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簽約這些“陷阱”要謹防

買房過程中的最後一步也是最棘手的環節。這是與開發商簽訂的購房合同。對於購房者來說,開發商已經多次簽約。他已經“熟記”了購房合同中的每一個字,甚至仔細研究了合同中的每一句話。然而,在買房之前,買方對合同的理解可能仍處於空白階段。在簽訂購房合同的過程中,他應該注意哪些“陷阱”?

1、檢查簽字主體

簽訂購貨合同時,買方必須檢查合同的主體,仔細核實房地產開發商的基本信息,並確認企業的名稱完全相同的營業執照的名稱,以避免後期的糾紛。此外,現在大多數新房的銷售都是由開發商委託的代理人完成的。但是,買方在簽訂購貨合同時,無論直接接觸的是開發商還是代理商,都必須確認合同的締約方是開發商,所有涉及交易的書面文件和資料也必須由締約方出具。

2、查閱商品房相關資料

商品房只有在“五證”齊全後才能出售。哪些是“五證”?一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二是建設項目規劃許可證,三是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四是國有,五是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簡稱“五證”。對於購房者來說,很難記住這五種證書的具體名稱。事實上,只需要記住兩個證書就可以了。一種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另一種是預售許可證,尤其是預售許可證。一個有預售許可證的建築證明它可以在市場上出售,一般來說可以輕鬆購買。


買房簽約這些“陷阱”要謹防


3.購買拍賣行時要注意建築面積協議

除總建築面積外,還應填寫臨時測量面積,以及室內面積和共享面積。

4. 注意約定的違約責任

這裡所指的違約包括:合同簽訂後,買方要求退房,未能按時付款;開發商在出售後要求更換房屋,沒有按時交付;面積變化超出約定範圍;質量不符合要求;辦理轉移手續不符合規定、協議等。

5、明確商品房項目基本情況

合同中應明確規定各項內容,如綠化率、物業管理用房、停車場建設面積等。並同意所有業主享有《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的各項權利,明確約定車庫、停車場的所有權、使用權等。

買房子是一件相對重要的事情,這將花費我們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因此,我們必須謹慎對待它。在簽訂合同時,我們必須對合同內容作出明確規定。這一切都關係到我們的切身利益。我們必須注意條款的細節,以免損害我們自己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