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這事兒說起來,顯得我挺矯情。

最近樓下換了個新保安,待人很是熱情,按理說,是個非常稱職的工作人員,但卻熱情的讓我難以招架。

每次看見我,就好像我們已經認識了三年五載,調笑著和我打招呼:“喲!這是下班回來啦!”

於是每次我都發愣,和他明顯不在一個頻率,只能略微尷尬地回答:“嗯,是啊。”

我以為他應該領悟到我是個靦腆的人,下回可以尊重我慢熱的表達態度。

可是我大錯特錯。

每天進出大堂,我至少要感受到六次他熱情的召喚。

“這是出去遛狗呀!”

“這麼快就遛完了?”

“又走啦?”

“回來啦!”

“又得去遛狗啊!”

“這就回來啦!”

搞得我每次都不敢和他對視,怕引起更多話題。我感到邊界感受到了侵犯,甚至十分懷念之前撲克臉的年輕保安,還有另一個和我保持同步,慢慢地混得越來越熟的保安大叔。

甚至一想到進出大堂,就有一絲絲焦慮升起,對於心裡內向並且邊界感強的人,這真的不是誇張。

於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每天進出的時候耳朵裡都塞上耳機,裝作聽不見,快速經過保安室。

現在我舒暢多了。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我真的很難適應陌生人的過分熱情和快速示好,也許這是防範心理,對陌生關係的不確定和不安全感,總覺得沒有建立在相互瞭解基礎上的熟絡是衝動的,不穩定的。

記得以前工作,我和一位同事都是新人,她非常熱情地主動示好,我也沒有拒絕,很快就成了朋友,可不到半年,她因為我和另一位同事關係也很好,而她不太喜歡那位同事,就堅決和我斷交了。為此我正經傷心了一陣子,你已經走進我的心了啊,怎麼說出去就出去了呢?

後來才想明白,因為人家一開始的自來熟就沒太摻雜真情實感,所以才來得快去得快。

從此我就更懼怕自來熟的人了。

有時候怪自己矯情,可又改不了。在公共場所遇到熟悉的人,除非特別親密,否則我都會裝作沒看見,繞道走,總覺得沒必要的寒暄打擾了自己冥想的時間,我是個十分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就像我的座右銘——像牡蠣一樣神秘,自給自足,而且孤獨。第一次看到狄更斯的這句話時,我就認定了它是我的座右銘,每一個字都說到了心坎裡。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直到我看到一本書,叫《芬蘭人的噩夢》,那是一本很有趣的漫畫,畫了好多芬蘭人的社交細節。我才發現我好像和大多數芬蘭人得了相同的病。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比如說,本來要出去,看見鄰居回來,怕碰面,於是乾脆躲在門口。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再比如,陌生人在的地方,就會離得遠遠的。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還有很多有趣的、彰顯邊界感、極富小心思的畫面。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同是歐洲人,北歐人民卻和熱情的西歐人民截然相反,尤其以芬蘭人更甚。他們不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十分獨立,這是一個沒有“尬聊”的國家,“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天堂。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芬蘭式排隊,明顯和其他國家的人不一樣,怎麼樣,是不是很想去芬蘭生活?

其實“社交恐懼症”,就是超強的邊界感,要說造成這個病灶的原因,那應該是“患者”很看重個人世界吧。

我一點也不恐懼獨處,並且十分享受。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光也很歡樂,但是歡聲笑語過後,就總想待在自己的世界裡沉澱沉澱。

一個人一點都不無聊,可以總結最近發生的事,興許還能發現些人生哲理,或者暢享未來,越想越激動。

你看,這麼自娛自樂的人,怎麼能容許被人打擾呢?

自從樓下換了新保安,我開始不願回家了

最近看了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的書,他裡面提到了“界限意識”的概念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每個人都有界限意識,也就是自我領域。界限的大小與性格、成長環境有關,每個人也都應該保持界限意識。

他去歐洲的農村,看到每家每戶的距離間隔很遠,不像他出生的河北農村,家家戶戶都挨著,有什麼事情也藏不住。

他在排隊時,如果有人緊挨著他,也會讓他感覺不舒服。

甚至連最親密的關係也要保持界限意識。父母沒有權利翻看兒女的日記,戀人也無權翻看對方的手機。

武志紅曾有位患者很苦惱,這個患者上了好大學,在三個兄弟中最優秀,但父母卻說,誰混得好,誰來養家。結果他一下子失去了動力,為什麼混得最好就要承擔最重的責任,忌憚家庭的沉重依賴,讓他不願再繼續變得卓越,這就是很明顯的,父母侵犯子女界限意識的案例。

如果一個人守不住自己的界限,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許多抑鬱症、焦慮症都是這麼來的。

你要明白,任何人侵略你的世界和空間,本質上都是剝削。要勇於說“不”,你影響了我,我就要拒絕你,哪怕是打著愛的幌子。

就像每次你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明明讓父母先吃飯不用等,可他們偏偏眼巴巴地等著你,你一定有種強烈的被親情綁架的感覺。其實母親的潛意識裡,無非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你早點回家。這時候,你完全可以和他們說,“如果你們再等我,回家我也不會吃”。這樣,你就把自己從兩邊痛苦的境地中摘出來了。

真正高情商的人是讓自己舒服,連自己都無法取悅的人,又去取悅別人做什麼呢?

一個人的人生,當然還是自己說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