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九邊九鎮:邊防安全下的長城守衛系統

明朝九邊九鎮:邊防安全下的長城守衛系統

在明朝政權建立之後,一些殘存的元朝勢力仍然不斷騷擾著明朝的北方邊境地區,為了鞏固明朝的邊境地區,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曾經在邊境地區延邊設鎮並派兵駐紮,在經過幾代皇帝的努力之後,設置的鎮發展成了九個,而這為了邊防而設置的九個鎮又被稱之為九邊。他們的分佈是按照明長城的路線來劃分的,它被分成九個區域分別管理,在九邊之中,薊鎮衛所是相對比較特殊的一個。在明朝初期,這九邊分別設置了總兵官和副總兵官等許多武將官員以及士兵來鎮守,事實證明九邊在明朝邊境防衛中確實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它們建立讓明朝北部邊塞形成了一條絕對堅固的防線,加強了北部的邊防建設,但是這條邊防線的建立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了能夠繼續維持下去,明朝中後期,朝廷因此增加了賦稅加大了百姓的負擔,只是因為貪汙腐敗的原因,這些賦稅沒有全部運用在邊防軍事上,所以關九邊因此逐漸衰弱下去,失去了它原有的利國利民的作用。

明朝九邊九鎮:邊防安全下的長城守衛系統

明邊防長城


明朝的關九邊

九邊是明朝北部邊塞的九個軍事要鎮,在明朝建立之初,殘存的元朝勢力不斷騷擾著當時的北方邊境地區,為了能夠加強邊防建設,當時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重兵駐守北部的邊塞地區。同時他又在邊塞地區沿邊設立了許多鎮,根據《明史·李懷忠傳》記載:“從淮安侯華去龍言, 自永平、薊州、密雲迄西二千餘里, 關隘百二十有九, 皆置戍守。”為了抵抗元朝殘存勢力的騷擾和侵略,當時的朱元璋幾乎把明朝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在了北邊的軍事要塞建設上,在明朝時期,作為軍事防線所出現的九邊的每邊都是一鎮,因此又被稱為九邊重鎮。到了明朝嘉靖年間,為了進一步的加強防衛和保護明十三陵,原來的九邊重鎮又增添了兩鎮被稱之為九邊十一鎮,每一個軍隊鎮守一個要鎮,他們需要日夜分不同時段進行防守。而在明成祖朱棣下達遷都指令之後,這些邊防要塞的安全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了起來,當時明朝的北部邊防隨著明長城綿亙萬里,為了防備蒙古部落南下擾亂當時的京都安全,明成祖開始真正重視起明太祖朱元璋設置的邊防要鎮,九邊重鎮也是在明成祖時期真正設置起來的,這九處軍事基地非常的重要,它們是明朝時期北方邊的要塞,為了能夠把守住這些北方邊境的要塞,當時各鎮的設置非常險要,而且建築物相對比較堅固,特別是在明長城線上的一些堡壘建設更是密閉而堅固,

根據《明史》記載當時的長城沿線地帶:“皆,峻垣深壕,烽猴相接。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


駐守百萬軍隊,最終成為累贅

明成祖時期的堡壘幾乎達到了一公里之內有兩個營堡的密度,這些堡壘可以做到容納百萬軍隊,九邊重鎮分別是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薊州、山西、固原這九個地方,這九個地方几乎聚齊了明朝大部分的兵力,當時這九個地方里面軍隊最少的地區也有幾十萬兵力,更多的達到了上百萬,據說這些軍隊佔據了當時明朝全國兵力的三分之二。不過也正是因為朱元璋過度重視北邊的邊防問題,才會讓南方產生了一定的混亂,一些異族實力得到了發展的機會,這是九邊重鎮的其中一個弊端。這九個地方組成的軍事防線確實阻擋了北方蒙古勢力對於明朝邊境的侵犯,在這九個地方連成一線的邊防部署之下,不僅僅是蒙古勢力就連北方的其他勢力民族也沒有人敢輕易地踏入明朝邊境,畢竟明朝設置的這種軍事防備在當時的情況下幾乎沒人能夠打破,這也是明朝能夠很快安穩下來的主要原因。北方的邊防事業雖然在九邊重鎮的作用之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隨著明朝政府勢力的衰落,這種邊防軍事防線設置的原始初衷開始發生變化,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開始變得一代不如一代,在統治者的衰敗之下,明朝政府內部的官員勢力開始出現分化且貪汙腐敗現象非常嚴重,要知道這種看似強大的軍事防線,實際上是用大批的錢財堆砌出來的,明朝財政收入的日漸減少註定了這種軍事防線的逐漸衰弱,儘管明朝中後期的皇帝試圖用增加賦稅的方法來繼續支撐這種頑強的軍事防線設置,但是在層層的剝削之下,這種軍事防線還是逐漸的走向了落沒,就像是明朝這個即將走向沒落的王朝一樣,曾經強大無比的軍事九邊重鎮還是逐漸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它的繼續存在對於明朝來說開始逐漸變成了一個累贅。

明朝九邊九鎮:邊防安全下的長城守衛系統

駐防軍士


明朝邊境的薊鎮衛所

薊鎮是明朝設置的九邊要鎮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它和明朝的九邊要鎮一樣,經歷了一個從興起到鼎盛再到衰敗的過程。薊鎮屬於明代北部邊防重鎮九邊中的其中一個,最初它的設立目標是為了防備北方蒙古勢力的侵犯以及保衛明朝京都,在明朝洪武年間,薊鎮和其他的九邊重鎮比較起來,還只是一個比較普通的軍事要塞,但是在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它作為一個軍事重鎮開始逐漸興起。明成祖朱棣對於元朝的殘餘勢力依然十分的忌憚,當時這些勢力對明朝的北部邊疆有著很大的威脅力,為了能夠真正的守衛住明朝的邊防地區,明成祖朱棣就派遣了大量的軍隊來到北方邊境地區駐紮巡視,其實早在明朝洪武末年,朱元璋就曾經派遣自己的兒子到邊防駐紮,朱元璋這樣做就是為了能夠壓制住這些邊防的將領,真正的做到守衛邊防的作用。薊鎮衛所是明成祖朱棣在這個地區所設置的一個軍事機構,這個軍事機構是管理這個軍事要塞的主要部門,在駐紮軍事要塞的同時,明朝的軍隊所接收的任務就是以防守為主。

明朝九邊九鎮:邊防安全下的長城守衛系統

薊鎮衛所邊防官員

盲目自大,失去警惕

雖然當時的九邊重鎮已經發展了起來,但其實這些地區的軍事設施並沒有真正用於戰爭,這是因為當時的明朝北方軍事勢力是一直處於防守狀態。在長時間的防守之下,他們只能夠選擇通過不斷地提高北部防線的軍事防禦能力以及防禦的級別來達到防守的效果,因為除了這兩個方面的提升之外,明朝的皇帝並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來進一步的加強北方邊塞的軍事力量。在明成祖之後出現的幾任明朝皇帝大多資質平庸,他們並沒有明成祖的政治、軍事才能,對於自己的祖輩給自己留下的這種軍事防線,只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加強而並不會創新,所以當時的薊鎮衛所主要進行的工作就是防禦作戰和駐紮防備,而且到了明朝中期之後,北方蒙古勢力的騷擾就已經逐漸減弱了,所以這些薊鎮衛所原有的軍事作用開始逐漸的削弱。不過這種衰弱並沒有持續太久,在經歷了嘉靖年間的庚戌之變以後,薊鎮衛所地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此它成為了九邊要鎮中的首鎮。在嘉靖年間,北方的部落首領俺答汗多次要求開放朝貢貿易,並以此為理由屢次騷擾薊鎮地區,在這種騷擾之下薊鎮衛所的地位開始不斷的上升,後來因此而發生的俺答汗北下侵略的庚戌之變事件更是一舉把薊鎮衛所推到了就邊要鎮的首要位置。

明朝九邊九鎮:邊防安全下的長城守衛系統

明朝九邊九鎮


位居九邊要鎮首要位置的薊鎮衛所受到了明朝政府的格外重視,但是這個軍事要地在受到重視的同時也受到了更多的外來侵擾,並且隨著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萬曆年前萬曆皇帝荒廢朝政之後,這個軍事要地的建設就開始變得逐漸落後起來,朝廷開始逐漸失去對薊鎮衛所的重視,它的發展自然就開始衰弱了。這個曾經深受重視的軍事要鎮出現了居民往外逃的現象,同時這裡的軍隊內部招募人員十分困難,本來這個軍事基地的士兵就一直緊缺,在這種情況下更是出現了無人可招且糧草軍餉無從所出的狀況,這時的薊鎮雖然還是重鎮但其實已經開始日漸衰弱了,明朝的統治者並沒有意識到這個軍事要地的衰落,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明朝的統治者並沒有認識到這個軍事基地逐漸衰落的危害究竟多大,在日漸安穩的生活之中,明朝的皇帝失去了對於外敵的警惕,最終這個經歷過鼎盛時期的軍事重鎮還是走向了衰落,並隨著明朝的滅亡而消散了。

總結

明朝時期北部邊境的九邊重鎮是在充滿憂患的外在環境下建立起來的,但是隨著明朝政權的逐步穩定,明朝的皇帝開始逐漸在安逸的生活中丟失了憂患意識,曾經備受重視的軍事要地也隨著憂患意識的消失而失去了關注,最終明朝前期的皇帝建立起來的軍事要地還是逐漸的走向了衰弱,明朝的北部邊防甚至因此呈現出了一種幾乎等同虛設的狀態。

參考文獻:《明史》、《明棄河套(國防長城觀之謬說)》、《論明代封藩與軍事職權之轉移》、《明代九邊鎮》、《明代北邊防衛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