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美國建工廠的後果

中國人在美國建工廠的後果


中國人在美國建工廠的後果


還是沒有辦法做到每天更新,一週四篇的計劃還是想辦法在完成。這篇文章算是觀後感,因為自己是做工業互聯網的,《九邊》裡也不止一次提到了《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抽空看了一遍,說說自己的一些觀後感吧。

還是從自己的認知說起,第一點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參議員的片段,確實看紀錄片看笑了,真是感覺“他”是個坑貨。在竣工典禮上提出了第一次提出了“工會”概念而且大力支持工會,被中的各方人員吐槽。這就好比在人家開業的時候送花圈一樣讓人討厭。但這個也是政客慣用的伎倆,在一個重要的公眾場合宣揚觀點,獲取支持。還特意查了這個參議員的一些背景,居然有他要參選總統,看來美國的政治正是看不懂。

第二個引發我關注和思考的片子中貫穿始終的“護目鏡”。首先讓我欽佩的美國產業工人的安全意識,在紀錄片中出現的美國一線工廠基本每人都佩戴有各式護目鏡。這應該是工人自發養成的安全意識,而且也符合美國的人權------自己對自己負責。記得公司第一次關於工業相關的培訓第一課也是強調生產安全,但估計沒有長期反覆地強調和血的教訓是很難建立全民認知的。

中國人在美國建工廠的後果


然後是片子最核心的主題和衝突:企業和工會組織。不僅在《九邊》裡,應該還在很多其他的途徑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已有的認知:美工工會組織是企業發展的毒瘤。所以在看片子的時候反覆唸叨的就是中國的那句諺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回過頭在記錄的時候就稍稍的能深度的思路一些問題了。美國員工寧可冒著被開除的風險也要去追求正義和公平。(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保護環境)這樣的精神可能就是美國精神。而這樣的精神和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共產主義對知識青年的吸引是一樣的。可能是中國近幾年的發展確實更加地務實、更加地“向錢看”反而忽略了其實有那麼一點點崇高的東西。

中國人在美國建工廠的後果


最後想說說和自己工作相關的“機器換人”自己所在的行業就是幫助企業提升自動化(降本增效),但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就是這樣對整個社會總的增長會是有利的嘛?企業機器換人後必然出現的裁員和失業,這個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我們還要說服政府讓政府來出錢幫企業加快裁員速度,這不科學嘛。雖然在很多邏輯和說辭上可以講述這個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表現。但當你用一個被替換的工人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就是我失業了,我不好找工作,在全世界會有幾億的個體難題需要解決。

2020年9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