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趙振東先進事蹟報告會

中國網12月1日訊(記者 張豔玲)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振東同志,奮戰在疫苗研發一線,連續作戰200多天,積勞成疾,不幸離世。11月3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趙振東先進事蹟報告會,師生共同懷念致敬趙振東同志。

趙振東同志生前為病原所研究員,課題組長,科技處長,“協和學者”特聘教授。新冠疫情暴發期間,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組組長,潛心致力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生產,被譽為“新冠疫苗守護者”。

9月16日晚上8時,從長沙評標返京途中,因連續工作、過度勞累突發心臟疾病,經搶救無效,於17日凌晨離世,年僅54歲。此前,他剛剛結束武漢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生物安全聯合檢查。趙振東同志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科學研究、嚴謹治學育人,國家需要時衝鋒在前、發揮關鍵作用。

“他是實驗室的“打更人”,熱愛科研到了痴迷地步,他生活在他的感染免疫學研究世界裡。”趙振東妻子王斌在回憶與丈夫相處的細節時說道。

在趙振東同志的學生、病原所助理研究員王蓓心目中,趙老師是不可多得的嚴師,十幾年如一日,永不停歇地閱讀文獻、追蹤最前沿科學研究,用“毛竹精神”、“一萬小時定律”激勵大家,以永不輕言放棄的科研精神帶領學生堅定地走在科研道路上。

趙振東同志的博士後、首都醫科大學副教授王繼說,趙老師一直強調“科學研究就是求真求實,必須要認真嚴謹,不可有半點馬虎”,要求每一個結論都要重複至少5到10次實驗才可確認,也正是因為他寬嚴相濟,以身作則,對學生專業基礎和學術能力的高要求,大家才能在科研工作中行穩致遠。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劉海鷹副所長介紹,為重大新發突發應急事件提供科技支撐是趙振東同志和病原所的重要工作之一,趙振東同志從今年1月份就投入到疫情防控研究中,完成抗新冠病毒藥物篩選工作,構建了新冠病毒複製子評價平臺體系,參與緊急起草了五部門《疫苗生產車間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為推薦我國疫苗研發和緊急使用做了大量工作和基礎貢獻。

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金奇用表率、敬業、動腦、勤奮8個字來形容與他共事十幾年的老同事趙振東同志,分享趙振東同志在採集H7N9病毒樣本、脊髓灰質炎病毒樣本和埃博拉病毒樣本等多次重大突發傳染病疫情期間總第一個挺身而出的壯舉,在承擔重大醫療任務期間連續工作72個小時黑白無休的付出,抓住每天通勤時間研讀文獻的堅持,點點滴滴折射著趙振東同志的諸多優秀品質。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認為,趙振東同志潛心科研,是一名率真的學者,也是一名不計個人名利、敢於提出不同見解、心無旁騖、具有學者風骨的科學家。從2003年非典、2009年H1N1流感,到2014年援助非洲埃博拉疫情,再到今年新冠疫情防控與疫苗研發直至因公逝世,他都衝在一線,勇擔社會責任、國家使命與民族大義。這種捨生取義的品格正是百年協和精神的傳承,值得院校、學界更多科研工作者效仿、全社會珍視。

王辰強調,院校全體幹部應當向趙振東同志學習,傳其精神、承其遺志、立足本職,以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著力推進院校各項科研攻關任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