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女大學生張口就要4500元生活費,父母是這樣做的

這兩天小編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則消息

一個準女大學生,因為父母不能滿足自己一個月4500元的生活費,還撒(不)嬌(要)式(臉)的在網絡上抱怨,讓網友給她評理。一開始小編也沒有當回事,覺得這是人家的私事,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原因和生活標準,作為外人妄加評論也不好。可是怒氣值爆棚的小編仔細的看了事件之後,發現自己如果不寫點什麼都對不起自己長這麼大的三觀。

準女大學生張口就要4500元生活費,父母是這樣做的

身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不知道自食其力也就罷了,竟然還公開抱怨自己的父母,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人SHEN共棄,當事人中學時代,父母支付各種補習、輔導費用6000、8000,結果當事人實在不爭氣,仍然沒有考取好的大學。當然,小編不是說必須好的大學畢業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任何有知識的人都可以有一個好的人生。

現在每年還要為其支付每年一筆30000元的高額學費,不僅不感念父母對自己的支持,還和別人攀比自己生活費不如別人高,小編問了一些正在上大學的學生,他們的生活費還沒有達到當事人父母主動提供給當事人2000元的生活費高,但是那些正在上大學的學生依然可以很好的學習。

普通人的年齡,在上大學的時候應該都是已經年滿十八,甚至可能會超過十八歲,在國家法律意義上講,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都已經是一個成年人,父母已經沒有法定撫養義務,繼續提供學費和生活費是中國人骨子裡帶來的責任感和綱常倫理造就的。

據有關數據表示,應屆畢業生的月薪可能有很多都沒有超過4500元的,你一個剛入學的學生,開口就和父母要4500元的生活費,可能當事人家庭是一個生活還算富足的家庭,這種公開吐槽父母不給的4500元生活是不是還是不妥。

能開口要生活費4500元,小編覺得肯定是一個對生活有追(虛)求(榮)的人,大學時代已經沒有中學時代那麼大的學習壓力,當然有壓力是肯定的,但是仍然會有更多的時間是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能有時間去花費這麼多的生活費,應該也是有時間去掙取更多生活費。身為一個成年人,單純的向父母開口,我覺得這是不(可)妥(恥)的行為。

當然,這種情況在社會中應該是屬於個別事件,透過現象看本質,小編似乎理解了現在大學生被公眾吐槽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