,準備好適當的預案和一些必備的防疫物資,我認為學校開學,人員集聚的地方,最好能夠錯時,既恢復正常的程序又防止大規模的人群集聚,減少可能的感染。一方面,我認為要繼續全力以赴抓好疫情的防控,另一方面,學校要謀劃組織好各種科學的工作,確保師生的安全,也確保學校的秩序。最重要的還是對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情況,要心中有底。”

張文宏:進入到常態化抗擊疫情的階段 學校復課是存在風險但必行 要做好防護和預案

張文宏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要思考的兩個問題

張文宏認為“目前要考慮的問題是現在開學面臨的風險有多大?現在國際上其他國家到底是開學還是不開學?”

荷蘭、比利時這些“抗疫”國家都準備復學了

“前幾天我跟歐洲四個國家的大使及有關組織的僑領都進行了溝通,在整個歐洲疫情控制得相對還比較差的這些國家,像荷蘭、比利時這些國家都準備復學了,當地的僑領都很緊張,說歐洲這裡的病例數還這麼多,都已經開始復學了,到了這個時間節點,不返工也要返工,不復學也要復學了。他們問我孩子送過去怎麼樣?我說歐洲的疫情、你們所在的國家每天都有幾百例,很小的地方比如盧森堡、比利時都有,被感染的風險還是蠻大的,可不可以讓小學生就在家裡學習呢?他說不可以,如果國家決定要復學了,不去上學是要處以很大的罰款,而且要處分。最近新加坡復學以後又停學了,我問新加坡的專家為什麼呢?他們說現在一天有100多200多例新發病例,覺得風險極大,因為學校對整個疫情發生的風險是必須處於可控的地狀態。所以我問他們準備什麼時候再開學?他們說等把疫情控制在每天的病例數只有5-10例以內的情況下,國家才會考慮復學。”

國內進入到常態化抗擊疫情的階段 可以開學了

“國內現在本土的病例基本沒有,這學到底是復還是不復?等全世界的病例都沒有的時候再復?但是剛才鍾院士也告訴大家,世界上的疫情現在是一波又一波,就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仍然面臨著輸入性的風險,如果因輸入性風險,大家都不上學,那些疫情比較差的國家,反而索性復學了,道理上說不過去。中國開學的時間節點選得非常好。中國是不是面臨風險?我們是面臨風險的,最大的風險是輸入性的風險,這是第一,輸入性的風險一定會連帶著國內產生個別的病例,在這些個別病例產生以後,有可能跟學校產生關係。比如大學,本地的學生晚上要回家;比如中小學,家長要跟外界接觸;還有最大的問題,最近中國非常重視的問題:無症狀攜帶者。如果有無症狀攜帶者的存在,哪怕只有一例無症狀攜帶的病人在社會上存在,通過間接的關係傳給學生,那整個學校就會面臨風險。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種風險是始終存在的,但是這種風險也不至於大到比國外其他的國家更大。風險是存在,但不是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要進入到常態化抗擊疫情的階段。”

學校開學後要做好的防護工作

“開學以後的種種防護,總結一下重點核心。在各個層面保持學生之間的社交距離,但是要保證學生之間充分的社交。怎麼做到既要社交又保持社交距離?這裡就是說足夠的物理距離,戴口罩,互相之間交流的一些區域空間,這些都要進行研究,這些體現了學校管理者的智慧,有了這個智慧,原則上不會出現大範圍的傳播。中國將來的教育事業隨著這次疫情得到了更大的考驗,最後哪怕世界上的疫情不斷,哪怕維持兩年,但希望我們的學校是安全的,在學校裡哪怕出現一例病例,也可以有效進行處理,可以不太影響教學的開展。如果萬一在哪一個學校出現一例病例,也不要覺得奇怪,因為我們的社會是開放的,開放的社會一定會有事情發生,關鍵是發生了事情以後是不是處理得當,是不是做了合適的非常及時的早期處理。”

對校園疫情防控鍾南山、李蘭娟給出瞭如下建議

錯峰上課 學生之間保持距離

鍾南山談到“在學校上課本身就是聚集,所以我們得適當地考慮比如說錯峰上課,一些位子距離隔開,減少聚集。在宿舍裡,一個宿舍大概有五六個同學,這個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目前最重要的還是通風,現在北方還比較冷。但是現在在南方開窗讓空氣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校園內謹防留學生帶來的感染

“目前在國內基本上有比較少的本土感染,現在的問題是外來感染,在大學裡,一個是留學生要特別注意。因為在廣東這個階段出現了某些國家回來的留學生,他接觸的人員的感染率還是不低的。”

學生自我防控不能鬆懈

“另外要有防護的意識,我希望不要重複新加坡的情況,新加坡一下子放得太鬆了,特別是自我防控的措施放鬆了以後,很容易就反覆。”

建議學校做咽試紙測試

李蘭娟談到“我也是積極主張復學。為什麼?因為從國內來講,已經有將近一個月“雙清零”了。所以說是具備復學條件的。現在面臨的是外來的輸入,但內防反彈的少數,還是不能放鬆。復學後學校一定要嚴格措施,不但要量體溫,而且要確保一定不是感染者才能進校,才能接觸學生,包括教師也要檢查,還有和學生有接觸的食堂或衛生清潔人員也要確保,保險起見最好做個咽試紙測試,讓所有進校來的人都是健康的,這樣也能確保學生的安全。住校的學生反而好管理,晚上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外出,到外面還是有風險,留在學校是最安全的。讓學生儘量留在學校,如果外出要報告,報告到哪裡去,到外面接觸的人群要監控。”

以上就是專家為開學後學校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希望通過專家們的指導和社會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能夠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讓學生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校上學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