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通化軍轉幹行測言語答題技巧:“細品”行測言語題選項分析

在言語的主旨觀點題中,有的時候我們概括出文段,在選擇選項時卻發現自己心中的主旨選項中並沒有,或者總有那麼兩個選項讓我們糾結,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方法就是選項分析。

那麼,在分析之前,我們應該先知道,考試喜歡在哪裡“挖坑”呢?

一般選項設錯中有兩種:

第一種:無中生有,這類選項題幹中沒有,往往都是主觀推測臆斷的錯誤選項。

第二種:非重點,這類選項題幹有涉及,它表述正確,但是它可能更多的是充當論證觀點的論據等,不是文段論證的重點。

我們給大家舉兩個例子一起看一下:

【例1】在原始社會,人們唱歌、跳舞,但是不寫詩,因為那時候沒有文字。同理,史前時代的人也演劇,而且有文字之後多數中國戲劇演員並不識字,戲劇演出主要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與傳播的。然而長時間以來,人們陷入了文字與文獻崇拜的陷阱不能自拔,乃至文獻考據一直成為文學史、戲劇史研究中最受推崇、最有效接近歷史真實的研究方法。如果戲劇史研究領域有“新材料”的話,那一定不僅僅是文獻。

這段文字主要強調了:()

A、戲劇史研究要對接傳統研究並突破侷限

B、戲劇史研究要更新理念並創新研究方法

C、戲劇史研究既要重文獻又要重考證考據

D、戲劇史研究應擴大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

【解析】答案B。

文段首先介紹原始社會由於沒有文字,人們的活動諸如唱歌、跳舞不會用詩記錄,同理,史前的戲劇主要是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與傳播而不是文字記錄,接著然而指出人們陷入了文字與文獻崇拜的陷阱;最後一句通過假設句子指出如果戲劇史研究有新材料,那一定不僅僅是文獻。故文段意在說明戲劇史研究不應該侷限於文獻這一種方法,應該採用新方法,尤其是那些口傳心授流傳下來的戲劇。A.“對接傳統研究”有誤,文段指出目前人們在研究戲劇史中過於崇拜文獻,存在問題,強調的是要創新方法,而非“對接傳統研究”,排除。B.“更新理念”指的是不過於崇拜文字與文獻,“創新研究方法”指也要注重口傳心授流傳下來的戲劇,符合文意,保留。C.“考證考據”文中強調要重視口傳心授的戲劇材料,而非“考證考據”排除。D.“擴大研究領域”文中沒有體現,無中生有,排除。綜上,本題選擇B.

2020通化軍轉幹行測言語答題技巧:“細品”行測言語題選項分析

【例2】古埃及時期,不論平面作品還是立體作品,人物風格總是神聖不可侵犯,這是因為在雕塑或描繪人物時,創作者運用了標準的幾何格子來確定作品的嚴謹性。而拜占庭時期的藝術創作實踐,則採用了另一個獨特的測量體系,即“拜占庭同心圓圖解法”,三個同心圓形成了一個光環,這是一種數學性的測量體系,用一個固定的張開兩腳的圓規,在畫面上組裝每個人物。這種“構造性”的使用,使得作品具有靈活性和生動性。總之,不論是幾何格子的使用,還是拜占庭同心圓圖解法,都有數學原理的體現。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藝術創作與數學有緊密聯繫

B.美術與數學的發展歷史一樣悠久

C.繪畫技法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徵

D.數學的進步促進了繪畫技術的發展

【解析】答案A。文段首先介紹古埃及時期的藝術作品都用幾何格子確定作品的嚴謹性,接著介紹拜占庭時期的藝術採用的是數學性的測量體系即拜占庭同心圓圖解法,最後總結無論是採用幾何格子的使用,還是拜占庭同心圓圖解法,都有數學原理的體現。故文段通過古埃及和拜占庭的藝術作品說明,藝術創作中有數學原理的體現。A.是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即藝術創作體現數學原理,保留;B.“發展歷史一樣悠久”文段中沒有體現,文中生有;C.繪畫技法的不同特徵是文段要論證這些技法都體現出數學原理,重點在數學原理,不是繪畫技法,非重點;D“數學的進步”對繪畫藝術發展的影響文中未體現,無中生有,排除。綜上,本題選A。

通過上面的例題想到表達的是我們要學會在把握整體的基礎上,要“細品”選項,以提高我們做題的準確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