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爾如何轉型、是否加碼A股?股東談巴菲特股東大會

5月3日早上,投資圈的盛宴,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東大會落下了帷幕。巴菲特被譽為股神,他的股東大會被很多人視為投資的風向標,而備受關注。

新京報邀請到了伯克希爾股東——美國 Horizon Financial的首席經濟學家陳凱豐進行視頻連線,帶來一手股東大會的分享和分析。以下為直播乾貨:

新京報:本次會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陳凱豐:

肯定是拋售航空股。 實際上他前兩次投資航空業的時候,也發生了航空業的鉅額虧損,而第三次(也就是這次)他在2016年、2017年開始投資,當時他認為航空業經歷了幾十家公司不斷的整合和合並、併購後會出現壟斷,競爭的情況會減少,機票價格也會增加,因此他入場投資。

實際上事情也如他預期的,目前美國航空公司少了很多,他投資的公司利潤也都很可觀,剛開始還掙了不少錢,但關鍵的問題是,他沒有想到新冠疫情的暴發對整個航空業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以他個人的判斷來看,近幾年大家都不一定能夠像以前那樣自由自在的坐飛機到處跑。所以,他就清倉了整個航空業。

裡面還有我個人的一個判斷,巴菲特對航空業確實又愛又恨,世界最大的私人公務機航空公司之一是Netjets,就是伯克希爾公司全資擁有的子公司,我相信他對航空業還是很有感情的,他也知道航空業確實很不容易。但四五年之前有一次巴菲特股東大會門口,就有Netjets的飛行員遊行示威要求漲工資,也讓巴菲特非常丟面子。所以這一次新冠疫情,又在他航空業投資的歷史上加了一筆。

新京報:4月伯克希爾賣出65億美元股票,作為股東怎麼樣評價這個行為?你認為他會把股票變為現金拿在手中嗎?

陳凱豐:

他賣出的所有股票全是航空公司股票。所以他現在做的是調倉。今天會後我跟一個華爾街很資深的基金經理簡短交流後,他也感覺巴菲特在把一些非核心的倉位清掉,然後打算用這些錢可能做一個超大規模的併購,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比較喜歡的一個操作方式。

新京報:本次大會芒格缺席,代替他位置的是伯克希爾的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他被外界視為巴菲特接班人,你對他的出場印象如何?他和另一個“競爭對手”阿吉特·吉恩關係如何?

陳凱豐:

之前我們作為股東就見過阿貝爾很多次,包括去年在股東大會結束後的長跑比賽,一般是巴菲特打發令槍,但去年巴菲特就已經讓阿貝爾穿著1號球衣來打槍,我們已經能感覺出來,他至少是接班的人之一。

這次他在股東大會回答了很多的問題,算是正式亮相,這次的出場我覺得很不錯,講了很多資本配置的話題,主要談到了能源。要注意去年整個伯克希爾公司資本項下投資46%與能源相關,對公司來說能源是新增投資最重要的領域。

阿貝爾和巴菲特的風格、經歷、經驗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巴菲特早期做二級市場(股票交易)出身,慢慢進入實業。阿貝爾很少做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他一直做實業,主導伯克希爾整個能源領域的投資,比如說建風力發電站、收購天然氣管道等。所以他在今天的股東大會上回答的問題是實業上的問題。但是他的投資理念還是跟巴菲特很接近,並不是想追求暴利,而是穩健的現金流。

至於巴菲特和芒格的接班人,我認為這樣的人物是不可能再有人能夠替代他們的。目前可以看到應該是一個團隊式的接班。阿吉特作為副董事長,主管是保險業務,是伯克希爾的核心業務,也不是需要新資本投入的能夠產生現金流的業務,從接班角度,他可能不做任何的投資和資產配置業務 ,不做任何資產配置,管好保險。巴菲特手下還有兩個基金經理,扮演首席投資官的角色, 主導二級市場的投資,阿貝爾依舊是實業投資的負責人。這四個人我想就是核心團隊。

當然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資生涯超乎尋常的長,也不排除最後這批投資人因為年齡問題不適合接班,不過巴菲特手下的核心團隊有30多人,都是他旗下公司和業務CEO,一般在30-40歲,讓他們接班也是有可能的。

新京報:疫情衝擊下,伯克希爾·哈撒韋今年一季度淨虧損高達497.46億美元,其中股票虧損545.17億美元。巴菲特對這份不太好看的成績單如何向股東解釋?你作為股東如何看?

陳凱豐:

首先,巴克希爾實業業務在一季度是盈利的,它虧損都是來自於二級市場股票,二級市場總倉位大概是2500億美元,粗略計算,二級市場整體虧損大約20%,和美股大盤還很接近。股票市場波動性大也是正常的。今年一季度美股的波動性,從統計數據上來看,是從1895年以來最高的波動率,持有股票市值的波動大完全可以理解。 同時,這些虧損屬於會計準則的要求。因為除了清空航空公司股票以外,沒有什麼買入和賣出。我看到在二季度,也就是過去的4月份,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已經反彈了很多了。

而且巴菲特經常建議投資人多經營業績,儘量不要關注股票的二級市場波動,他反覆提買一個股票,應該當做是買一個農場,並不是想明天就想著農場能賣多少錢,而是想這個農場買到手後,能種多少土豆、玉米,也就是股票上面能分多少的分紅、回購、現金流等等,這也是他的解釋。

我覺得一季度的重挫主要是因為疫情,當然疫情中受影響比較大的行業,金融業、航空業都是巴菲特的重倉行業。所以對他的影響特別大,包括像航空業等等。我想他還是感到了挺大的壓力,能夠看到目前他的整體投資風格非常謹慎。

新京報:你感受到伯克希爾最大的轉型是什麼?

陳凱豐: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相信10年、20年以後伯克希爾越來越像實業公司,二級市場的投資權重不斷減小。 實際上二級市場在巴菲特的整個組合裡所佔權重也越來越小。

目前二級市場抄底、套利的機會越來越少,他開始做一些高壁壘項目,比如風力發電站、太陽能發電站、天然氣管道、鐵路等,這也是他最近十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或者他發現哪個股票很好,他就併購,進行100%的持有,把它從二級市場直接摘牌。 伯克希爾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去構建它的壁壘,這些企業的回報也相對穩健,風險低很多的。

新京報:伯克希爾持有的是638億蘋果的股票,下一步巴菲特對於科技股的投資策略是怎麼樣的?

陳凱豐:

從他的風格來說,巴菲特買了蘋果股票,也是將其視為消費品,他認為蘋果作為消費品有很深的護城河。巴菲特手下的兩個基金經理風格上看,我認為比巴菲特要激進很多。 他們開始買一些生物製藥公司、巴西的電子商務公司。所以巴菲特放權給手下兩位投資經理的權力越來越多,科技股的投資權重會越來越大。

新京報:巴菲特對待銀行股、航空股的減持、清空,投資者該如何理解?是否對A股也值得借鑑?

陳凱豐:

儘量不要去碰航空業,不是說去做空,做空風險也很大。 目前航空公司都在找政府進行救助,股東很難在航空業獲得投資收益,救助時政府要拿優先股,分紅有優先權,對於普通股的股東權益有稀釋,同時航空公司還得聽政府的一些指令,比如開設通往貧困地區航線,企業利潤也會受影響。全球的航空業面臨類似狀況 ,也包括A股。航空公司的槓桿很高,同時運營成本也非常高的,又受到油價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是風險非常高的行業。

我認為銀行股是巴菲特會繼續持有的。但是銀行股並不是非常理想的投資,現在利率降到0,銀行的利潤空間被壓縮。但相比於2008年金融危機,銀行股的槓桿率非常的低,風險比以前降低了60%-70%,銀行業整體還是很健康的。

新京報:巴菲特為什麼說這次危機跟2008年完全不同?他對美聯儲的處置方式有何評價?為何相較於2008年的頻頻出手,巴菲特這次沒大的動作?

陳凱豐:

他對美聯儲的感覺非常複雜。一方面他是表揚了美聯儲快速的行動,包括無限QE等,對於企業流動性的幫助。但他也提到,由於美聯儲的迅速出擊,他和芒格家裡面電話沒有人打,沒有很好的一個投資機會。他也在反覆說,以後二級市場的套利或者抄底機會越來越少。

這次是公共衛生的危機,上次是金融危機,觸發點是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所以上次可以通過資金解決,只要注資,抄底是可以獲得回報的。這一次是公共衛生的問題,用巴菲特的說法,他和別人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主要還是需要政府對這行業的影響,不是對個股的影響。

雖然他持續看好美國,但他整體給我的感覺非常謹慎,甚至說短期有些悲觀,因為他提到4月份他手中持有股票的公司的回購數是0,這非常反常。以前每次股票大跌,他的回購量會比較大。

我感覺他是想買,但是他認為不夠便宜。或者由於美聯儲的那些注資,一些暴跌的公司很快就漲回來了,他沒有這個機會去買,我想他也在等待機會。

新京報:巴菲特有可能會加碼A股市場嗎?

陳凱豐:

我想實際上要看其他幾個人,一個是芒格,芒格對中國的情況比巴菲特要熟悉很多。 比亞迪也是芒格推薦給巴菲特的,下一步如果伯克希爾想在A股佈局,可能芒格會更加關注。

另兩個就是他的基金經理,也就是個股投資的“接班人”,他們更有投資新興市場股票的經驗,他們在巴西、印度都有一些個股的投資。 可能在A股上面將來也會做一些探索。

新京報記者 張姝欣 編輯 張冰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