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恐懼?你的哪些身體語言出賣了你

大約每四個人中就有三個人有演講恐懼, 嚴重程度甚至超過對死亡、 蜘蛛、 黑暗和高度的恐懼——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的五種頂級恐懼。

演講恐懼?你的哪些身體語言出賣了你


暗示焦慮的身體語言

(1) 觸摸自己。在工作時我們習慣觸碰下巴、耳朵和臉頰,試圖自我安撫。這些都是下意識的舉動。

(2) 眨眼。正常情況下,人們每分鐘眨眼14~16 次,而當我們感到有壓力時,會快速地眨眼。

(3) 乾咳和舔嘴唇。在感到焦慮時,我們的咽喉部肌肉會收縮,呼吸會加快,二者都會讓喉嚨發乾。尤其要注意的是,唾液腺的機能會發生改變,讓演講者想咳嗽、舔嘴唇。在發言時,不妨在手邊放一杯水,焦慮時抿一口水。

(4) 似笑非笑。似笑非笑通常表示緊張,演講教練建議,當你感到焦慮時就保持面無表情,不要強顏歡笑,更不要傻笑。

(5) 流汗。面部和手心的汗腺較多,有趣的是,體溫上升時手心不會流汗,手心的汗腺只在出現心理壓力時才有反應,感覺受到威脅或心情不佳時手心會不停地流汗。演講教練建議,口袋裡常備一些紙巾。當你手心出汗時,把手伸進口袋讓紙巾吸乾你手心的汗,你可以在口袋裡多停留一會兒,不要立刻把手伸出來,這樣看起來更自然、更自信。

(6) 側身動作。感到焦慮並試圖離開時,身體會提供額外的能量支持我們做出決定。 如果無法擺脫當下的處境,這種能量便會外洩(因為難以受到控制),反映在跺腳、移動身體和手臂,以及搓手上。

(7) 呼吸加速。試一試三秒呼吸法——吸氣, 屏住呼吸數到三,然後呼氣, 再慢慢數到三。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冷靜,建議你不要做以下幾件事

×觸摸自己

×咬下嘴唇

×雙臂抱於胸前

×玩手

×轉過臉

×向後退

×試圖控制眨眼(看上去很奇怪, 眼睛還會鼓起來)

×似笑非笑

為了克服焦慮

你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建議

ü 放慢呼吸速度。

ü 昂首站立,正面朝向對方或觀眾。

ü 談話時目視對方,演講時目視臺下聽眾。

ü 雙手交握,手指互相搭在一起成塔尖狀。

ü 堅持某觀點時,將手背在身後。 舉手投足間流露滿滿的自信,才能有效地說服聽眾。

ü 如果喉嚨幹,不妨在身邊放一杯水。

ü 演講之前做幾次深呼吸,演講時緩慢呼吸。

除了演講,善用身體語言還能助力你在面試、商務談判、競聘、會議、夫妻溝通等場景中游刃有餘,更多內容請閱讀《了不起的身體語言》。


演講恐懼?你的哪些身體語言出賣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