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不鏽鋼飯叉

一把不鏽鋼飯叉



作者簡介


郝躍文,山西新絳人,現年62歲。山西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專科畢業。新絳縣稅務局退休賦閒。運城市作協會員。曾在《山西日報》《生活晨報》《三晉都市報》《山西家庭報》發表作品多篇。


一把不鏽鋼飯叉


一把不鏽鋼飯叉


新絳縣北梁村63歲的村民崔合義家裡,有一把比他年齡還大的不鏽鋼吃飯叉子。雖然因為年代久遠,飯叉早已失去了昔日鋥明瓦亮的光彩,但是叉把的凹槽處,依然能夠清晰地看到兩個醒目的外文字母US。合義告訴我這是一把吃西餐的美國飯叉子,是老父親崔元德參加抗美援朝帶回來的戰利品,也是碩果僅存的紀念品。

崔元德老人1931年11月10日出生於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趙莊村,原名崔衍玳,8歲時父母雙亡成為孤兒,跟隨叔叔逃難來到山西太原謀生,一直居無定所。1949年4月太原解放後積極報名參軍,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報名時不知是由於他的山東口音地方色彩太濃被錯記了,還是負責徵兵登記的同志嫌“衍玳”念起來拗口,寫起來麻煩,索性寫成了“崔元德”,他也就將錯就錯認了下來。從此“崔元德”這個名字不僅伴隨了老人的整個軍旅生涯,也伴隨老人走完了他生命的全部歷程。

參軍後,他所在部隊 在山陰縣幫助老百姓修過水渠,在河北懷來縣新保安大黃莊、察哈爾等地駐過防,在天津東郊農場幫助收割過稻子。1951年6月部隊正式編入抗美援朝志願軍序列,從遼寧寬甸縣的一座木質便橋上,高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志願軍戰歌,參加了舉世矚目的抗美援朝戰爭。作為志願軍戰士,崔元德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經歷了四年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

崔元德所在部隊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第203師第607團,一開始他擔任團直屬通訊連通訊班班長,負責指揮部和前線的通訊聯絡工作。1951年10月金城阻擊戰中,由於敵人炮火猛烈,通訊線路中斷,導致指揮部與前沿陣地無法取得聯繫,直接影響戰鬥的正常進行。崔元德奉命帶領通訊班突破敵軍炮火封鎖,克服重重困難,保障了通訊暢通確保了阻擊戰的全面勝利。戰後榮立三等功一次。1953年7月,金城反擊戰是朝鮮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打得非常艱難和殘酷。崔元德冒著敵人的炮火,奉命在全軍制高點,負責觀察信號,以保證首長精確指揮,痛擊敵人。由於崔元德的勇敢、沉著和精確反饋,再次榮立三等功一次。

金城戰役結束後,崔元德被調入連部當了文書。由於他小時候讀過兩年私塾,而且樂感很強,口琴吹得好,在戰友中已經算是小知識分子了。因此戰爭間隙,不僅經常用口琴給大家吹《志願軍戰歌》等歌曲,還打著拍子,組織大家集體合唱,鼓舞了士氣,振奮了精神。崔元德還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給戰士們當過文化教員,教大家學拼音,寫漢字、寫家書。在那“炮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烽火年代,給戰友讀報,讀祖國人民和親人的家信,更是崔元德一項責無旁貸的神聖使命。

經過中朝兩國人民的共同奮鬥和志願軍全體將士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迫使他們在停戰協定上籤了字。美國將軍克拉克上將無奈地說:“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四年,崔元德榮立三等功兩次,接受朝鮮政府頒發的軍功章兩枚。還被評為模範團員、五好戰士,多次受團部通報表揚。1955年3月,凱旋迴國前在朝鮮入黨。1956年3月復員。

復員後,崔元德在侯西鐵路當過工人,從事過測繪和築路工作,先後擔任過事務長、工會主席。回到村裡後,擔任過北梁村貧協主任、黨支部副書記、拖拉機手、倉庫保管員、生產隊出納。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時,崔元德主動找到村幹部要求捐款。人們好心勸他你這麼大年紀了,自己沒有收入,還靠孩子們照顧,就不用捐了吧。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和退伍老兵,比起在朝鮮戰場犧牲的戰友,我已經很幸運了。我雖然老了,也沒有太多的錢。但是國家有難,我不能添斤,即使添兩也是一點貢獻呀”。於是,毫不猶豫地捐了一百元.

崔元德不僅忠於國家,熱愛集體,而且忠於家庭和愛情。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老伴周風英去地裡自己樹上栽蘋果,不慎掉下來摔斷了脊樑骨,從此癱瘓在床,再也沒有站起來。周元德不辭辛勞,精心照顧長達25年之久,直到自己去世。在鄰里鄉親們中間傳為美談。

崔元德老人已於2015年去世了。去世前,他把自己的軍功章和紀念章,分別贈送給了孫子們。他也把自己保家衛國的犧牲精神,把自己愛國家愛集體愛親人的美德,把那把作為抗美援朝戰利品的不鏽鋼飯叉,作為寶貴財富,一齊傳承給了自己的後代。

一把不鏽鋼飯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