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中寶三度牽手綠城中國 白銀時代房企“合縱連橫”提速

短短一週時間內,新湖中寶與綠城中國聯手上演了房企合作“雙響炮”。

4月27日,新湖中寶對外發布公告稱,其擬以30.685億港元認購綠城中國3.23億股H股,交易完成後,其將佔據後者總股份數的12.95%,成為綠城中國的第三大股東。

同一天,新湖中寶亦公告稱,為共同合作開發啟東市“海上明珠城”項目,其向綠城房產轉讓浙江啟智100%的股權及相應權利和權益,轉讓南通新湖50%股權及相應權利和權益,而這已經是一週時間內,雙方第二次開展項目出讓合作。

如果從2019年12月開始計算,新湖中寶與綠城中國這兩家浙系房企,在項目股權轉讓、入股等合作層面,所涉及金額已超百億港元。

頻繁聯姻的背後,則是雙方的各取所需。與綠城中國等開展的合作,能夠“提前實現項目回籠,加速項目週轉”,被寫入新湖中寶2019年年報,至於綠城中國,擴大土儲與銷售規模則是其當下追求的目標。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其認為雙方的一系列合作是優勢互補。“新湖優化了資金結構,綠城獲得了擴大上海在內長三角地區開發力度的機會。”

聯姻

7天之內的兩度合作,讓新湖中寶與綠城中國這兩家浙系房企,備受市場關注。

新湖中寶於4月27日發佈的公告顯示,其擬以現金30.685億港元認購綠城中國3.23億股H股股份,且相關議案已在新湖中寶於4月24日召開的董事會上獲得通過。

對於斥資入股綠城中國的原因,新湖中寶方面表示,是基於雙方長期良好合作的共識和基礎,並有意向就未來發展加大合作力度。“發揮各自的品牌、土儲、資金等優勢,實現共贏。”

而在斥資30多億港元入股的大背景下,新湖中寶將成為綠城中國的第三大股東。

相關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交集團、九龍倉及宋衛平分別持有綠城中國28.78%、24.9%、9.97%的股份,但在新湖中寶入股交易完成後,上述三方的持股比例將分別變為25.06%、21.68%、8.68%,新湖中寶則以12.95%的比例超越宋衛平,成為第三大股東。

“此次合作是雙方強強聯合,將產生‘1+1>2’的協同效應。”綠城官方微信如此描述此次合作。其還表示:“向新湖中寶增發股份,可在較短時間內充實公司運營及發展所需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入股之外,新湖中寶在4月27日當天還發布了另一則項目合作信息,為共同合作開發啟東市“海上明珠城”項目,其擬以18.23億元向綠城出售該50%的股權及權益。

而綠城中國方面對此期待頗高:“收購完成後,綠城中國和新湖中寶將聯合操盤該項目,並充分發揮綠城營造特色小鎮、養老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力爭將該項目打造成為綠城康養小鎮的戰略標杆項目。”

無獨有偶,在幾天前的4月20日,新湖中寶對外發布公告稱,其將轉讓上海中瀚置業有限公司35%股權、浙江啟豐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予綠城,交易價款分別約為19億元和3.79億元。

而在2019年12月,新湖中寶亦將上海明珠城項目公司35%股權轉讓與綠城,交易價款為36億元。

進一步梳理可發現,雙方合作其實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時的海寧項目,此後在物業等方面也合作頻頻,天眼查顯示,在上海新湖綠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股東中,新湖中寶持股60%,綠城物業佔據40%的比例。

“解渴”

不可忽視的是,在項目合作、入股等一系列動作背後,正是新湖中寶與綠城中國的“各取所需”。

相關信息顯示,新湖中寶於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業務為地產開發和投資業務,其2019年年報顯示,目前在全國30餘個城市開發50餘個住宅和商業地產項目,總開發面積達3000萬平方米。

更為市場矚目的則是,新湖中寶擁有較大規模的優質土儲,其2019年年報顯示,其土地儲備主要分佈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目前土儲約3000萬平方米,“至少可滿足公司未來5~8年的開發需求”,且其土地成本較低。

但不可忽視的是,新湖中寶上述土儲包括很大一部分的舊改項目,存在開發週期長、投資大、回款慢等難題,相關信息顯示,新湖中寶在上海、杭州等地多個項目存在開發時間較長的現象。

而這無疑波及到新湖中寶的業績,其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48.1億元,地產業務實現收入121.40億元(不含合作項目),同比下降9.26%,不過該部分業務結算毛利率大幅提升,達到43.91%。

但在新湖中寶“煩惱”的另一邊,則是綠城中國對土儲規模的“渴求”。

據悉,綠城中國高層曾公開說,由於城市佈局不合理,土地投資結構不平衡,綠城一度陷入去化困難或者沒有項目可賣的尷尬境地,而“完成新增土地貨值達2500億元”成為綠城中國2020年的目標之一。

相關信息顯示,僅2020年至今,綠城先後在北京等地獲取27個項目,新增貨值1249億元,其中以收併購方式獲取的有9個,而其2019年“預計新增可售金額2057億元”,對比2020年至今的納儲動作,綠城中國對規模的渴望由此可見。

“可深化全國佈局、增加土地儲備。”綠城官方微信如此表述。而頗為有意思的是,綠城對新湖中寶項目的收購股權比例也大多控制在35%。

上述新湖中寶人士則表示:“在房地產限價背景下,新湖並不選擇快銷快週轉模式,而是願意選擇產品的深耕,這與綠城一直以來的理念不謀而合。”其直言:“新湖優化了資金結構,綠城獲得了擴大上海在內長三角地區開發力度的機會。”

新湖中寶“多年的優質土地儲備迎來大規模的產出,希望有更好的品牌和品質。”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認為,綠城也拿到了優質土儲,“這樣的土儲現在市場上很難拿到”。

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被廣為解讀的“各取所需”外,新湖中寶與綠城中國的合作似乎也在為未來佈局。

“內地和香港的融資通道都可以打通。”如同丁建剛所述,新湖中寶對綠城中國的入股,此前也被市場解讀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優質地產股的投資,新湖中寶未來或能一定的投資收益。

除地產業務之外,廣泛佈局金融、科技等投資業務的新湖中寶,也被認為將在非地產業務層面,與綠城中國或產生協同效應。

相關信息顯示,新湖中寶的投資範圍覆蓋了趣鏈科技、萬得信息(wind)、晶晨股份等金融、科技公司,其2019年年報顯示,其在發展地產業務的同時,進一步構建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雙向賦能生態圈,繼續保持對高科技企業的戰略投入。“投資板塊大規模的投入期已基本結束,即將進入回報期。”

“新湖中寶近年來在金融和科技板塊的投資搶眼,可為綠城的房地產開發注入更多資源,助力綠城進一步開展產城、小鎮等業務。”綠城方面表示,“未來兩家公司在地產存量和新增、產業融合以及非地產領域都會有協同合作,實現共贏。”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認為,新湖中寶認購綠城中國股份,“使得其在綠城中的股份佔比放大,有助於其金融業務投資和輕資產模式的推進,同時也體現了其看好綠城業績成長的導向”。

新湖中寶與綠城中國除了業務層面或會產生協同效應之外,雙方合作所反映的房企合縱連橫現象,在地產白銀時代下,或將越來越普遍。

中指研究院數據就顯示,2019年,“境內房地產公司作為買方完成的收併購事件約有333宗,涉及的交易金額約2960.6億元,同比分別上升14.7%、31.6%”,而在2020年開年以來,這種現象有增無減。

嚴躍進也表示:“類似合作,說明抱團取暖的心態很明顯,同時也有助於後續兩家企業的快速成長,對於提高專業化運作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新湖中寶三度牽手綠城中國 白銀時代房企“合縱連橫”提速
  • 中央地方緊急“輸血減負” 廣東中小企業資金鍊困局:有老闆為發工資不惜高息舉債

  • 長租公寓“生死局”

  • 誰有權捐贈萬科的2億員工股?

  • 一個西部三線城市財政困局樣本調查:稅源單一收入銳減 千億債務重壓貴州遵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