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速度的小技巧,亲测有效


按下计时器,看完这一页书,用时44.7秒,大约600个字。 粗略算出,我看书每秒约11个字,平均每分钟约700字。离预期的每分钟1200字还略有差距。


如果,看完一本书26万字的书,需要6个小时,如果每分钟1200字,看完则需要3.6个小时,提升了差不多一半的时间。


提升阅读速度的小技巧,亲测有效


要快速的看完一本书,还要能看懂,确实挺难的,普通人一分钟大约200-300字。


读完这一页,为了验证我是否真的把内容记下来了,我用自己的话,给10岁的萝卜兔复述了一遍里面的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她有红色的头发,她的妈妈生下弟弟的时候,就死掉了。她的爸爸不久之后也病死了。

她为了自己和弟弟能活下来,就去做了海盗。

她有几百个部下,每天就是吃肉,玩游戏,还把火药塞进大炮里面,轰轰轰的。她们还有自己住的私人小岛。

她们抢劫政府的东西,抢劫西班牙商人的货物,所以,政府想抓住她,商人们讨厌,害怕她。

后来她觉得钱很多了,就打算不干海盗了,就设计假装死了,还装扮成一个男人的样子。可是,她的红色头发实在太特别了,就被人们认出来了。

她就只好又干起来海盗。

她有个海盗朋友,她有个孩子,老公战斗时,死掉了,她们两个就一起合作。

她们在当地非常有名,人们没事的时候,就谈论起她们的海盗事迹,觉得她们很的故事神奇。


提升阅读速度的小技巧,亲测有效


萝卜兔听完之后,满怀好奇的去看了一遍书中的故事,然后告诉我:你漏了一个内容:她得到了一个“不死红发”的称号。


然后我问她,还有别的遗漏的吗?


她想了想,她说好像还有,好像没有。


为了验证她是否听进去,我又让她给我讲了一遍这个故事。再不看书的情况下,她讲的跟我几乎一致。中间有添加一些补充词语。


所以,我觉得快速阅读其实是有办法可寻的,也需要训练出来。


略读


小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理解每一段话的意思,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由一些重要的词组成的,部分的文字,起到连接,和修饰的作用。


每次看书的时候,一排扫过去,有时候只读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往下跳跃式读,能省略的就略了,扫重点词,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部分的快慢,由自己安排,或者干脆放弃某一部分,也不会影响对整片文章的阅读。


这个跟写作文有点差不多,比如,我写一篇文章,动物园一日游。挑出重点词,动物园,猴子,海豚表演,喂鱼,然后通过添加一些修饰的词语,去组成一段话,一篇文章,包括事件发生的过程,心情,有什么感受等等。


比如:“动物园的猴子,一点也不怕陌生人,很多人围观,拿着相机拍照,嬉笑议论,每天都在这样的小天地,枯燥的生活中,它也觉得见怪不怪了,我倒觉得,关在笼子里,它很孤独。”这一段,讲猴子,和围观的人,以及我的心情,其他的都是修饰这两个词的部分,可以快速略读,因为,已经不是需要辨认生字·生词的小学生。


读一篇文章,就是去找到主干,其他的词语,是理解主干的枝叶,就像看到叶子,你更能精准猜测到这是一颗什么树。如果理解能力很好,很多内容是可以略读过去的。


我看完这篇之后,又把一些词语标注出来了,再去看一遍标注的词语,还是可以理解这个故事,速度却变快了许多。


提升阅读速度的小技巧,亲测有效


去声读书


可能有些人,读书的时候,很喜欢在心里默读一遍,这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同。这个情况下,看书的路径就变成了眼看——心里读——大脑理解,多了一个步骤,如果阅读的时候,改掉发声这一步骤,眼看,脑理解。这对于习惯默读的人来说,改掉可能有点困难,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


减少焦点


还有一种阅读习惯,看书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去理解,把眼神全部盯在一个字上面,那么,就会很慢。试着把眼睛的焦点从一个字上面,放到一句,或者左右十个字,理解重点词,慢慢的,就会习惯速度越来越快,看的书越多,理解能力也是越来越好的。


速度跟精读


肯定有些人会说,这样看书,只看一些大纲,无法理解一本书的精华。这话也没错。


但,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你去精读。现在的书越来越多了,多到看不完,也不知道那本是好书,甚至,有些好书,自己根本看不下去。快速略读,基本理解一本书的内容,有些值得精读的好书,不用说,你自己的可能会看上三四遍。


《红楼梦》是一本好书,可是有些人一辈子没有看过,有些人奉为枕边书,反复的看,在不同的时间段,再看,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可能也跟人生阅历的不同,红学的道理,理解也不同吧。


即使这样经典的一本书,也还是有很多人看不下去,不想看。也不影响他,看其他书,从其他的书籍获得一样的精神粮食。


如果有一本书,速读之后,发现是一本好书,需要反复精读,建议多看几次。


总结:提升阅读速度,可以高效的过滤一些不必要精读,又可读的书籍,补充知识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