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恐龍是中生代陸地上的絕對主宰,泰坦巨龍類更是恐龍中的超級大塊頭,就連兇猛的食肉恐龍都很難殺死這些大傢伙,可偏偏有個小惡魔不按套路出牌,專門挑巨龍類剛出生最脆弱的時候下手,這個小惡魔就是食人魔鱷。



被偷走的化石

比利牛斯山脈位於歐洲西部,它將西班牙和法國隔開。在這座山脈之中埋藏著許多恐龍化石,2013年的7月,西班牙的古生物學家就在Mirador del Cretaci化石點有了驚人的發現。經過初步發掘,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座壯觀的恐龍巢穴遺址,滿地的恐龍蛋殼化石說明這裡曾經是恐龍的產卵地。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雄偉的比利牛斯山脈,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挖掘的繼續,一隻疑似鱷類動物的化石顯露出來,可還沒等古生物學家挖出化石,犯罪分子就捷足先登,將化石盜走。眼看重要的發現不翼而飛,古生物學家立即報警。經過了幾個星期的搜尋,警察終於將犯罪分子抓獲,並且將還沒有出手的化石追回。

化石失而復得真的是讓古生物學家喜出望外,他們之後開始研究這具在恐龍巢穴中發現的化石,並且在2020年月發表了名為《一隻恐龍巢穴中的白堊紀鱷類揭示西貝鱷類的起源》("A small Cretaceous crocodyliform in a dinosaur nesting ground and the origin of sebecids)的研究論文,將這種動物命名為食人魔鱷。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化石發現的地點,圖片來自論文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古鱷化石(灰色)與周圍的恐龍蛋殼碎片化石(棕色),圖片來自論文

食人魔鱷的屬名“Ogresuchus”來自“Ogre”,是傳說中的食人魔。食人魔鱷的模式種名為被竊食人魔鱷(Ogresuchus furatus),種名正是來自化石發現中被盜的小插曲。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傳說中的食人魔,圖片來自網絡


非典型兇猛小鱷

食人魔鱷在分類上屬於鱷類,但卻與我們熟悉的鱷魚差別很大,更像是一條四肢直立的蜥蜴。食人魔鱷的體型並不大,從鼻尖到尾巴根也只有1米長,體重約9千克。別看食人魔鱷個頭不大,身上卻透露著兇猛掠食者的特徵。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食人魔鱷化石及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食人魔鱷的腦袋長度約10釐米,僅僅佔全長的十分之一,但是卻並不簡答。變短的喙嘴反而讓它的面部更寬,一對大眼睛能夠向前形成立體視覺,所以其視力很好。食人魔鱷的嘴巴雖然不長,但是嘴中長滿了長而彎曲的牙齒,短而寬的嘴巴又擁有強勁的咬合力,所以這個小傢伙的攻擊力不容小覷。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食人魔鱷的頭部部分化石,圖片來自論文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食人魔鱷的頭部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與食人魔鱷的小腦袋相比,它的身體更健壯,四肢更長更有力而且完全直立,再加上身後翹起來的長尾巴,這一切都表明它具備了比今天鱷類更強的地面運動能力。食人魔鱷能夠快速移動,就算是長距離的高速奔跑也不成問題。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能夠以四肢站立的食人魔鱷,圖片來自網絡

咬合力強勁、雙目視覺、四肢直立,食人魔鱷似乎走了一條與傳統鱷類完全不同的演化道路,它點亮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演化科技樹”。



巨龍搖籃終結者

食人魔鱷具有獨特的身體結構,其化石發現點隱含了更多信息。就在食人魔鱷化石周圍,還發現了30個較為為完整的恐龍蛋殼以及四周多達1000塊的破碎蛋殼化石,說明食人魔鱷置身於恐龍巢穴的中心。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體型巨大的泰坦巨龍,圖片來自網絡

與食人魔鱷一起發現的恐龍蛋長19至23釐米,寬15釐米,蛋殼厚度在2.1-2.5毫米之間,明顯屬於巨龍類,而這個家族中誕生了恐龍中已知最大的種類——阿根廷龍。食人魔鱷不可能將成年恐龍作為食物抓回來的,它的嘴巴也無法咬碎恐龍蛋,因此古生物學家得出結論:這個傢伙是偷偷摸進恐龍巢穴,捕殺剛出生的恐龍幼崽的!

儘管巨龍類成年之後會成為令食人魔鱷仰望的龐然大物,但是剛剛破殼而出的巨龍類幼崽體長不到1米,體重只有3千克,再加上全身細皮嫩肉,剛好是食人魔鱷的最佳獵物。靈活兇猛的食人魔鱷就這樣成了巨龍類的搖籃終結者。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捕殺翼龍的食人魔鱷,圖片來自網絡



西貝鱷類之祖

食人魔鱷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當時歐洲西部被升高的海平面淹沒,形成了一連串的島嶼。在島嶼環境中,恐龍的體型變小,這就給了食人魔鱷機會,它們體型更小,行動更敏捷,很好的佔據了島嶼小型掠食者的位置,甚至敢對恐龍下手!

從地層上判斷,食人魔鱷生存於馬斯特裡赫特階,時間上為距今6760萬年前至6600萬年前,也就是說它們經歷了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並且很可能在這場滅絕事件中消失。儘管食人魔鱷滅絕了,但是它所在的家族才剛剛崛起。食人魔鱷屬於西貝鱷類(Sebecia),在演化上正處於家族的基底位置,也就是最原始的成員。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食人魔鱷在西貝鱷類分類中的位置,圖片來自論文

我們以前認為西貝鱷類出現於新生代,正是食人魔鱷的發現將這個家族的歷史提前到了白堊紀末期,看來它們成功躲過了大滅絕,在新生代的南半球(特別是南美洲)非常繁榮,直到距今15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這個家族才全部滅絕。

白堊紀的另類小鱷魚竟是巨龍搖籃終極者


圖注:種類眾多的西貝鱷類,圖片來自網絡


來自白堊紀最末期的兇猛小鱷能夠享用最新鮮的恐龍肉,它的後代更是在下一個紀元中成為哺乳動物的噩夢!



論文:

Sellés, A. G.; Blanco, A.; Vila, B.; Marmi, J.; López-Soriano, F. J.; Llácer, S.; Frigola, J.; Canals, M.; Galobart, À. (2020). "A small Cretaceous crocodyliform in a dinosaur nesting ground and the origin of sebecids". Scientific Reports. 10 (1): Article number 15293. doi:10.1038/s41598-020-71975-y. PMID 32943663. S2CID 221786723.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