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為何大師遍地?瞭解一些時代背景才明白

中華民國,一個短短38年的特殊年代,一個分裂的年代,一個屈辱的年代,一個東西方文明碰撞的年代,一個黑暗與文明交織的年代,不同的人看民國有不同視角,公知看到的是胡適和劉文典,文人看到的是徐志摩和林徽因,憤青看到的是魯迅,普通人看到的是閏土,而公認的是,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

確實,中國已經數百年沒有見到過文化如此鼎盛的年代了,上一個這樣的年代是北宋,再上一個年代是盛唐,再往前推就到先秦了。民國之後,這種盛況彷彿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於是很多人產生疑問,民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大師。

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每一個文化巔峰時期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先秦時期是禮樂崩壞、管學下替,加之社會混亂,人們對黑暗的社會有了不同的見解。盛唐是因為開放、包容,社會空前繁榮催生了自由奔放的思想,而北宋是因為文人地位得到加強,加之社會安定、商品經濟發達,催生了市井中的“詞”。那麼,民國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 國門大開,東西方文化碰撞產生火花

在清末民國以前,中國已經閉關鎖國數百年,期間幾乎沒有外來文化引進,中華文明經過數千年發酵已成為死水一潭,思想文化無非儒家思想那一套,四書五經已經基本囊括,後人所做的無非是在儒家思想上修修補補罷了。孔孟之後,經過漢代大儒們的修改和闡釋,儒家思想閃耀了上千年。兩宋時,陳朱理學對孔孟思想進行了進一步的改良和解釋,再然後就是明朝王陽明、王夫子、黃宗羲等人的完善工作。發展到這裡,儒家已經走進了死衚衕,再無新義。

民國為何大師遍地?瞭解一些時代背景才明白


這時候,西方文化的引進對傳統國學產生了積極影響,新思潮與舊思想交融總會碰撞出火花,繼而產生一系列大師。如民國大儒王國維,早年學習國學,後來精研西學,熟讀康德、叔本華、尼采等人的著作,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國學,成為歷史學和考古學研究流派的開創者,所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奠定了中國現代考古史學的基礎,完全當得起“大師”之稱。

民國為何大師遍地?瞭解一些時代背景才明白


再如同為“清華四導師”之一的陳寅恪,本是傳統文人,因家學之故有幸接觸西學,先後赴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高校深造,大量學習西方文化,學貫中西。回國後,他用西方的現代科學方法整理國故,精研中國古代佛學、詩詞、邊疆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等,僅其提出的“關隴集團”概念就將隋唐史研究0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民國為何大師遍地?瞭解一些時代背景才明白


又如當時的文人領袖胡適,其人功過難定,時人對其評價不高,季羨林稱其為“書呆子”,章太炎稱其“不配談哲學”,教員評價其“頑固”,但他領導了新文化運動,率先打起“民主”、“科學”兩面大旗,直接催生了新民主主義,故而被後人捧為“一代宗師”。

總而言之,民國大師誕生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當中西文化徹底完成融合,本土科學文化思想得到徹底完善後,大師的土壤也就不復存在了。

二、 大師源於文人之間的互相吹捧

不可否認,大師們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但這種真才實學卻沒有嚴格的檢驗標準,大多數源於名流們的拔高和推薦。當時的中國識字率不過5%,有幸接觸到西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只要曾在國外留學鍍金,歸國後必然是某一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自然就成了大師。

民國為何大師遍地?瞭解一些時代背景才明白


陳寅恪剛回國時寂寂無名,梁啟超向時任清華校長曹雲祥極力推薦,稱其“學問勝我十倍”,於是輕鬆獲得了清華導師頭銜。放在今天,一個剛剛歸國的青年海歸,能憑藉友人的三言兩語就得到清華大學導師頭銜嗎?

對比民國與今天,海歸已經越來越廉價,這是因為中國與西方的差距迅速縮小,西方的學問在中國已不佔絕對優勢,大師在逐漸消失,恰恰表明了中國在進步

三、 大師總是誕生在黑暗中。

什麼是大師?大師黑夜中的一盞明燈,在夜空中為人們指引前進的方向,但大師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當夜空足夠黑暗時,大師的思想才會熠熠生輝,就像只有在夜間才能看見星星一樣。

民國為何大師遍地?瞭解一些時代背景才明白


同樣,只有社會足夠黑暗時,才能出現大師。回到識字率問題上,在當時社會,識得千字便可稱知識分子,熟讀百家即可為人師表,學貫中西就能稱為大師了。當知識在普通人中普及後,學問不再高不可攀,社會平均學問水平整體拔高,無形中提高了大師的門檻,也就不會產生大師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專家”放在民國應該算是大師了,但在今天卻人人喊打,只有在相關領域做出超越前人的偉大貢獻,才能當得起“大師”之稱。

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把一些人推到臺前的同時,也把一些碾在了車輪下,民國大師們出生在一個黑暗的時代,也應該慶幸出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才能被歷史的車輪推到臺前。有大師的年代未必好,沒有大師的年代也未必不好,我們更應該慶幸生活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人人都能成為大師,人人也可批判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