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牛产业2.0时代到来,走向复兴

中国肉牛产业2.0时代到来,走向复兴

众所周知,我国牛的驯化较早,普通牛的驯化,距今至少已有6000年的历史,在草原地区可能更早。“牛”在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作等形,并且已有合体的“黄牛”作形。《诗经·小雅·无羊》中有“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犉”即黄毛黑唇的牛。长期的定向选择以黄色为主……

在建国初期,我们饲养的牛都是本地品种,且主要的用途在于役用(耕地、拉车……),由于是役用故而几乎是每个生产队以至于后来的每个家庭都在饲养一头耕牛!在那个机械化未知何物的阶段,这些地方品种牛大多数呈典型的役用体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有较强的役力、抗病力和耐粗性,但生长缓慢,成熟晚,肉用、乳用性能较差。但这些牛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加上社会处的阶段不同,因此,如果说把一头健康的牛杀掉吃肉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直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机械化逐渐走入基础农业,不仅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增产增效,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最关键是实现了社会经济大幅度提升,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源动力!这个阶段我们肉牛养殖业也在其中受益匪浅!但是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当地品种,……经多少年经选育,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品种,如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等,其肉用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大多数黄牛品种的生产水平与引进肉牛品种比较仍很低。大多数黄牛品种仍以役用为主,饲养管理粗放,后驱发育差,出栏率、屠宰率和净肉率也低,肉用性能不高。

进入21世纪,漫长的社会发展里,我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还是人文方方面都有质的飞跃。表现在肉牛产业的就是,以黄牛杂交改良为主的肉牛生产,先后引进了西门达尔、夏洛莱、利木赞、德国黄牛等世界著名肉用或兼用品种,克服了我国役用牛产肉效率低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们的养殖户感受到了改良牛的优势和经济价值,对提高我国牛肉生产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从牛的用途和生产成绩,从市场需求和供应方式,从牛肉的需求升级到牛品消费方式来看,​我国肉牛产业已经跨入了肉牛产业2.0时代!

在这个全新的养殖时代,我们也同样面临着一个严重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日益增长的牛肉产品的需求与牛肉产量的供应不足这一矛盾点。因此,要最大限度提高我们牛群的生产成绩比如配种率、受胎率、屠宰率和牛产品的利用开发能力……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怎么做?

1、继续开展肉牛改良,加快肉牛良种培育和扩繁工作,建立适应我国自然、经济发展和消费特性的杂交组合体系,利用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在现有育种体系基础上,深入开展基层单位的改良工作,建立完善的登记、记录数据库,适时的有计划的培养基层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

2、提高科学饲养和育肥技术,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提高犊牛和育成牛的日增重、合理搭配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

现阶段我们肉牛养殖业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肉牛育肥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营养体系建立不健全不完善,目前依然是在喂猪的基础上喂牛,养奶牛的高度上养肉牛,缺乏因地制宜的、符合现状的营养体系,基层的饲养管理水平也比较混乱,相关从业人员自身(饲料、兽药等)存在不知、不懂、不了解、不确定……但又切实在影响、指导着眼下的养殖户,舒适也是一种担忧!

3、提高牛肉产品的质量;

随着消费升级,牛肉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已经过了吃不饱吃不上的年代,我们需要吃的上吃的好!这就是需要生产出品质较好的牛肉,需要产业链的延伸和全覆盖,需要推陈出新。

4、实现产业化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经营。

在现阶段实现产业化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经营

是行业发展的必要要求和结果,产业化生产现阶段又需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一切发展都得以家庭农场参与为前提,离开家庭农场的参与,这个所谓的产业化就是不健全或者不切实际的伪命题、虚概念!那么,专业化生产则需要在产业化基础上,就需要对参与者进一步培训引导和监督,需要进一步的意识存在;有了前边的保障,才能实现产业化经营!

下文待续……

中国肉牛产业2.0时代到来,走向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