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一日談:茅草屋對裝修的美學影響

探索人類的居住歷史,類人猿從樹上來到地下變成了直立行走的人類,人類開始了穴居。穴居人類後來分化為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農耕部落一般生活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為了便於耕種,需要固定居所,這個時候再回洞穴居住就不太合適了。這個時候一種類似用幾根樹木做支撐,然後在頭頂上覆蓋一些樹葉雜草的簡易茅屋便產生了。


家居一日談:茅草屋對裝修的美學影響

幾坨泥巴,泥巴茅草就可以建造一座房屋


茅屋確實是極為簡陋的建築,但在其發展歷程中,也還是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如後來用泥土夯實為牆體,樹葉雜草逐漸統一為防雨性能較好的稻草、麥草等。茅草屋可以說是人類居住歷史最長的建築了,後來出現的木瓦建築、石瓦建築、磚瓦建築出現的歷史不過數千年,而現代鋼筋混泥土建築不過出現一兩百年的歷史,但茅草屋給人類遮風擋雨了數萬年。


家居一日談:茅草屋對裝修的美學影響

茅草屋在非洲大陸還是很常見的


到今天,茅草屋依然是一些貧困地區農牧民的住所,在非洲大地就有數不清的茅草屋,甚至在印度的農村也仍然有不少農民住茅草屋。當然在一些發達地區也會出現茅草屋,不過這個茅草屋已經是一種建築風格了,變成一種特色建築,是為了讓人們體驗哪種原始自然的感覺而建造,多用於民宿酒店、餐飲及藝術展示領域。所以我們今天對茅草屋的認知就是代表一種原始野性的美感,這個美感將會繼續具有生命力。


家居一日談:茅草屋對裝修的美學影響

現代社會,茅草屋已經演變為一種建造和裝修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