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愛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白馬愛旭

也許在某個輕舞飛揚的人生階段,你也會因情懷驅動,或因潮流使然,或因生計所迫,投身於創辦一家企業,併為之殫精竭慮地付出所有。而後的年月,不同創業者們各自冷暖,或日漸壯大,氣吞萬里如虎;或偃旗息鼓,唯有再走、再思、再謀。

2009年,一家叫愛旭科技的民企開始從廣東佛山發軔,而後的歲月,從籍籍無名到初具規模,再到加速成為高效電池片的龍頭之一;11年時間,沒有一帆風順,沒有輕而易舉,沒有理所當然。

回溯愛旭過往,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家始終秉持獨特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光伏企業;十餘年時間,已足以見證多次行業晦暗與跌宕,但愛旭科技始終專注於太陽能電池製造領域,即使是資本吞噬一切的那些年,這家企業始終推崇著“工匠精神”;即使已足夠成功,但企業“做派”在產業喧囂中始終保持者足夠的靜氣;與此同時,堅持數十年如一日的創新,並把握好戰略路徑和投資節奏,終成今日格局。

特別最近三年,愛旭科技幾乎踩準了光伏每一個技術變革的節點,從多晶硅電池到單晶硅電池,到PERC電池、SE技術、雙面電池,再到166mm和210mm大尺寸電池,對於這家行業技術迭代的引領者之一,我們很難忽視其在行業的競逐與能量,很多人稱這是一匹黑馬;而仔細分析愛旭近年的強勢佈局和詳細的經營數據,其穩健增長和優良業績表明當年潛力巨大的黑馬已成引人注目的耀眼白馬。

過去連續兩年,愛旭科技榮膺全球PERC單面/雙面電池出貨第一寶座;此外,搜尋海關數據,愛旭科技連續兩年成為全國出口太陽能電池第一的光伏企業。

這僅僅是起點!根據愛旭科技的規劃,其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產能2020年底達到22GW,2021年底達到32GW,2022年底達到45GW。

在光伏步入平價的大週期內,這家專業的高效電池製造商還在加速崛起。

白馬愛旭

愛旭科技成立至今這11年,就專門幹一件事:太陽能晶硅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愛旭科技成立後,僅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第一條120MW生產線;成立前七年,其主要生產多晶太陽能電池;到2016年,愛旭科技開始量產常規單晶太陽能電池,並於當年實現晶硅太陽能電池年產量突破1GW。

進入2017年,愛旭科技成功研發並實現高效PERC單面電池和PERC雙面電池的量產,成為全球首家使用管式PERC技術量產PERC單面電池和PERC雙面電池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

2018年下半年,應用領跑者項目帶來大量雙面高效PERC電池片的需求,愛旭科技也因為產線的提早轉換,以雙面電池片出貨1.4GW成雙面電池片的最大供應商之一。

進入2019年,愛旭科技再次迎來新的發展節點。產品與產能層面,2019年7月,愛旭科技第一批166mm大尺寸電池在天津基地正式下線。愛旭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166高效雙面PERC電池試投產的專業電池廠。

到了2020年1月10日,愛旭科技又在義烏基地全球首發210高效太陽能電池,宣佈5GW 210高效電池正式實現量產。

白馬愛旭

截止目前,愛旭科技已擁有廣東佛山、浙江義烏和天津三大高效PERC電池生產基地,到2020年底,其高效太陽能電池產能將達到22GW,其中210電池產能10GW、166電池產能10GW。今年1月5GW 210電池產能已率先投入量產,另外5GW下半年也可根據需求及時、充足向市場供應,愛旭科技將成為全球首個擁有20GW+166及210規格產能的專業太陽能電池企業。

高度專注太陽能電池製造領域,這是愛旭科技成立至今的戰略抉擇;為客戶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發電量的電池“是愛旭存在的唯一理由。”

在愛旭的經營理念中,圍繞客戶需求的量產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脈:如果每季度不能通過創新實現轉化效率和每瓦成本的顯著進步,三個季度之後將面臨滅頂之災。只有不斷創新、持續的降低太陽能電池“每瓦成本”,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

基於這樣的經營理念和危機意識,不管行業如何變化,愛旭在研發創新方面始終保持較大的投入。

黑鷹光伏統計發現,過去4年間,愛旭累計投入研發費用5.92億元,每一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3%以上。而截止2019年末,愛旭已擁有572名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比重達17%。其通過自主研發共申請專利700項左右,有效授權專利494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61項,實用新型246項。

白馬愛旭

此外,筆者分析發現,愛旭科技對產品成本具有較強的掌控力。根據中國光伏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單晶PERC電池片的非硅成本為0.34元/W,愛旭科技2018年單晶PERC電池片的平均非硅成本為0.30元/W,而截至2018年12月,愛旭科技義烏一期單晶PERC電池片的非硅成本已降到0.28元/W以內。2019年1-5月, 愛旭科技產品非硅成本再度降低到0.253元/瓦。據東吳證券測算愛旭科技電池非硅成本可能進一步降至0.22-0.23元/W。

在愛旭看來,為客戶創造價值,幫助客戶取得商業成功是愛旭能夠生存的唯一途徑。“絕不和客戶競爭,這個定位是過去愛旭成功的因素,也是愛旭未來繼續成長的關鍵。”

多年來,正是持續為客戶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多發電量”的電池,愛旭科技獲取了全球大量優質客戶。如今,通過整合市場和供應鏈資源,全球前十大的組件企業都已成為愛旭科技的核心客戶。

白馬愛旭

黑鷹光伏統計數據發現,愛旭客戶訂單規模增長非常迅速,這為其持續增長提供了強力支撐。如下表所示,愛旭股份預收款(對應客戶訂單)已經連續三年成倍數增長,截止2019年末愛旭預收款規模達3.79億元,同比增長了221.19%,是2016年的34.45倍。

白馬愛旭

此外,愛旭2020年在手訂單銷量為7.13GW,可覆蓋愛旭科技當年預計產量的58%;2021年在手訂單銷量為7.27GW,可覆蓋愛旭科技當年預計產量的52%。與此同時,公司海外業務比例逐年提高,客戶結構優化,全球前十大組件廠商陸續均成為愛旭科技客戶,愛旭科技產品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白馬愛旭

從銷售區域來看,愛旭科技海內外收入都連續3年實現較高速增長,尤其海外收入增長最為迅猛。據黑鷹光伏統計,2019年愛旭股份在中國大陸的收入為40.16億元,同比增長了8.48%;海外收入為20.49億元,同比增長了412.25%。

白馬愛旭

資本之於實業,相輔相成,互為成全。

登陸資本市場,對於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年12月,愛旭科技完成整體注入上市公司,並更名為ST愛旭(600732.SH),在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行業,愛旭科技終可依託資本市場取得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為何借殼上市?愛旭科技相關企業負責人如是說:“在行業面臨巨大洗牌的時候,時間比金錢更重要,我們希望能夠儘快藉助資本市場力量,讓公司儲備的技術儘快商業變現出來,儘快促進無補貼太陽能發電時代的到來。”

愛旭看到了PERC電池的長期發展趨勢,企業自身進行了全新的技術革命,全面發展該技術。愛旭科技一方面希望藉助於資本市場增強企業規模化的競爭優勢,實現利潤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也不斷規劃,給予相關工廠從設計產能、研發技術等領域預留更多空間,為今後的高速增長進行鋪陳。

白馬愛旭

得以借力資本市場,也就在企業成立的第十年,愛旭步入新的發展節點。此外,愛旭股份近年能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擴張,最大的底氣還來源於穩健的經營業績。

黑鷹統計數據顯示,愛旭股份經營業績已至少連續實現四年高速增長,2016~2018年,愛旭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15.78億元、19.75億元、41.08億元;2017~2018年公司營收同比分別增長25.15%、108.01%。

到了2019年,愛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0.69億元,同比增長了47.74%,這是2016年的3.85倍。另據第三方機構預測,2020年愛旭股份營業收入可能突破100億大關,未來仍可能保持高速增長。

白馬愛旭

另據黑鷹光伏統計,近四年間,愛旭股份盈利能力(淨利潤)已經至少連續四年增長。2016~2018年,愛旭股份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0.87億元、0.91億元、2.55億元,2017~2018年同比分別增長4.59%、180.50%。到了2019年財年,其淨利潤為5.85億元,同比增長了69.61%,較2016年增長了4.91倍。機構預測2020年愛旭股份淨利潤可能達10億元以上。

白馬愛旭

黑鷹光伏統計數據發現,愛旭對應收賬款及現金流的管理能力也要強於很多競爭對手。比如2019年愛旭股份營業收入為60.69億元,而它應收賬款規模僅為0.45億元,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0.74%,其應收賬款更是高達250.87%,這樣的應收賬款管控力及營運能力要遠超很多競爭對手。

而這主要因為愛旭科技與主要客戶的結算方式為“先款後貨”,可見其在與客戶交易中擁有較大的話語權,也側面印證了市場對其產品的認可度。

白馬愛旭

另外,據黑鷹光伏統計,近四年愛旭股份造血能力也在快速提升,其“經營現金流淨額”已經至少連續四年為正(淨流入),2019年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5.87億元,同比增長了62.44%,四年合計為29.04億元。

而藉助登陸資本市場之勢,愛旭股份的融資能力明顯增強,資金儲備及財務結構也更為雄厚穩健。

2019年愛旭股份淨籌資11.79億元,同比增加了12.05億元,截止2019年末愛旭股份擁有資金儲備為9.91億元,沒有償債壓力。

白馬愛旭白馬愛旭
白馬愛旭

黑鷹光伏曾撰文分析:平價上網前夜,十三五收官之年,光伏行業正進入新一輪的調整和洗牌期。

對於專業、領先的電池製造商而言,如今正是破局之時。換言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則強者恆強,退,則很可能再無生存空間。

與硅片等環節相比,電池片環節是格局較為分散的環節,亟待破局。

電池片環節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特點,決定了行業有兩個特質:一是技術路線變革比較快,早期的產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成落後產能,也就是後發者更有優勢,先發者面對後發者的挑戰較為無力,使得過去多年很難形成集中的格局;二是獨立的上市電池企業較少,難以通過資本市場來獲得資金快速夯實產能。

綜合最近三年產業發展來看,為滿足全球光伏市場日益高漲的需求,電池片企業通過產能擴張鞏固市場佔有率,產業繼續強者恆強的競爭格局,以通威、愛旭為代表的專業化的電池片生產商開始崛起。

白馬愛旭

黑鷹光伏曾統計相關數據發現,2019年電池片行業前5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國內產能前十名的企業中,除通威、愛旭、展宇尚未大規模佈局組件產能以外,其它 7 家企業均為垂直一體化企業,其生產的電池片主要供內部組件生產使用,外售量較少。

作為專業的高效電池製造商,愛旭科技還在加快在高效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擴張步伐。

除了前述公開的投產信息,黑鷹光伏發現,2019年愛旭單晶硅電池“在建生產線當期投資總額”就達36.92億元,其中主要在建工程為“義烏二期 PERC 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和“天津基地 PERC 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兩者投資總額分別為18.16億元和18.77億元,截止2019年末工程進度分別為54.83%和92.19%。

白馬愛旭

2020年2月25日晚間,愛旭又發佈公告稱,計劃募集不超過25億元資金,其中14.5億元投資於“義烏三期年產4.3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3億元用於建設“光伏研發中心項目(總投資7億元)”,另外7.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據披露,愛旭在浙江省義烏市建設4.3GW的210mm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210mm電池比156.75mm 電池面積增加80.5%,50片210mm電池封裝的組件轉換效率可提升至20.5%,組件功率可達到500W),總投資額為19.03億元,根據愛旭測算,三期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30.69億元,年均稅後利潤3.52億元。

另外,在同一日愛旭還公告稱,計劃投資建設“天津基地年產1.6GW高效硅基太陽能電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為3.2億元,項目建成後,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11.22億元,淨利潤 0.99 億元。

如上所述,光伏行業的特點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有技術無資金將在產能上落後他人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有資金無技術將形成大量落後產能。

如今,愛旭科技在電池片環節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本輪產能擴張完畢後,後續擴產可以得到資本市場的有利支持,從而形成更強規模優勢和護城河。

國泰君安在一份行業報告中特別指出:PERC技術路線性價比高,可升級性很強,有望直接實現平價上網,因此技術路線風險導致的後發優勢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出現;目前電池片環節已經有通威股份一家專精電池片的企業,可以看到登陸資本市場後,通威股份實現了產能的快速擴張。因此愛旭科技上市後有望成為寡頭中的另外一極。

由此推斷,電池片環節格局正在逐漸明晰,規模的提升帶來的是規模效應以及溢價能力提升,依託資本市場電池片雙寡頭將與第二梯隊逐漸拉開差距,形成技術壁壘 和規模壁壘,重塑議價能力。

無疑,光伏平價上網後,在光伏電池片環節,一個新的競爭格局即將成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黑鷹光伏,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