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尹斌、谭倩、黎江涛)

核心观点

“碳中和”提速全球电动化进程。“碳中和”视角下,交通占全球碳 排放比重为 25%,仅次于电力,而美、欧交通领域碳排放在“排碳” 部门中成为为数不多仍在占比提升环节,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在“排 碳”部门中成为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中国制定“2030 达峰,2060 碳中和”目标,任务重、时间紧,中国减排斜率最为陡峭。电动车 是实现交通领域碳减排的重要抓手,站在新一轮数十万亿元的巨大 市场空间的产业新起点,全球车企势必将抢占电动车领域这一制高 点。毋庸置疑,“碳中和”将是电动车长期、高速发展重要催化剂。

电动化迈向智能电动将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汽车行业经过十余年 的长足发展,目前已经步入电动化 3.0 时代,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核心 产业链进入高速成长期。时值当下,汽车产业升级向智能电动化发 展,智能网联将是未来全球车企与新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一方面, 新势力如特斯拉、小鹏、蔚来等已在高端车领域引领行业;另一方 面,华为、苹果、小米等生态型巨头入局智能电动化领域,揭开了 汽车产业智能化 1.0 时代的序幕。例如,近期华为智能驾驶超预期发 展,给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我们强烈看好电动车在智能化推进下 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新一轮高景气投资盛宴正式开启。

供给-需求-价格-业绩形成多重共振,行业步入中长期高速发展。

1) 供给端:车型供给日益丰富,高端与低端全面开花,国内与海外齐 头并进,磷酸铁锂与三元电池技术共同发展,全球范围内迎来了电 动车新品大周期,将满足多层次需求。

2)需求端:我们预计 2021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超 500 万辆,YoY+61%,同时,预计 2021~2025 年全球电动车 CAGR 约 38%,将继续高度景气。

3)价格:产业链 各环节有所分化。由于需求高增长,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处于涨价 上行周期。整体而言,我们预期后续产业链产品价格维持相对稳定, 助推行业良性发展。

4)业绩:2020Q1 受疫情影响,电动车产业链 受到较大冲击,从 2020Q2 起开始恢复,产业链细分龙头业绩持续向 好,步入高速发展大周期,具备优异的α增长属性,投资价值凸显。

选股思路:从产业链细分行业的所处周期,筛选优质标的。

1)成长型核心资产:中游动力电池以及大部分材料环节,进入成长佳期, 其龙头企业的营收与利润具有确定高速增长,对应标的具有强α投 资特性。

2)涨价品种:上游资源(例如锂)以及部分中游材料(例 如六氟磷酸锂)的涨价品种,伴随需求提升,其营收与利润确定高速增长且价格维持在高位,进入戴维斯双击阶段,兼具α+β特性。

3)拐点型企业:拐点型企业存在比较大的预期差,爆发力较强,底 部配置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我们认为目前整车环节仍处于产业导 入期,竞争日趋激烈,具有强β特性,弹性大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 性。例如 2020 年整车企业比亚迪、小鹏、蔚来,2021 年的北汽蓝谷 等。

1、政策:“碳中和”驱动电动车迎历史性契机

全球“碳中和”驱动电动车成为减排关键手段。

2018 年全球交通领域碳排放占 比为 25%,仅次于电力领域,而要实现“碳中和”,大力发展电动车成为必选之 路,辅以储能+可再生发电或成为汽车零排放的终极形态。中国、欧洲均出台严 格的燃油经济性目标,欧洲引领,中国减排斜率明显高于美、欧,而美国在拜登 上台之后,对减排关注度边际上明显提升,对电动车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美国政 策边际上迎来转机。

1.1、 “碳中和”视角下,电动车降“碳”之路

全球“碳中和”有力推进,全球核心经济体均发布实现“碳中和”时间表。具体 来看,中国提出“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美国重返《巴黎协定》, 提出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欧盟提出 2030 年碳排放水平相较于 1990 年至少 减少 55%,较原有减少 40%明显提升,此外,欧盟提出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目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实现全球“碳中和”,交通领域大有可为。根据 IEA 数据,2018 年全球二氧化 碳排放为 335 亿吨,其中交通领域排放约为 83 亿吨,占比为 25%,仅次于电力 和热力生产部门的 42%,排名第二。而在交通领域中,道路交通是碳排放核心 来源,2018 年占比为 74%,其中乘用车排放占比为 45%,商用车占比为 29%。

我们认为,实现道路交通领域“碳中和”的核心思路在于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包 括电动车(EV+PHEV)及燃料电池车(FCV)。从长期来看,在“碳中和”发 展思路下,考虑到成本及使用场景等约束条件,我们判断乘用车等私人领域预计 将以 EV 为主,而商用车包括客车及货车领域将以 FCV 及 EV 为主。

根据 IEA 测算,在全生命周期内,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二氧化碳排 放量约为 20 吨,而 ICE(燃油车)约为 42 吨。当前模式下 BEV 并没有在使用 环节做到零排放,这与电力来源结构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密不可分。但是,BEV 与 ICE 碳排放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能源转换效率的差异,根据 BEV 最终能源转换效率(考虑中间环节)约为 ICE 的 2 倍,这导致其碳排放约为燃 油车的 50%。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电动车将显著降低全球碳排放水平,助力道 路交通领域向“碳中和”迈进。

更进一步,我们认为 BEV 碳排放在以上情形下仍有巨大削减空间,而这需要从 电力来源结构做进一步调整。根据 EERE 数据,对比新罕布什尔州与美国整体 能源结构可以发现,前者主要以清洁能源为主,而后者主要是以化石能源为主。 基于不同的能源结构下,BEV 碳排放差异巨大,在新罕布什尔州,BEV 二氧化 碳排放为 491kg/年,而在美国整体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为 1712kg/年。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远期情形下,我们认为“风/光-储-充”一体化将是推动 BEV 碳排放进一步削减 的核心能源体系或商业模式,更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而电池系统 价格下降是加速“风/光-储-充”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助推器,从历史数据来看,过 去 10 年(2010~2020 年)动力电池价格(pack 系统)下降幅度约 90%。展望 未来,根据 BNEF 预测,2024 年动力电池系统价格有望降到 94 美元/KWh,而 至 2030 年有望到 62 美元/KWh。

政策大力支持储能,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1 年 4 月国家能源局、发改委 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 2025 年装机规模达 30GW。微观层面,CATL 与 ATL 强强联合,进军家用储能 领域。我们认为,政策推动+头部企业发力将加速储能商业模式成熟,推动成本进一步下降,形成正向循环。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1.2、 积极付诸行动,减“碳”已在路上

顶层设计,全球电动化大势已起。全球主要国家设定了电动化目标,中国在提出 2025 年电动化率达到 20%;德国提出 2030 年电动化率 100%;法国提出 2040 年无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英国提出 2030 年电动化率达 100%。截止到 2020 年,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约 4%,较 2019 年提升约 1.7pct,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具体而言,以欧盟、中国、美国为代表的核心经济体已经出台系列措施,推动目 标的达成。严格的碳排放政策是推动车企大力发展电动车的重要助手,根据我们 梳理核心经济体碳排放政策,我们认为全球电动车大势已起,势不可挡。欧洲碳 排放及其严格,美国迎来边际变化,中国在减排斜率上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1)美国:政策有望迎来转机,边际变化明显

美国整体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为 2000 年,2000~2007 年维持高位震荡。从美国碳 排放结构来看,交通领域碳排放几乎与电力领域接近,2018 年占比为 36%,而 2000 年占比为 30%,碳达峰之后美国交通领域碳排放仍然呈现增长态势。美国 规划 2050 年实现碳中和,交通领域减排极为重要。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1975 年美国国会制定轻型车燃油经济性(CAFE)目标,期间石油价格等因素 对政策的延续性有一定影响。奥巴马上任之后,极其重视燃油经济性的问题。在 任期间,2010 年 5 月发布 2012 年~2016 年轻型车燃油经济性目标;2012 年 8 月发布 2017~2025 年轻型车燃油经济性目标,提出 2025 年实现 48.7mpg(约 4.8L/100km,约 101g/km,EPA 标准)。并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每超标 1mpg 将罚款 55 美金/车,在 2015 年提议将该罚款力度提升至 140 美元/mpg/车,并 在 2016 年 7 月进行宣布该罚款力度。电动车推广方面,加大补贴力度,制定推 广政策。

而特朗普时期对碳排放有所轻视。2017 年特朗普上任之后,将上述罚款降低至 原有的 55 美金/mpg/车。此外,2020 年 4 月特朗普更改奥巴马时期制定的2021~2025 年轻型车燃油经济性目标,并引入 2026 年燃油经济性目标。2025 年目标值由原来的 48.7mpg 下调约 18%至 39.8mpg,并将 2026 年标准定为 40.4mpg。对于电动车补贴方面,特朗普取消 7500 美金/车抵税补助。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整体来看,特朗普政府对电动车的推广力度边际上明显弱于奥巴马时期,2018 年~2020 年美国电动车销量分别为 35 万辆/32 万辆/33 万辆,近 3 年增长明显乏 力,且主要依靠特斯拉,特斯拉占比约 60%~70%。

2020 年拜登上台之后,电动车政策方面有明显的边际改善趋势。拜登提议向电 动车领域投资 1740 亿美金,用于加强电动车供应链、充电桩建设、税收优惠等。 拜登支持将美国政府机构约 65 万辆公务车全部换成电动车。我们认为,拜登上 台之后,政策边际变化明显,有望制定更加严格的燃油经济性目标及更高的罚款 额度。此外,对于电动车补贴方面有望加大力度,恢复 7500 美金/车税收抵免政 策,放宽“20 万辆”上限,提升至“60 万辆”。

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对碳排放等绿色发展更加重视,伴随更多优质车型推出, 基于现有 CAFÉ 目标,我们预计 2025 年美国电动车销量有望达 213 万辆,渗透 率达 13%,2021~2025 年 CAGR 为 45%。若美国执行更加严格的燃油经济性 标准、处罚措施,加强电动车推广力度等,预计美国电动车有望实现更高的增长, 2025 年年渗透率有望达 20%,销量有望达 340 万辆。

2)欧洲:政策组合拳力度强,中长期高增长可期

欧盟 2018 年二氧化碳排放为 31.5 亿吨,较 1990 年下降约 22%,其中电力领 域占比 33%,占比第一,但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排放量较 1990 年下降约 32%, 其他除交通领域外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交通领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 1990 年占比 19%提升至 2018 年的 29%,这与全球交通领域排放量占比走势呈现明 显的剪刀差,欧盟交通领域碳排放量相较于 1990 年提升 22%。欧盟明确提出 2030 年碳排放较 1990 年减少 55%,2050 年实现碳中和。我们认为,交通领域 减排是当务之急,这与欧盟出台的交通领域系列减排政策非常吻合。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从历史上来看,欧盟政策执行力度大,目标完成率高。比如欧盟 2008 年提出 2020 年相较于 1990 年整体碳排放减少 20%的目标,而实际数据约为 23%,超额完 成。又比如欧盟提出 2015 年乘用车碳排放目标为 130g/100km,而当年实际数 据为 119.5g/100km,超额完成近 10%。2050 年力争实现碳中和背景下,欧盟 提出 2021 年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为 95g/100km,2025 年碳排放相较于 2021 年目标减少 15%至 80.8g/100km,2030 年相较于 2021 年减少 37.5%至 59.4g/100km。若排放超标,欧盟将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即每超标 1g/CO2, 将罚款 95 美元/车。

基于欧洲在严格的碳排放政策约束下,我们假设混动占比逐渐提升,汽油与柴油 节油率维持稳定状态,提升有限。根据我们测算,我们预计欧洲 2025 年新注册 电动车需达 574 万辆,是 2020 年的 4.22 倍,年化复合增长率为 33%。

3)中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减排斜率更为陡峭

根据 IEA 数据,2018 年欧盟/美国/中国碳排放分别占比为 9%/15%/29%。欧盟 1990 年碳达峰,规划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美国碳达峰时间在 2000 年,2000 年~2007 年维持高位震荡,2007 年之后不断下降,规划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而中国规划 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欧盟及美国碳达峰及碳中和 时间跨度分别为 60 年及 50 年,而中国规划为 30 年,任务重时间紧迫。

2018 年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约为 10%,但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领域, 相较于 2000 年,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增长 2.7 倍。根据工信部规划,2025 年中国乘用车平均燃耗值达 4L/100km,且测试标准由原来的 NEDC 转换为 WLTP,WLTP 测试结果比 NEDC 高约 10%~20%。中国在乘用车/轻型车燃 耗标准制定方面,减排斜率明显高于美国,仅次于欧盟,到 2025 年,欧盟 要求年降幅为 3.98%,美国为 1.50%,而中国为 4.37%。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2020 年的油耗积分出现剧烈的下降中,从 2017 年的 1069 万分下降到 2018 年 的 698 万分,下降 400 万分,油耗积分 2019 年下降到 129 万分,下降 570 万 分;2020 年出现全行业的负积分 745 万分。基于中国乘用车燃油经济性目标约 束测算,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将超 600 万辆,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 35%。

1.3、 产业升级:电动化迈向智能电动

产业链的价值转移,重视前段研发设计与后端软件溢价。随着智能网联不断推 进车企的数字化转型,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重心正加速由传统的生产制造向价值链 的两端转移。预计到 2025 年,汽车后市场占全价值链 55%,而传统生产制造环 节价值降低。同时,前端设计研发领域的智能科技、电池技术占比将提升。这也 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包括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威马等在内的造车新 势力受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

电动化 3.0 时代,爆款助推需求:电动车经过过去 10 余年的导入期,目前行业 已经进入到了百花齐放的 3.0 时代,全球主流车企从供给端释放出众多车型,爆款车型持续投放,例如特斯拉 Model 3/Y、大众的 I.D.3/4,比亚迪“汉”,小鹏 P7,蔚来 ES8、EC6 等,以及 A00 现象级产品上通五的 Mini EV,给终端需求 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智能化 1.0 时代,迎来加速:华为为代表的新晋巨头强势入局智能驾驶,有望改 变中国在智能驾驶的弱势地位,华为致力于在汽车核心部件方面打造中国的博世。 在传统车时代,发动机定义车机性能,而在智能电动时代,软件定义汽车,对设 计研发要求高,全产业链蛋糕重新分配。例如,激光雷达在极狐αS、小鹏 P5 上实现商业化应用,标志着智能化进入到全新高度,且有望迎来加速,将与电动 车深度融合。

对于全球而言,智能电动将创造数十万亿的市场空间,无论对于经济增长还是就 业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核心经济体站在新一轮产业周期的起点,中国在上一轮 传统车产业周期中苦苦挣扎,以市场换技术,最终利润被合资及外资拿走。当前, 中国在智能化领域迎来新机遇,或能实现弯道超车。

电动化迈进智能电动新时代,造就新一轮的现象级投资盛宴:电动车是智能驾 驶的最佳载体,硬件结构模块化,中央控制器统一管理,线束大量精简等。我们 认为,智能电动深度融合将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助推需求。当前时点,产 业诉求不再集中于单纯的成本下降,硬件升级,而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打造安 全、智能的电动车是核心追求。我们认为,电动化迈入智能电动新时代,将造就 新一轮现象级投资盛宴。

2、 需求:2021~2025 全球电动车 CAGR 约 38%

2021Q1 中/欧/美迎来三重共振,2021Q1 全球销量达 112.8 万辆,其中 3 月销 量达 53 万辆。展望 2021 年全年,我们预计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超 500 万辆, YoY+60%以上。而长期来看,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达 1614 万辆, 渗透率达 17%,2021~2025 年 CAGR 为 38%,成长空间大,确定性高。

2.1、 2021Q1:中/欧/美迎来三重共振

根据 IEA 数据,2020 年全球电动车保有量超 1000 万辆;根据 EV sales 数据, 2020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 324 万辆,YoY+43%,渗透率达 4.2%,较 2019 年 提升 1.7pct。2021Q1 全球电动车销量达 112.8 万辆,其中 3 月销量达 53 万辆。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中欧电动车维持高增长。2021Q1 欧洲电动车销量达 45 万辆,YoY+98%,渗透 率由 2020 的 11.5%提升至 2021Q1 的 14.7%。中国电动乘用车 2021Q1 销量达 49 万辆,渗透率由 2020 年的 6.2%提升至 2021Q1 的 9.7%。美国 2021Q1 电 动车销量超 12 万辆,其中纯电动销量约 10 万辆,YoY+45%。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新势力销量维持高增长。2021 年 1-4 月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合众)合计销量达 7.5 万辆,YoY+303%,其中 2021Q1 销量达 5.34 万辆,较 2020Q4 增长 3%,需求旺盛。特斯拉 2021Q1 全球交付量达 18.5 万辆,YoY+109%,环比增 长 2%。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旺盛。新能源车产销两旺背景下,动力电池需求旺盛。根据 SNE 数据,2021Q1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47.8GWh,YoY+127%,其中 3 月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 22.1GWh,YoY+158%,MoM+97%,维持高速增长态 势。国内方面,2021Q1 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23GWh,YoY+309%,其中 3 月装 机量约 9GWh,YoY+225%,MoM+61%,整体需求旺盛,中长期持续向好。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2.2、 中长期:成长空间大,确定性高

为了更好地合理预测电动车的增速与未来发展空间,我们从终端汽车视角出发, 假设中国 2021~2025 年汽车销量整体 CAGR 为 3.3%;假设欧洲/美国 2025 年 汽车销量与2019年接近,即假设两者2021~2025年CAGR分别为2.9%/3.3%; 假设其他地区 2021~2025 年 CAGR 为 4.8%。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得出全球汽 车 2021~2025 年 CAGR 为 3.7%,即全球汽车在 2025 年恢复至约 2018~2019 年平均水平。

基于以上假设,结合大众、宝马、戴姆勒等车企 2025 年中长期规划,中国、欧洲及美国燃油经济性目标及电动车发展目标。我们预测中国 2025 年电动车销量 达 686 万辆,2021~2025 年 CAGR 为 38%,2025 年渗透率达 23%。预计欧洲 2025 年电动车销量达 579 万辆,2021~2025 年 CAGR 为 33%,2025 年渗透率 达 30%。预计美国 2025 年电动车销量达 213 万辆,2021~2025 年 CAGR 为 45%,2025 年渗透率达 13%。预计其他地区(除美国/中国/欧洲外)2025 年电 动车销量达 136 万辆,2021~2025 年 CAGR 为 50%,2025 年渗透率达 5%。

整体来看,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约 1614 万辆,渗透率约 17%, 2021~2025 年 CAGR 约 38%,长期成长空间大。2021 年,我们判断中国电动 车销量约 237 万辆(+73%),欧洲 206 万辆(+48%),美国 56 万辆(+70%), 其他地区 28 万辆(+58%),全球合计 526 万辆,YoY+61%。全球电动车相对 确定性高速增长,给产业链带来较大增长与较好的投资机会。

基于以上测算,假设单车带电量呈现不断提升态势,即至 2025 年国内单车带电 量为 62KWh,海外为 63KWh。我们测算出 2025 年全球车用动力电池达 1010GWh,2021~2025 年期间 CAGR 为 47%。此外,我们预测 2025 年储能 需求锂电池为 208GWh,2021~2025 年期间 CAGR 为 49%。消费类电池在电 动工具、两轮车等带动下,预计实现稳定增长,我们预计 2025 年消费类锂电池 需求达 174GWh,2021~2025 年期间 CAGR 为 10%。整体来看,我们预测 2025 年全球锂电池需求达 1392GWh,2021~2025 年期间 CAGR 为 38%。对应 2021 年全球锂电池需求 417GWh,YoY+48%,其中车用动力电池 253GWh,YoY+75%。

根据上述对锂电池需求预测,相应地,我们对 2025 年全球锂电池材料需求预测 如下:预计 2025 年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需求分别为 211 万吨/133 万吨/222 亿平米/148 万吨,2021~2025 年 CAGR 分别为 34%/35%/35%/35%。其中,我 们预计2025年三元正极材料需求158万吨,占正极材料比重为75%,2021~2025年 CAGR 为 41%。预计 2025 年 6F 需求 16.1 万吨,2021~2025 年期间 CAGR 为 32%。同时,我们预计 2021 年全球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需求分别为 71 万 吨/43 万吨/48 万吨/72 亿平米。

3、 供给:车型丰富,满足多层次需求

供给不断丰富,助推客户需求。从 2021Q1 全球畅销车型来看,高端+低端全面 开花,国内+海外共繁荣,迎来了强势产品周期。2021Q1 全球热销车型包括特 斯拉 Model 3(12.67 万辆,市占率 11%)、MINI EV(9.67 万辆,市占率 9%)、 特斯拉 Model Y(5.61 万辆,市占率 5%)、汉 EV(2.14 万辆,市占率 2%)等。 从电池技术路线来看,海外电动车以三元为主,国内三元+铁锂齐头并进,为终 端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

全球电动车不断丰富,根据 IEA 数据,2020 年全球可供选择的电动车型数量达 368 款,较 2019 年提升 40%,中国在车型丰富度方面全球领先,欧洲其次,美 国略逊一筹。2020 年 BEV 平均续航达 338km,呈现不断提升态势,而 PHEV 续航相对维持稳定,2020 年为 57km。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根据全球主要车企规划,主要车型将在 2025 年前密集上市。举例来讲,戴姆勒 规划 2025 年电动车渗透率达 25%,2022 年前电动车上市车型达 10 款,2030 年渗透率达 50%;福特规划 2022 年前上市电动车型达 40 款,并计划到 2026 年在欧洲市场电动化率达100%。日产-雷诺规划到 2022 年前电动车型达20款, 并在 2022 年实现电动化率达 20%。大众集团规划到 2025 年上市电动车型达 75 款,电动化率达 20%。宝马规划到 2023 年前电动车型达 25 款,2025 年电动化 率达 15%-25%。

从全球主流车企(样本为下图)在售车型及开发阶段车型数量来看,在售车型数 量达 96 款,在开发车型达 32 款,大部分将在 2021 年下半年上市。整体来看, 德系车型丰富,日系+韩系+美系不断发力,提供优质车型,抢占市占率。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国内自主品牌向高端化发起全面进攻。2021 年 3 月吉利成立极氪高端电动车品 牌,极氪 001 车型售价 28.1 万元起。2020 年 12 月,上汽携手阿里巴巴共同打 造智己高端电动车品牌,智己 L7 预售价 41 万元。2021 年 4 月,极狐携手华为 共同发布极狐阿尔法 S,华为版起步售价 38.89 万元,搭载 3 颗 96 线车规级激 光雷达,分别位于前脸大灯下左中右三个位置,以及 6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摄像头,13 个超声波雷达,远距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可匹配高精地图,能够准 确提取车道及红绿灯信息,并且能够持续迭代。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持续 热销,比亚迪汉月销过万,自主品牌持续发力进军高端车领域,华为强势入局扶 植产业链,优化自动驾驶,提升全球竞争力。

多方势力进入电动智能领域。小米集团 2021 年 3 月 30 日宣布进入智能电动车 领域,计划首期投资 100 亿人民币,并预计未来 10 年陆续投资 100 亿美金。富 士康、百度、华为、小米等巨头进入智能电动领域,我们认为,中国将在原有坚 实的产业链基础之上,提升智能驾驶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 或认知度在不断下降,从新势力销量可见端倪,而以比亚迪汉为代表的高端品牌 已经开始撬动原属于合资品牌的蛋糕,不断抢占外资或合资豪华车品牌份额。我 们认为,智能电动浪潮是大势所趋,自主品牌或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认为,通过补贴等政策驱动下,电动车顺利完成从 0 到 1 的过程,这个过 程在产品端表现主要为提升续航、优化硬件设备等。在续航等已不是痛点之后, 我们认为电动车第二轮驱动曲线将从补贴驱动转化为优质供给驱动,而供给端的 核心变量是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将成为引导电动车实现第二轮跨越式增长的核心 驱动力。

4、 价格:供需两旺,驱动价格上涨

从 2020 下半年开始,随着需求强势复苏,整体来看,各环节的产品价格较 2020 年均呈现边际改善态势。相较于 2020 年底,6F-电解液产业链价格上涨幅度大, 6F 价格至 2021 年 5 月 11 日上涨 141%。此外,碳酸锂/氢氧化锂上涨明显,年 初至今分别上涨 71%及 76%。负极、隔膜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正极材料伴随原 材料上涨而较年初均有上涨。

动力电池:2021Q1 价格止跌,进一步验证需求端景气。根据 BNEF 数据, 2010-2020 年,动力电池系统价格下降幅度达 88%,系统价格由 2010 年的 1160 美元/KWh 下降到 2020 年 137 美元/KWh,加速电动车平价时代到来。2021 年由 于需求旺盛,叠加成本端高企,动力电池价格止跌,部分产品已经实现涨价。我 们判断,长期来看,未来动力电池价格仍将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来源于技术进 步带来的成本下降;而另外一方面来源于终端降本诉求仍在。根据 BNEF 预测, 2030 年动力电池系统价格有望降到 62 美元/KWh。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正极材料:价格整体稳中有升,磷酸铁锂需求回暖。上游原材料钴、镍、锂价 由 2020 年 6 月开始触底回升,当前价格较 2020 年 6 月低点均有所上涨。而 2021 年以来,锂价涨幅靠前。截止到 2021 年 5 月 11 日,钴/碳酸锂/氢氧化锂/镍价分 别为 34.65/8.9/8.6/13.28 万元/吨,分别较 2020 年底上涨 26%/71%/76%/1%。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下,叠加需求旺盛,三元正极材料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均 呈现上涨态势。截止到 2021 年 5 月 11 日,三元 622(单晶)价格为 17 万元/ 吨,高镍 NCM811 为 19.45 万元/吨,磷酸铁锂正极为 5.25 万元/吨,分别较 2020 年底上涨 19%/10%/35%。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负极材料:价格相对稳定,后续或略降。从历史来看,负极材料价格呈现稳中有 降趋势,2021 年由于需求旺盛,石墨化加工紧缺,价格坚挺,部分产品价格呈 现一定上涨,人造石墨(中端)在 2021 年 4 月份价格上调约 0.4 万元至 4.15 万 元/吨,上涨幅度约 10%,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负极行 业资本开支在不断提升,石墨化一体化降本或到一段落,竞争或加剧,未来或将 迎来洗牌。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隔膜材料:价格维持稳定,后续或提价。隔膜材料作为资本开支较大、技术门槛 相对较高最后实现国产化的电池材料,2017、2018 年产能大幅释放,叠加需求 低于预期,行业产能供过于求,产品价格加速下行。隔膜行业经过 2019 年与 2020 年的充分竞争,低端产能被淘汰。随着行业需求持续提升,由供过于求逐步进入供需紧平衡。目前部分厂商价格略有上调,但整体价格趋于稳定,后续或提价。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六氟磷酸锂(6F):价格反转,预期后续维持在高位。6F 伴随碳酸锂价格波动起 振幅较大,其价格由 2016Q2 超 40 万元/吨回落到 2020Q2 约 6.5 万元/吨。其价 格下行因 2015~2017 年布局的产能在 2018~2019 年逐步释放,在需求不及预期, 造成严重的供过于求,目前低端产能逐步被出清。随着 2020Q3 行业转暖,对 6F 的需求持续提升,目前价格提升至约 26.5 万元/吨,相较于 2020 年 7 月上涨约 280%,相较于 2020 年底上涨约 141%。我们判断,在需求景气,产能扩张有限 背景下,此轮 6F 价格波动幅度将远小于上一轮,2021 与 2022 年价格或维持高 位,看好天赐材料与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锂领域的竞争优势。

电解液:价格企稳向上,龙头迎戴维斯双击。电解液价格从 2018Q1 见底后,一 直处于底部盘整,2021 年由于 6F、VC 等添加剂紧缺,目前产品价格处于上行 通道。截止到 2021 年 5 月 11 日,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为 6.45 万元/吨,三元圆 柱(2.2Ah)电解液价格为 5.85 万元/吨,分别较 2020 年底上涨 61%/72%。其中 锂盐与电解液一体化的天赐材料具有相对优势,同时新宙邦也能通过涨价顺利传 导成本提升,实现量增利稳。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5、 业绩:基本面强劲,产业链全面开花

2020 年电动车产业链迎中长期向上拐点。2020Q1 受疫情影响,国内电动车产 业链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但 2020Q2 起开始恢复,业绩不断改善,整体来看, 2020 年电动车产业链业绩表现优异。我们通过筛选核心企业(具体见下表)作 为样本进行分析:2020 年整体实现收入 3577 亿元,YoY+15%;实现归母净利 润 194 亿元,YoY+127%。其中电池(不含比亚迪)/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上 游资源/设备分别实现收入 997(+13%)/360(+0.5%)/111(+3.3%)/53(+40%) /71(+39%)/322(+4.5%)/97(+2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79(+10%) /15.4(+32%)/13.7(-10%)/12.4(+25%)10.5(+208%)/6.9(受天齐影响, 同期亏损)/13.3(+9%)。分公司来看,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中伟股份、新宙 邦、天赐材料、赣锋锂业、容百科技等企业在 2020 年业绩表现亮眼。

2021Q1 电动车产业链业绩表现亮眼。2021Q1 样本公司合计实现收入 1090 亿 元,YoY+99%,QoQ-8.7%,剔除比亚迪之后,合计实现收入 680 亿元,YoY+93%, QoQ+0.3%。2021Q1 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69 亿元,YoY+311%,QoQ+12.3%, 剔除比亚迪及天齐锂业之后,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69 亿元,YoY+234%, QoQ+14%。整体来看,上游资源、正极、电解液、隔膜、负极环节均呈现环比 不断增长态势,反应需求端维持高景气度。

电池:毛利率环比略降,资本开支再创新高。2021Q1 宁德时代毛利率为 27%, 环比降 1.1pct,亿纬锂能毛利率为 27%,环比略降 0.7pct,国轩高科为 25%, 环比基本持平。电池环节加权平均毛利率为 19%,环比下降约 1pct,主要受原 材料上涨所致。电池环节(不含比亚迪)资本开支再创历史新高,2021Q1 资本 开支为 114 亿元,环比 2020Q4 增长 46%。我们认为,动力电池赛道优异,门 槛高,需求旺盛,是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细分领域之一。目前电池龙头厂商 扩产力度大,其中宁德时代一枝独秀,二线亿纬有望突围跻身一线行列。

上游资源:毛利率触底反弹,资本开支回升。2021Q1 上游资源品钴、锂均呈现 上涨态势,驱动相关公司毛利率不断回升。华友、赣锋、天齐 2021Q1 毛利率分 别为 21%、31%、46%,分别环比 2020Q4 上涨 5pct、4pct、14pct。资本开支 在 2020Q3 触底,2020Q4 重新回升,2021Q1 维持高位,其中华友钴业、赣锋 锂业资本开支力度大。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策略:智能电动造就新一轮投资盛宴

正极:毛利率回升,资本开支维持高位。2021Q1 正极领域毛利率均呈现环比上 升态势,主要源于上游原材料涨价,库存端受益,叠加需求旺盛,开工率维持高 位。资本开支方面,2021Q1 样本公司合计为 20.3 亿元,其中中伟股份、格林 美资本开支力度大,2021Q1 分别为 6.5 亿元、6.9 亿元。

6F/电解液:受益于 6F 涨价,毛利率提升明显。2021Q1 由于 6F 价格持续上涨, 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受益于 6F 价格上涨,毛利率环比不断提升。2021 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毛利率分别为 34%、22%、39%,环比分别提升 11pct、14pct、12pct。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新宙邦 2021Q1 毛利率为 31%, 较 2020 年全年的 36%有所下降。

锂电设备:毛利率回升,合同负债创新高。2021Q1,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毛利 率分别为 40%及 40%,较 2020 年分别提升约 6pct、1pct。合同负债方面,2021Q1 创历史新高,达 42 亿元,环比 2020Q4 提升 52%,其中先导智能 26.6 亿元, 占比 63%,龙头地位显著。

新势力: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新势力收入维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2021Q1 特斯拉实现收入 683 亿元,YoY+74%,实现净利润 29 亿元,同比增长 26 倍。蔚来汽车 2021Q1 实现收入约 80 亿元,YoY+482%,毛利率提升至 19%, 较 2020 年的 12%明显提升。小鹏、理想 2020 年毛利率分别为 5%、16%,均 呈现不断改善趋势。

海外电池厂:LGC 一枝独秀,收入/盈利快速增长。LG 化学 2021Q1 电池业务 实现收入 244 亿元,YoY+88%,QoQ+3%。2021Q1 三星 SDI 电池业务实现收 入 137 亿元,YoY+33%,QoQ-9%。松下电池业务 2021Q1 实现收入 66.7 亿元, YoY-8%,QoQ-3%。整体来看,LGC 一枝独秀,盈利能力快速提升,2021Q1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 8%,较 2020 年的 3.1%提升明显。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