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和嫉妒不应该助长贪欲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转化动力

生活很复杂,它像一个高深莫测的魔术师,总是给我们好的,又给我们坏的,给我们精彩的,却又给我们糟糕的,给我们想要的,又给我们难以承受的。

然而,就在这个魔术师手里,我们一次次失落,又一次次被补给,往往会变得一面脆弱,一面贪婪。

诚然如此。

在一次次失落与补给中,我们总会选择性看到别人比自己好。

小时候,总有“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总有“你看看别人”。在一次次的比较中,人都会羡慕,也都会嫉妒,但这不应该助长自己贪婪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变成动力。

羡慕和嫉妒不应该助长贪欲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转化动力

01贪婪,把人推向邪恶的深渊

贪婪莫过于人性,薄凉莫过于人心。

贪婪,会一点一点地削掉人的良知与善心,将人一步步引向黑暗又邪恶的深渊。

《银河补习班》里,有个角色,叫吕大头,是马皓文的徒弟,也是马皓文一直最信任的人。

马皓文的优秀,让他的徒弟吕大头心生嫉妒,竟然选择亲手毁掉马皓文的前程。

马皓文设计的东沛大桥,本来想在儿子面前展示一下知识的力量,可是大桥的数据被自己最信任的徒弟更改。

该更数据,可以节省一大笔的材料费,从而能让自己拿到更多的钱。吕大头用贪婪的心和愚蠢至极的手段,把最信赖自己的人亲手送进了监狱,还让马皓文为整个团队背了黑锅。

在监狱里,一次次被整,身心俱疲。可马皓文从未放弃过,而他最心爱的徒弟始终没有去看他一眼。

在马皓文出狱后,找到吕大头,询问住处。吕大头用马皓文原来住的那个破屋换取马皓文免费给自己设计图案。

一颗心得有多贪婪,才会如此?

见钱眼红,丢了良知,还一步步把最信任自己的人,整得如此下场。扪心自问,贪婪的莫过于人性了吧。

羡慕和嫉妒不应该助长贪欲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转化动力

前段时间,草根明星“大衣哥”朱之文家门被踹事件上了热搜。肇事者竟然在院里大声呼道:“他不敢管我!”

本着一颗好奇的心,我也一步步查询,是否“大衣哥”有得罪过此人。

可结果,令人眼镜大跌。肇事者是个外地人,从未和“大衣哥”有过往来,更谈不上得罪一词。

“大衣哥”出道之前,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周围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实在在的耕地人,从未向人借过钱,也从未得罪过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实人,被一群群昧着良心的贪婪民众时时欺负。

“大衣哥”出道成名,成了方圆十里眼里的“红人(红色的钞票)”。他们眼里的“大衣哥”就像那只会吐钱的取款机,只要插个卡吱一声,就会有一张张红色的惹人高兴无比的人民币。

给多了,还嫌少。给少了,家里玻璃门窗都被砸。镜头之下,破碎的玻璃窗,展现着一个个贪婪人的罪恶之行。

正因为方圆十里的乡里乡亲不停地欺负与压榨,才使得连不相识的外地人,都如此凶残无比。

究竟是贪婪到什么地步,才会让人丢失了良知,凶残至极到此地步?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生活又怎会见到阳光。

羡慕和嫉妒不应该助长贪欲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转化动力

02羡慕可取,但应该成为自己的动力

我们可以赞美他人的成功,羡慕他人的富有,但绝不可以轻视自己的平凡,忽视自己的想法。也许我们看不到他人的敬慕目光,但我们可以为自己鼓掌喝彩!

我们可以羡慕他人的“事事顺利”与“万事如意”,毕竟那是别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应该值得赞美值得羡慕!

但,也应该知道,每个优秀的人,他的背后、他的身心,不知道有多少条伤疤,甚至有些伤疤,还差点让他们失去了一切。

查理卓别林是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可他的人生,却不像他演的戏那样让人觉得欢喜。

世人都以为卓别林幽默风趣,却不知道他处于人群时的心理恐惧,他用一生表演喜剧,可他的人生更多的确是悲剧,卓别林的一生告诉我们,谁都不是生来风光,即使生活再难也要努力活出自己的样子。

人人都羡慕他,可又有多少人去看过卓别林的人生经历呢?

羡慕和嫉妒不应该助长贪欲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转化动力

一岁的时候,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对父亲没有任何印象。

时运不济,让他的童年充满苦涩。母亲常年被病魔缠身,最后只能进了贫民收容所,两个孩子也被法院判给了父亲,可是继母的仇视经常让两兄弟处于饥饿当中,无法享受同龄孩子般的快乐。

之后,母亲离开贫民区,接回两个孩子,三人在一间小房子相依为命,母亲也常常精神失常。父亲因饮酒过度死亡后,他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卓别林开始做童工,印刷工、玻璃工人、佣人等等。

但他热爱表演,每到休息日,卓别林就会擦亮皮鞋,刷干净衣服和领带,来到演员介绍所,他也因此出演了一些小配角。

可出了名之后,被一些政治主义者眼红,他被卷入了政治斗争。人生又开始处处被针对。先是各种监视,再是各种活动的干扰,他与家人也差点因此失去了所有。

他的人生并没有像他展现给我们的喜剧那样惹人喜爱,相反,他的人生经历,却是每个人都十分厌恶的。

当时的影视圈,有很多出名的人,查理卓别林也曾羡慕过洛杉矶的那些明星。可他没有选择把心思花到别人身上,而是把羡慕嫉妒转化为自己的动力。

开始认真地书写剧本,认真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演绎排练。

一站期间拍摄的《从军热》取得巨大反响,《淘金记》的播出更是让原本负债100万美元的联美公司再次达到巅峰。

一个人,从羡慕他人,到转化为自己的动力,那便说明这个人,逐渐变得成熟了。

因为一味地羡慕嫉妒恨,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相反,自己会被这种心理状态一步步拖进邪恶的黑暗深渊。

羡慕和嫉妒不应该助长贪欲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转化动力

03回归自己,从心出发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很多时候,人只有懂得回归自己,才能更好地前进。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也不过如此。刚进部队的他,从来没有让自己真正地回归自己过。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一个人不自信的根本原因是,隐含创伤的不断重复。

隐含创伤,即被否定。一个人被否定之后,就会不断重复被否定,从而不断地自我否定。

一个人一旦在心里重复地自我否定,那么这个人又怎么会有自信呢?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便是如此的经历。

父亲口中一直称呼“龟儿子”,让他丢失了面对困难的勇气。腹部绕杠的时候,在连长面前,班长让他做50个,可他说自己不行,最多30个。

当他上杠之后,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做了333个。很多人说,许三多是被骗了才转了那么多下。

而我却觉得,许三多回归了自己,让自己认认真真地绕杠,所以,才有了333,让连长都郁闷的成就。

而从那以后,许三多的每次训练,都是那么让人眼前一亮。

苑子文在《你要好好的》这本书里说:“好像你和时间的距离,不是铜墙铁壁,而是融为一体,你能清醒地溯源过去,能踏踏实实等待未来,更能坚定自己当下的生活。”

在我的角度,许三多经历了那一次三天三夜的昏迷之后,更能坚定了自己与当下的生活了吧。

相比于许三多,成才是浮躁的。

他急功近利,羡慕老A,从而贪婪地想着拿到名额,抛弃战友,努力地想让自己达到标准。可在袁朗问他钢七连的那六个字的时候,他却一脸茫然,他说他不知道袁朗说的是“不抛弃、不放弃。”

虽然成才最终进了老A,可他终究还是走了一大截弯路。

学会认清生活的无常与有常,人也应该回归自己。不能让羡慕与嫉妒助长着贪婪,而是应该回归本身,转换为动力。

大风大浪,波峰波谷,人终究都要回到自己的既定位置。

愿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里,保持自己,从心出发,坚定向前!

羡慕和嫉妒不应该助长贪欲的气焰,而应该回归自己,转化动力

END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父母总说“你看看别人”?

我是视野菌,欢迎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