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嘿!當獨自在外拼搏奮鬥的你,接到每週固定的父母call時,他們對你的第一句問候是:“你最近還好嗎?我們都想你了~”還是“工作辛苦麼?要是覺得辛苦就回來吧!”此時此刻的你,肯定是感動到一把鼻涕一把淚!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但有一位來自澳洲陽光海岸的小夥子,每週收到老媽的問候竟然是:“你這周死了嗎?

天底下哪有父母詛咒自己孩子的?!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上圖這位身著粉色襯衣、一臉笑容的小哥名叫Jamie Poole

,現居倫敦。別看他滿臉絡腮鬍,但他只有29歲,是一名大好青年。但這個澳洲哥們現在把每一天都當成自己在這個世上最後一天來過,因為他已經死過9次,又9次死裡逃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會真正醒不過來······

9年前的一天,Jamie正在去新公司實習的路上,經過地鐵站的時候,他毫無預兆地暈倒了。好心的路人把他送往醫院,醫生們用了45分鐘做CPR,5次除顫機點擊,3針腎上腺素才從死神手上奪回了他的命。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就這樣,Jamie頂著2個青腫的眼圈,斷裂的3根肋骨和鼻子,在醫院昏迷了整整一個星期。

這是Jamie第一次與死神見面。

沒想到,時隔兩週後,死神再次召喚了Jamie。當時Jamie在表弟家做客,也是突然感覺一陣眩暈,隨後心臟、脈搏停止跳動了。經過搶救,Jamie又逃脫了死神的魔爪。當他醒來後,一下子分不清現實和夢境:“我真的去了表弟家嗎?還是我做了一場夢?”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很幸運,這一次之後足足兩年半的時間裡,Jamie都平安度過了。直到他搬家到倫敦,他發生了第3次心臟驟停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Jamie發生了第4次、第5次的心臟驟停。每當他醒過來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臥槽,謝天謝地,我還活著!並且會馬上登陸Facebook報喜:

“死了一次!一次!又一次!”

“上個星期上帝想殺死我,但是沒成功。”

“感謝科學家!發明了ICD,這東西比上帝聰明。”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有時候,Jamie會抱有僥倖心理,都這麼多次了,心臟不會再罷工了吧!然而···在某個早上去上班的路上,第6次心臟驟停不約而至。

Jamie母親:“這周死了嗎?”

Jamie:“還沒。”

這是Jamie和母親母子倆專屬的黑色幽默。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經歷了那麼多次與死神的抗爭,Jamie開始慌了,他遵循醫生叮囑:少運動,走路要慢,極限是偶爾散個步,騎個車之類的。

Jamie開始幾乎每天24小時神經質般關注著自己的心臟動態,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就炒雞緊張。不管是在鬧市中,還是在郊區,心臟一有點不對勁兒,就會停下來聽聽他脆弱的小心臟,等它平靜。這時候,他會掏出手機,假裝自己很忙······

死神似乎是盯上了Jamie!

Jamie在雨天買咖啡時小跑了幾步,心臟驟停了;在機場續簽證時,心臟驟停了;在醫院做心臟移植評估時,心臟驟停了。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足足9次的心臟驟停,Jamie經歷了常人少有的生死經歷。有臉書網友調侃他,Jamie在現實中死的次數,比在遊戲裡死的次數還要多。

其實是因為Jamie患有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有猝死風險,是運動性猝死的原因之一。在英國,500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患有這種病。無疑,Jamie是這個“幸運兒”,但他的病更復雜,更棘手。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在第二次心臟驟停搶救後,醫生就在Jamie體內安裝了ICD(植入性心律轉復除顫器),當心髒驟停時,ICD可以自動識別,並“喚醒”他的心臟。雖然還是會心臟驟停,但至少不用每次都被送到醫院進行緊急搶救。

“每次除顫,那個力道很野蠻,就像在給我的心臟上電刑,我的嘴裡都能嚐到金屬的味道。

除了生理上的痛苦,還是精神上的折磨——8秒鐘的死亡。在心臟驟停的8秒前,我能清晰感覺到自己心跳超速,再多一秒就要去見上帝了。而那一刻,我什麼也做不了。”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有了9次的半隻腳踏進鬼門關的經歷後,Jamie看人生的角度也變了。他不再在乎工作上位,而是珍惜與母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美國男子心臟驟停9次又“復活”,老媽每週問:這周死了嗎?

他知道也許某一天除顫器也救不了他,那時候心臟一停可能就是永遠。心臟移植是他未來唯一的選擇,但這條路同樣充滿著重重困難和危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MGTV領帶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