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雨声清脆,点点滴滴落在树叶上,有着令人安心的节奏。这样的雨夜,在我看来是最适合读书的,风声雨声读书声相和,周围安静无言,别有一番风味。

灯下书桌上,手持一本《聊斋志异》,看妖鬼神狐竞相斗法,书生女鬼相知相爱,人心狡诈势利眼,动物纯良有义气,于一个个故事中,品得人情冷暖,观得人生百相,看起来只有雨声陪伴的夜晚,也变得热闹起来。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世间之情千万种,闲话《聊斋》便可知

《聊斋志异》这本书的奇异故事虽然多,但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围绕一个"情"字在写,关于书生的爱情是最多的。他们大多才华横溢,又渴望爱情,于无意之中,得有佳人相伴,不论是人是狐是鬼,只因一个情字便足以生死不顾,超越时间,痴心一片。

我印象比较深的痴情之人是《阿宝》中的孙子楚。他本是一个出身贫穷的书呆子,后来对富家小姐阿宝一见钟情,看到她之后居然魂魄随之而去,又不惜断掉手指,化为小鸟,只为能和阿宝在一起。

当时看这篇故事的时候,孙子楚的深情的确令我感动,像极了《古相思曲》里那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孙子楚为了自己的爱情,全然忘却身边的一切,魂魄离身,相思不绝,可谓至真至纯。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除了这篇故事以外,还有很多深情之人,比如因连城一笑而生死不顾,愿以心头肉为药的乔生;等待前世爱人,十五年后再续前缘的鲁公女;能够说出"情之所钟,本愿长死,不乐生也"的端娘等等。

不过,除了这些令人羡慕的深情,世间自然也有薄情之人。比如《阿霞》中的景星,他为了娶貌美年轻的阿霞,毅然抛弃德行无失的发妻,结果自己最后被阿霞抛弃,也算得上是报应。

若是世间的女子,都能够明白阿霞这句"负夫人甚于负我!结发者如是,何况其他?",想必人间的恩怨会少很多。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爱情虽然是《聊斋》的主题,但有关于亲情、友情的篇目也不少。书中的友情大多因酒结缘,比如许生与王六郎因酒结友,二人最后告别时,王六郎化作旋风,随行十余里才离开,人生若得此一友,当真是大幸,朱尔旦和陆判的友情也令人羡慕。

在书中,情,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存在。为了爱情,人物可以不顾身份的界限,不顾生死的阻挠,超越时间的控制,不顾世人的反对,真正体现了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对于友情,也是潇洒至极,只管快意恩仇,哪管身份之差,也正因为情之一字,才成就了旷世之《聊斋》。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表面是讲故事,实际是讲人心

最近《重启之极海听雷》正在热播,也勾起了我当年看《盗墓笔记》的回忆,记得我合上最后一本书时,脑中只有一句话:"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说起来《盗墓笔记》和《聊斋志异》这两本书,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那就是于奇异故事中探求人心。

《妖术》这篇小说便讲有个占卜的人不惜装神弄鬼害他人性命,来成全自己能够提前预知他人生死的神名,许多妖尚且有情有义,人却如此邪恶,也的确是讽刺。

在《叶生》中,是作者对于世态炎凉的批判:"一落孙山之外,则文章处处皆疵",最后又归于无奈:"人生世上,只需合眼放步,以听造物之低昂而已"。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画皮》中王生因贪恋美色差点丧命;王成虽懒但穷困潦倒还能拾金不昧,所以后来又有小成;《姊妹易嫁》中嫁给富室纨绔子弟的姐姐反而落得贫穷;《雨钱》里狐仙看不起一心只想着要钱的秀才,拂衣而去;《赌符》最后几百字痛斥赌博的害处……

郭沫若曾在蒲松龄故居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副对联将《聊斋志异》的讽刺性与现实意义写得非常到位,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在百年以后依然引起人的共鸣,靠的就是写人心和人性。

因为这两样东西的发展非常缓慢,几千年来人的贪欲始终不灭,对于功名利禄的追逐依旧疯狂,每次看《聊斋志异》的时候,其实都能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发人的思考,这也是一个好故事所要具备的条件。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在《聊斋》中有所体现

今年因为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也意识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聊斋志异》中关于写动物的篇章,以赞扬为主,充分体现了对动物的尊重。

《赵城虎》中的老虎吃掉了老妇人的儿子,令其老无所养,自己便如儿子般奉养老人,总是衔一些金帛肉革给她,人和老虎同在屋檐下,相安无事。老妇人死后,老虎还去她的坟头哭丧,当地人感念它而立了"义虎祠"。明知可能是虚构的,但我还是很感动。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蛇人》中两条小蛇对养蛇人的有情有义,使得作者也不由叹道:

"蛇,蠢然一物也,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辄思私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亦羞此蛇也已"。

很多时候,动物对人的忠诚,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要单纯许多,你对他好,它就对你好,虽然不乏像白眼狼、农夫与蛇这样的故事,但大部分的动物还是比较单纯的。

人与动物若能和谐共处,不要去一味地捕杀野生动物,给动物留一些栖息地,做到《道德经》中的"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不要老是想着占有万物,与自然相安共生,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灯下读《聊斋》,雨夜更多情

结语

《聊斋志异》这本书,不仅有红袖添香的暧昧多情,还有世间书生的利欲熏心,百兽之王的有情有义,因棋忘却生死的痴心人,侠肝义胆的女中豪杰,以蕉叶为衣、白云为棉的浪漫唯美,因酒结缘的人鬼友情……

在这个充满想象的世界里,实际是对现实的影射,每一次的"异史氏曰",既是对书中人物的褒贬,也是对现实的调侃。一本《聊斋志异》,可谓写尽世间万象。

外面的雨还在下,《聊斋》的故事却不会结尾,常读常有新意,多读则多知人心与情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