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傳統祭禮中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冷知識?

在古代祭祀有兩種一個是祭鬼,一個是祭神。“鬼”指的就是已經離世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歷代祖先,雖然他們的肉體死了但是他們的精神還在,這在古書上被稱為“人死為鬼”。“神”指的就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三皇五帝。

祭祀並不是外在的事物要求人這樣做的,而是來源於內在對祖先、對神明的敬畏感激,孔老夫子在《論語》上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指的就是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祭祀父母祖先,就好像父母祖先在面前一樣恭敬;如果祭祀神明,就像神明在面前一樣,不應該有絲毫的怠慢,這都是“祭盡其敬”的表現。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祭祀禮儀起源與發展。


學習!傳統祭禮中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冷知識?

祭禮


祭禮的來源


在《禮記·祭統》記載:“夫祭者,非物自外至也,自中生出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祭禮主要源於內在,是自身對父母祖先感念之情。在古代,家家戶戶都有祠堂,祠堂裡供奉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時候就會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講述祖先的功德,銘記他們對國家民族有什麼貢獻,常常思念、常常地追懷,這樣祭祀的時候才更加能夠顯示出誠敬之心、思慕之心。古人認為,如果對自己家族的歷史都不瞭解,就表示不出恭敬之心這也是一個人忘本的表現。


學習!傳統祭禮中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冷知識?

古代祭禮


祭禮的次數

關於祭禮的次數在《禮記·祭義》上也有明確的要求:“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祭祀不能搞得太頻繁,如果頻頻地祭祀,人們就會感覺到厭煩,厭煩了就會失去恭敬之心。同時祭祀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就會使人感覺到怠慢,怠慢就會使人淡忘。


中國古人是順著天時季節的變化來舉行祭祀的,春天的時候舉行“禘祭”;秋天的時候舉行“嘗祭”。“禘祭”是春季祭祀,到春天雨露滋潤大地之時,君子踏露而行,思念故去的親人,彷彿他們也像春天一樣重新回到了人間;“嘗祭”是在秋天的時候,霜露覆蓋了大地,君子踏霜而行,寒冷悲傷之餘用悲傷的心情將他們送走。


學習!傳統祭禮中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冷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通知刪除。


祭禮的表現


在《禮記·祭義》中就明確記載,對於祭祀之前、祭祀中、祭祀後應該如何辦理,也都有明確的要求。

祭祀之前,進行齋戒。對內要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把心從外物上收回來;對外要隔絕一切交際娛樂、房事等等的活動。齋戒時把心思要集中於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這樣專心齋戒三天,就能將要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

祭祀時(祭祀的當天)彷彿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過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過耳邊,親人的心志愛好不曾離開過心間。

祭祀後在牌位前禮拜,行不周旋敬奉貢品,走出門來心中肅然,出門之後側耳傾聽,彷彿能夠聽到親人深深的嘆息聲。


學習!傳統祭禮中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冷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通知刪除。


現代的祭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祭祀禮儀逐漸去繁從簡,但是祭祀文化深深的印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更科學、更文明、更加現代的方式進行祭祀活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祭祀文化】,小編帶你看奇聞趣事,品國學精粹,觀風水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