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大樓要把木心美術館的“外套”帶到杭州來

這座大樓要把木心美術館的“外套”帶到杭州來

“坐落於木心先生故鄉——烏鎮的木心美術館浮游水上,內外牆凹凸的暖色調木紋更是把它裝飾得別緻非常,與周圍的環境交相輝映,人類對建築美學的深刻了解躍然於此。”五一勞動節前夕,中建一局一公司華東分公司拱墅清水項目部執行經理賈龍告訴記者:“馬上,我們就能在杭州看到這個美麗的“外套”——木紋清水混凝土立面了!”

身穿這件“外套”的大樓坐落於杭政儲出[2015]11號地塊,由杭州江南建築設計院設計,中建一局一公司華東分公司承建,緊挨著杭州人鍾愛的網紅打卡地之一——莫干山路上150米的大煙囪。這個遠遠就能望見,原熱電廠留下的“老物件”,陪著杭州一路從工業奮進走到了文化轉型升級和騰飛。將來,這座大樓也是被用做藝術培訓中心,裡面還規劃了一個電影院。

這座大樓要把木心美術館的“外套”帶到杭州來

賈龍撫摸正在施工的大樓外立面講到:“我們這個項目的體量約是木心美術館的5倍。除了人家是細紋,我們是粗紋外,工藝上沒有任何區別。甚至連數不清的施工優化、建模推敲、現場交底和工作會議經歷都類似。”他告訴記者,木紋清水混凝土工藝有4大重難點,分別在於鋼筋、模板、混凝土和螺桿洞處理。其中,難上加難的是模板。模板要經歷木紋清水模板面板加工、清水鋼背楞加工、清水預留預埋加工和清水模板安裝4個環節,混凝土模板表面不但要拓印上木紋,還要有凹凸錯別的肌理,所以拼接要求非常高,特別是轉角部分和不同樓層的拼接時,一點馬虎都不行。

這座大樓要把木心美術館的“外套”帶到杭州來

為了完成這項工藝,項目部施工時從四大難點內部逐條把關。鋼筋工程從鋼筋原材、清水墊塊、柔性固定、異側綁紮上控制;模板工程從加工、安裝、拆除上下功夫,焊制定型化鋼背楞、對拉螺栓五段式分類堆放、雙層模板和麵層拼裝玻璃膠封邊……每一項都精益求精;清水混凝土工程從原材、配合比、澆築和成品保護上把關,實驗室適配小樣、建造1:1樣板牆、成品塑料薄膜保護……用科研的態度對待實際的建造;螺桿洞處理上用混凝土下料點及振搗點佈置來避免振搗棒碰觸到螺桿位置,不留下痕跡。

這座大樓要把木心美術館的“外套”帶到杭州來

為了提高混凝土質量並減少返工率,施工過程中還,使用了SketchUp 2018及revit兩種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信息模型)手段對清水混凝土進行管理,用科技助力智慧工地。

凹凸有致、層次分明的木紋清水混凝土以後的每一天都會記錄下太陽前進時的腳步。不遠的將來,這座現代建築和它身旁的大運河文化藝術中心、拱墅區文化規劃館、運河書房、大悅城以及大煙囪一起成為杭州城北最重要的城市會客廳,繼續講述和見證杭州的故事。

賈龍說:“等到暑假項目竣工的時候,我要帶著家裡的小孩來。帶他看看爸爸參與建設的房子,帶他看看杭州運河文化的精彩,陪他和這座城市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