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傳承與創新

聽佩元先生聊“人物的塑造”

相聲講究“口傳心授”,在面對面的語言和感受的傳輸中汲取營養,學習、領會相聲的表演技巧和師者對相聲的理解。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繼尹笑聲、田立禾先生之後,這周謙祥益又請到了王佩元先生和大家“聊活”。

以年輕演員現場表演,老先生點評的形式展開。

佩元先生開始便強調,和大家都是朋友,無講課之說,在一起就是聊天,切勿有緊張感~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蔡寶恆、任鵬飛先是表演了《情歌大全》,先生認為節目內容豐富,如再“修理修理”必然會更好。多處繁複的內容亟待簡潔,特意強調“糖多了不甜”的道理,如此過猶不及,效果反倒次之,一定要懂得取捨。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在人物塑造上也多次提到了人物性格的合理性要清晰明確,在突出個性的同時讓人“活”起來,即使再簡單的人物,從心理上也要有人物的變化,有立體的形象感,才會讓觀眾有代入感,聽得進去。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隨後蔡寶恆和任鵬飛又展示了一段傳統節目《八扇屏》。

先生講到,語氣的抑揚頓挫學問不小,一字一講,一句一評,細緻入微,耐心之極。又提及當年朱相臣先生表演此段節目時的小細節,無時無刻不在塑造人物。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先生一直強調“包袱兒”寧缺毋濫,不能瞎使,精簡之後,人物才會更清晰。也著實反對在活裡隨意加詞兒的情況,提起當年和趙偉洲先生“東一句西一句”的表演,被罰站的經歷,心裡也都是對先輩們教導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最後佩元先生謙虛地說,“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道理,沒有道理我檢討!”引來大家笑聲不止~~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每一次前輩們來“聊活”,大家都是受益匪淺,即使平日裡也是常來常往,但齊坐一堂的聆聽,還是別有一番收穫,在“看活找毛病”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舉一反三再延伸至其他作品,無論是節目的內容,還是人物的刻畫都需要反覆推敲。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謙祥益·口傳心授傳習班」第三期之王佩元

感謝每一位來謙祥益“傳道、授業、解惑”的先生們,在舞臺上演員的演出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和笑聲,而舞臺下繼續學習,鑽研業務依然應該是演員的常態。藝無止境,學海無涯,為了給大家帶去更加精彩的演出,也為了相聲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