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餘家基金公司指定國康健康,一知名企業近日完成百萬級續簽

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中有句經典臺詞。

“留下點回憶行不行?”

“不行,要留,就留下你的人。”

這句臺詞用來形容基金行業的人事現狀,十分貼切。


30餘家基金公司指定國康健康,一知名企業近日完成百萬級續簽


人才流失是基金公司無法言表的痛

前段時間,基金界發生了一件頗受關注的跳槽事件,報道稱某銀行系基金公司包括總經理在內的7名核心成員集體“私奔”,各人帶著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自立門戶,準備另起爐灶,給老東家帶來了巨大損失和負面影響。

說實話,一直以來基金公司高管離職並不稀奇,但是這種大規模的核心人才集體流失還實屬少見。

對基金公司來說,除了投資策略等基本戰略問題外,最令他們操心和頭疼的恐怕就是人才問題了。當下,基金行業發展迅速,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仍始終無法解決人才流失問題,中高層人才流失在近些年反而還有所加劇,已成為基金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阻礙。

要知道,基金公司對人才的渴求是極為強烈的,尤其是專業的資深基金人才,他們是公司發展和市場競爭的一大利器,也正因如此,稀缺的基金人才一直是被基金公司爭奪的焦點。


30餘家基金公司指定國康健康,一知名企業近日完成百萬級續簽


導致基金人才流失的兩大原因

基金行業是人才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行業,人才是一切的基礎。任何一家基金公司永遠無法逃避的任務和課題是,如何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培養人才,只是目前來看任重道遠。

調查發現,近些年基金業頻繁出現的離職潮,有兩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每每市場行情好,或者是迎來大牛市時,便會出現基金經理從公募基金奔投私募基金的大潮,以求降低風險和獲得更大回報;另一方面,基金行業人才所面臨的工作壓力是太多其他行業人員無法承受之重,近5年來,基金行業因工作壓力導致猝死的事件屢屢發生,健康問題已經是基金從業者普遍關注的另一大焦點。

基金公司留人新砝碼,健康管理“胎動”

一直以來,基金公司為了留住人才想了很多激勵辦法,比如股權激勵、升職加薪、加強中高層話語權,明星基金經理工作室等等,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然而又往往因為力度不大或沒有新意而淪為雞肋,

很普遍的一個現象是,大部分基金公司太重視物質激勵而忽略了企業文化、團隊氛圍等精神層面建設。讓人才獲得充實感、愉悅感和滿足感,這樣的激勵效果並不亞於物質激勵,而且對人才的影響更為深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注意到這點,他們除了給予員工可觀的物質激勵外,更會推出一些溫暖的充滿人性化的福利。

而在諸多新福利中,健康管理服務是基金公司最為重視,也是最受員工歡迎的福利項目,這是由於基金人才在高壓工作環境中,健康問題日益凸顯。


30餘家基金公司指定國康健康,一知名企業近日完成百萬級續簽


30餘家基金公司指定國康服務,博時基金完成百萬級續簽

到目前為止,國康健康管理已經與包括銀華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諾德基金、匯添富基金等30餘家基金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為他們的員工及員工家屬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為他們的企業文化建設、人才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近日,博時基金完成了續簽,並提高了投入,繼續加強對公司員工的健康管理服務。

博時基金成立於1998年,是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博時基金見證了中國公募基金行業20年的發展歷程,是基金行業的標杆企業。

早在2008年,博時基金就與國康健康建立合作,為其員工及員工家屬提供全科醫生保健、名醫看診、大病顧問、健康諮詢、慢病管理等10餘種健康服務。據統計,國康每年平均為博時節省2萬小時,每年完成緊急預約、夜間陪診、指定專家看診服務300餘例,2017-2018年度,博時員工因重大疾病導致住院、手術降至為零,降低了惡性健康事件的發生。

合作11年來,國康見證了博時基金的人才隊伍逐年加強。目前,博時基金擁有員工568名、其中博士後5人、博士34人、碩士353人、學士160人。員工健康指數、幸福感和凝聚力持續提升,為博時的人才建設和穩健發展獻出了國康力量。

2019年7月初,博時基金完成與國康的百萬級續簽,這是對國康服務的認可,更是一家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外在表現。

國康健康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第一家註冊的健康管理服務公司,由知名創業家楊華山及著名風投啟明創投聯合成立。成立至今,國康健康堅守著“大愛利他,醫療不作惡”的價值觀,贏得了萬千客戶的信賴,讓自己始終領跑於市場。目前國康健康已經形成企業、高淨值家族、金融增值三大業務矩陣。

無論是對金融機構內部員工還是對機構C端客戶,國康健康已經成為他們的首選員工福利和增值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