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直播間--人民網公益頻道--人民網

“農民院士”朱有勇(左一)在直播推薦土豆現場展廚藝。
穆 功攝

防疫期間,拼多多等眾多電商紛紛為滯銷農產品打通銷售渠道,解決供需難題,彰顯助農扶貧“網動力”。在希望的田野上,電商助農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超百位市縣長“帶貨”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新型消費模式,在防疫期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多地市縣長變身“網紅”走進直播間“帶貨”,為當地農產品銷售搖旗助威。2020年以來,已經有超過百位各地市長、縣長加入了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的排期表,給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帶貨”,同時利用政府效應為當地農民店鋪“漲粉”,解決農民的“電商起步難”問題。

拼多多數據顯示,僅市縣長助農直播間中,農產品店鋪就新增了719萬新粉絲。“農產品上行在第一季度呈現爆發增長態勢,是得益於國家相關政策的精準扶持,也得益於地方政府的探索和努力。”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

農村農業部有關官員日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坦言:“我注意到‘小朱配琦’這個組合的社會關注度非常高,‘帶貨’效果非常明顯。”其實,“帶貨”只是電商等新業態的一大功效,電商平臺有諸多可供挖掘的潛力。

“產供銷”數字化升級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新電商平臺的出現,在“農貨上行”領域也出現了新的探索。在中國農貨上行體系中,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重塑農產品供應鏈模式,讓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低成本對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助力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有業內人士認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這一領域的數字化,將實現農業產供銷全鏈路的數字化升級,為農產品供給的新增長空間,有效助力興農脫貧。此外,電商平臺主動向消費者呈現“產地直髮”的農產品銷售方式,有利於改變農戶的利益分配格局,讓產業利益變得更加平衡。

日前,拼多多對外發布的《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億。依託“拼農貨”體系,中國農產區在保留區域多樣性、個體差異化的基礎上,實踐全新的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模式,為中國走出一條特色的現代化農業道路提供了新的可能。

“農村電商”成香餑餑

得益於拼多多為力推農產品上行建立起來的新機制,以及產品體系的持續優化,許多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戶們腰包逐漸鼓起來。當前,拼多多平臺直連超過1200萬的農業生產者。為進一步重塑產業鏈條,幫助更多農戶實現合理的收入分配,2019年4月,拼多多正式啟動“多多農園”項目,致力於“將利益留在農村”。

“多多農園”通過在國家級貧困縣及深度貧困地區引入農產品電商上行通路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培養新型電商經營主體,精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農民-農人-農商”的轉變,從而讓提供主要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農戶成為全產業鏈的利益主體。

對於“多多農園”這一創新模式,商務部研究院在《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中指出:“多多農園”項目構建了以貧困戶為生產經營主體、以當地特色農產品為對象的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條,使當地特色農產品形成了長效穩定的產銷通道,解決了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和銷售問題。

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中國線上流量增長已近瓶頸。與此同時,在農村地區,移動互聯網產生的變革效應才剛剛開始。拼多多出現後,“農村市場”也被互聯網行業重新發現。隨著電商流量下沉、消費升級趨勢的加速推進,中國農村電商市場正在成為香餑餑,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