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縣電商助力拓展脫貧新路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種寄託農戶增收希望的農副產品面臨待銷的難題。作為新興業態的電商企業,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蕪湖縣六郎鎮一直聚焦農村產品上線,實施電商精準扶貧,全面推廣“電商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疫情期間,更是讓特色農產品抱團上網,切實增強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該鎮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的蕪湖市甜之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9歲的當地村民汪可貴通過網絡直播,在鏡頭前一邊展示產品一邊與網友熱情互動,向網友介紹蕪湖縣荸薺等農特產品,這也解決了他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的難題。汪可貴表示,自己原先在外面務工,今年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剛好六郎電商產業園招工,我就過來應聘了。現在在網上擔任網上銷售,不僅解決了我的就業問題,還增加自己的收入,感覺挺好的。

蕪湖縣電商助力拓展脫貧新路徑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蕪湖縣積極鼓勵電商企業參與“戰疫助農”活動。而在蕪湖雲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一個倉儲點,幾位員工在緊鑼密鼓的打包瓜子等休閒食品,準備發往江浙滬等地。該公司總經理王全告訴記者,雖然受到疫情影響,由於六郎鎮電商及時的幫扶,他們每天發出訂單不僅沒少,每天還在增加。

“現在主要發售到長三角地區,以江浙滬為主,疫情期間,我們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不大,發貨量稍有增加,目前每天發貨五六百單左右,銷售額在三萬塊錢左右”,王全告訴記者。

陳懷恩是當地投資促進辦的主任,也是這些年輕電商們非常信任的“軍師”。他表示這場疫情對於他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新的機遇。在疫情期間,該鎮也加大對電商企業的支持,採用靈活用工、房租減免,減稅降費、信貸和物流補貼等援企穩崗政策,指導電商企業復工復產。

蕪湖縣六郎電子商務產業園會長張培培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六郎鎮政府給他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創業平臺,給他們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解決倉儲和物流問題,盡情的發揮自己運營的空間,打造更好的發展平臺。

作為電商扶貧示範企業的安徽薯大師農產品有限公司,同來自全市的10餘戶貧困戶簽訂了合作種植協議,還將收購來的農產品進行了多重篩選和包裝等初加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延長農業品產業鏈。現在這個服務站點每天向外發送的特色農產品訂單都在1500筆以上。

“疫情逐漸好轉了,現在有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很滿意,因為離家近,還能照顧家人,工資待遇也比較滿意”,該鎮農戶陶玉香高興地說。

蕪湖樂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源源告訴記者,今年她希望自己家的產品能夠進駐到更多的電商平臺,也希望更多的電商大咖,幫助自己銷售優質的農產品,增加收益的同時,也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

據悉,圍繞“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的扶貧要求,同時解決農民脫貧增收,讓困難農戶的農產品賣得出去,該鎮電商產業園搭起了農村致富橋,也為脫貧攻堅按下“加速鍵”。該鎮投資促進辦主任陳懷恩表示,在疫情期間,政府通過運費、房租全額補貼的方式,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將全縣、全市的滯銷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電商企業在疫情期間正常運營,也解決了當地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原先很多在外地的求職者,就地轉崗就業,就業率達到了百分之五十。

目前,該鎮已有35個電商扶貧項目,其中與農產品相關的企業有10餘家,發揮電商扶貧的帶動作用。隨著疫情的好轉,也解決了周邊農戶的就業難題,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據瞭解,今年該鎮將持續推進農村電商提質增效,著力加強農村電商品牌建設,加快推進電商產業集聚,培育年網銷額超1000萬元經營主體5家以上,力爭農村產品網絡銷售額增長25%以上。

該鎮黨委宣傳委員汪洋說,“六郎鎮依託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為農戶提供靈活就業崗位,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把電商與產業相結合,將長三角等周邊地區的農產品採用‘互聯網+’的形式,有利於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產能,這種新業態將激發農村自身的發展潛力,帶動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提升鄉村振興”。(作者:王奕揚 楊鋒 陳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