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家國情懷是“四個自信”的集中表達

錦繡中國,盛世華誕,恰逢中秋,又遇全球疫情肆虐。在這個特殊的國慶節,華夏兒女用特別的方式深情告白祖國母親。  

武漢等地以江為軸,用綿延數十公里的燈光秀繪就濱水長卷流光溢彩;瀏陽等地以天為幕,用傳承千年的煙花技藝點亮無邊黑夜璀璨奪目;廣州等地用無人機幻化出鍾南山等抗疫英雄形象,洛陽等地古城燈光與空中的火樹銀花交相輝映,彷彿穿越時空,芳華再現。受疫情影響,許多大型集會被迫取消,但仍然阻擋不了各界群眾噴湧的愛國熱忱,更多的地方用更為樸素和直接的方式向祖國告白:愛國愛港人士在全港上千個街站向市民派月餅、紅燈籠、口罩;上海96歲的抗戰老兵鮑奇跟街道幹部、街坊鄰居吃了頓“國慶面”,楊浦區控江醫院後廚的大師傅們為假期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奉上“71”數樣“國慶面”和“紅黃綠”亮色“國慶面”;陝西興平的農民以曬場為“紙”,執鏟作“筆”,用家鄉特產“紅辣椒”和玉米棒在田間地頭“繡”出巨幅國旗圖樣和“祖國萬歲”字樣。  

國慶期間,致敬革命英烈、廣泛懸掛國旗、傳唱愛國歌曲、觀看愛國電影、國慶體驗旅遊等新民俗活動如火如荼,群眾告白祖國的方式也越來越豐富,許多青少年、孩童臉上貼一面國旗,著漢唐華服自然地走上城市街巷或參加各種慶祝活動。越來越多以“中國紅”為基調,以國旗等新時代國家圖騰為標誌的國慶新民俗文化得以蓬勃發展,國慶長假這一“愛國活動周”已然成為展示“四個自信”的重要舞臺。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即“四個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越來越多的人毫不掩飾地展現著自己的家國情懷,其實是對不論是對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的道路自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的理論自信,對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優越性的制度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的”全面認同”。  

家國情懷與“四個自信”是一個有機統一體,既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新時代家國情懷的抒發必然需要結合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建設;新時代“四個自信”的表達必然需要融入“家國情懷”衍生出的對國家、民族的強烈歸屬感、榮譽感、信念感。 如果說防控疫情、勇戰洪魔,讓全體中國人感受到了“四個自信”帶來的中國力量,那今日普天同慶這盛世繁華,與放眼全球的局部動盪,更加讓人感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國泰民安才是最大的“基本盤”。  

新時代的家國情懷是“四個自信”的集中表達。只有真正融入家國情懷,我們才能真正讀懂“四個自信”;只有真正理解“四個自信”,我們才能真正明白新時代的家國情懷應如何立足於民族精神之核心,著眼於國家民族之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