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前言:近期社会上出现了“再见了,天津市少年宫”的传闻,甚至截取了少年宫腾迁过程中的照片,解读为“少年宫摘牌”,这是一种误读!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网传少年宫摘牌照片系误读

上图是天津市少年宫原址腾迁过程中牌匾摘取的图片,被错误的解读为“天津市少年宫摘牌”。许多家长看完瞬间“懵”了。少年宫摘牌了?还能去学唱歌跳舞吗?之前交过的学费怎么办?

天津市少年宫回复正文如下:

三家单位合并

实际上,是三家单位整合,将形成强大合力。按照我市关于深化市级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部署要求,2019年12月26日,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正式揭牌成立,由天津市少年宫、天津红领巾凤凰山营地管理处(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基地)、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乐园)三个团属事业单位整合而成。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新少年宫位置

2019年12月29日,位于子牙河南路2号的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红桥区域新址全面竣工并达到投入使用要求,当日千余名少年儿童共同参加了“放飞梦想 拥抱未来”阵地开放活动。

今年4月,天津市少年宫从东马路原址开展腾迁工作,新址从原来的4000平米扩展到建筑面积19036平方米、户外22624平方米。建筑规模扩大五倍后的天津市少年宫预计标准一周内能满足8000人次开展社团活动,大大缓解报名难的问题。同时还将利用户外2万平米的园区,开展美术写生等艺术实践和形式多样的科技体育活动。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多大的孩子能去少年宫学习?

天津市少年宫新址建筑面积19036平方米,共有57间教室和2个小剧场,将继续以我市少年儿童(3-18岁)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文艺、美术、书法、科技等多方面兴趣培训活动。

针对原天津市少年宫报名难的状况,新址充分利用教室资源,在原址培训基础上,约增加一倍的学员人数。

有哪些新课程可以选择?

新址的教室功能设置划分除了继续开展传统艺术社团活动外,还增设了学生体验实践类科技活动、打击乐马林巴、双排键电子琴、体育武术柔道类、戏剧表演类等社团活动,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中“小书迷王国”绘本馆,以少儿沉浸式体验绘本为主的儿童绘本馆。

科技活动区

以“体验、启迪、创新、互动、共享”的理念,开展创客体验主题教育活动。以青少年 STEAM 创客教育项目为载体,品牌项目包括DI创新思维体验活动、机器人体验教室、米思齐体验教室、趣味编程体验教室等。

环境有哪些新变化?

天津市少年宫新址设管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三个高标准排练厅,能够全面吸收全市高水平艺术人才,推进校外公益艺术团基地发挥更大作用,在原有公益艺术团基础上,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学生。

新宫剧场和多功能演播厅设置有标准灯光音响设备,今后将大量举办学员音乐会、公益讲座、学生舞台展示活动。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对比原宫址,天津市少年宫新址更加完善增设多项功能:

一楼接待大厅的背景大屏可为学员大量播放活动信息、演出视频等资料

教室内高清多媒体触摸电教设备、教室内配备新型教学桌椅、舞蹈教室增加更衣室、全楼安全监控系统、各楼层3-4个点位设置自动过滤加温饮水机等。

今年活动规划

今年,天津市少年宫新址计划面向校外阵地、面向少先队、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主题为“筑伟大梦想 做大国少年”的双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牵头组织“中华文化小使者”艺术交流活动、周末举办“童乐会”主题体验活动等。同时,还将结合活动场地优势,继续开展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等。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除了课外活动外,这里还有,幼儿成长中心发展规划,让你家萌宝从小享受全天课外教育。

幼儿成长中心(原市宫幼儿教育部),成立于2006年8月。经过十五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现有的全日制幼儿艺术班已经创出了一条“活动育人、兴趣育人、艺术育人”的教育教学品牌新路。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全日制幼儿艺术班现有学员200余人,预计幼儿成长中心将于8月开展新一届的招生工作,届时具体报名办法将于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网站上公布,预计招收200人左右。

新址的启用,使天津市少年宫硬件设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完善,疫情过后,幼儿成长中心将增设科技类和体育类的课程。

此外,天津市少年宫的教育范围延伸也将纳入幼儿成长中心发展计划:

拟将成立早教中心,将教育对象的年龄向下延伸至2周岁;

拟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来指导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东马路最后一座老建筑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天津市少年宫东马路旧址的那座红砖楼,有着百余年的历史,大概是东马路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而提起它的故事,那要从一项运动——篮球说起。

1895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成立。最初基督教青年会的会所,就在现在的大沽路口大营门一带。会所建成后,美国人来会理在北洋医学堂(大沽北路原天津十七中学旁边)表演了“筐球游戏”,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篮球运动,只和篮球被发明的时间相差四年(1891年)。

从此之后,篮球就成了青年会的主要体育活动。1913年至1914年,青年会在今东马路重新选址修建了一座室内篮球馆,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室内篮球馆。这座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建筑物高三层,外加一层地下室,每层1000平米。这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就是现在天津市少年宫东马路旧址的前身。

为嘛叫少年宫

从青年会变成少年宫,是最近70年的事。1954-1958年,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在苏联,少年宫是培养、发现优秀学生,帮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地方。当时中国考察团到苏联,少年宫是必去的考察项目,去一次看一次,看一次喜欢一次,无论是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活动,还是先进的科教设备,都非常羡慕。于是,从1953年6月1日上海启用第一座少年宫开始,到1965年,全国建成少年宫170多所。天津也在1956年,将原先的基督教青年会旧址,改建为天津市少年宫。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自古英雄出少年…宫

少年宫的成材率到底有多高?歌唱家关牧村、体操健将吕明、国际象棋名将宁春红等等,都曾在天津市少年宫受到启蒙。

可以说,这里曾是天津“望子成龙”的平民家庭最向往的地方,因为相对便宜的学费、可靠的师资力量,让天津市少年宫和各区少年宫都保有着足够的生源。

天津市少年宫并没有说再见,迁新地址,规模扩大五倍

而去少年宫学习,也成了很多天津孩子或欢乐或“痛苦”的一段经历。

64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如今,天津市少年宫虽然已迁入新址,但是那些永远属于天津少年的记忆一直都在。

来源:天津广播(ID:audiot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