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文中內容不代表東亞評論觀點和立場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於是當時的美國總統格蘭特向中日兩國提出,可以將琉球一分為二,靠近日本的一部分歸屬日本,靠近中國的一部分劃歸中國。

抗倭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

琉球王國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富裕島國,從建國伊始,就與中國保持著

非常密切的關係。

從傳說到三國

公元6世紀,隋煬帝派羽騎尉朱寬到海外探險。朱寬的船隊到了今天的琉球群島之時,發現海面上的琉球群島,遠遠看去好像是一條浮在海面上的虯龍,因此把這片區域命名為流虯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到了唐朝,因為“虯”是龍的一種,而龍又是皇帝的象徵,為了避諱,將“流虯”改名為“流求”。到了明朝的時候,朱元璋覺得“流求”二字不夠雅觀,於是下詔將其改為同音的“琉球”二字,於是琉球的名字就這樣被

確定了下來。

中國古代石刻的虯,與龍類似,是龍的一種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中國人發現琉球群島的時代,正是琉球傳說中的第一個王朝天孫王朝時期。傳說天孫王朝的建立者天孫氏是神的後代,他教會琉球群島上的人民農耕和建造房子,因此被人民尊奉為王。這個傳說中的天孫王朝延續了二十五代。

大約在中國南宋中期的時候,天孫王朝的第二十五代王被權臣利勇鳩所殺,之後另一大臣舜天打著為國王報仇的旗號,殺死了利勇鳩,建立了“舜天王朝”。舜天王朝傳了三代後,被“天孫王朝”的後裔英祖所取代,建立了“英祖王朝”。

英祖王朝傳到第四代玉成王時,整個王朝國力衰微,玉成喪失了對地方的掌控能力,於是整個琉球陷入了分裂

琉球的北部被帕尼芝統治,被稱作“山北國”。而南部則被承察度統治,被稱作山南國。而琉球國的中部依舊掌握在英祖王朝的手中,因此從玉成王統治時期開始,人們便把英祖王朝所控制下的琉球中部稱作“中山國”。從此琉球進入到了三國時代,因為這三個國家的國名裡都有“山”字,因此這一時期又被稱作“三山時代”。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琉球的統一與大明的藩屬

玉成王去世後,其子西威即位。但西威即位之時只有十歲,所以政權基本掌握在西威的母親手裡。但西威的母親治國不利,導致整個中山國陷入到內憂外患之中。公元1350年,中山國發生了政變,西威和他的母親被廢,中山國的一位官員察度被擁立為中山國新的國王,至此英祖王朝結束。

中山國在察度統治時期,積極與日本、中國貿易。在與中日的貿易中,中山國國力逐漸增強,逐漸成為琉球三國當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宣告天下,要中國周邊的國家向大明朝貢。得知消息的察度立馬派弟弟泰期前往大明,向大明朝貢。在察度派人向大明朝貢後,山北國和山南國也在當年派人向大明朝貢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泰期奉命準備攜金錢禮物出發前往朝貢大明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因為琉球國家弱小,而且不與中國直接接壤。因此朱元璋認為就算琉球強大,也不會對中國構成威脅,因此特別喜歡這個新來的朝貢國。甚至為了方便琉球人來華朝貢,還讓福建沿海地區一些工匠移民琉球,幫助琉球提升科技、文化水平。

而琉球人自己也知道,琉球地小國弱,距中國路途遙遠,中國的王朝也不會有興趣去征服它。所以琉球人也非常信任中國的王朝。就在這樣的你情我願中,中國與琉球保持了將近500年的宗藩關係。

察度去世後,其子武寧即位。公元1404年,才坐皇位沒多久的朱棣,便給武寧下詔,冊封他為中山國國王,武寧因此成為琉球群島上第一個接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國王。從此之後,琉球群島上的歷代國王都要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

接受冊封的琉球國王武寧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然而就在武寧接受大明冊封的第二年,中山國的貴族巴志起兵發動政變,廢掉了武寧,察度王朝滅亡。巴志的父親思紹被擁立為新的中山國國王。

思紹與巴志統治中山國期間,定下了統一琉球的戰略。為了防止被南北夾擊,巴志採取先北後南的策略。巴志先和山南國結盟,防止山南國背後偷襲,接著集中力量對付北山國。

公元1416年,巴志率領軍隊進攻北山國,在內應的幫助下,尚巴志很快就攻破了北山國的都城。

1422年巴志從其父手中接過了中山國的王位。巴志即位後,繼續統一琉球的戰略。公元1429年,巴志發兵攻滅了山南國,至此琉球結束了分裂的局面。

一個尚氏,兩個王朝

在山南國滅亡的第二年,巴志派人向大明說明了琉球三國已經統一於中山的情況。此時當政的明宣宗承認了巴志統一的事實,並且下詔賜巴志姓“尚”,從此“尚”姓成了琉球王國的

國姓。在統一琉球后十年,巴志去世。巴志去世後,他的次子尚忠繼承了王位。

有實力有野心的中山國王尚巴志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巴志在位期間,他的幾個兒子都握有兵權,雖然最終是由次子即位,但巴志的其他兒子依舊能在琉球朝政中起到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在尚忠去世後,巴志的第六子尚金福、幼子尚泰久都憑藉著自身的實力和大臣的擁戴,先後坐上了琉球國王的寶座。

尚泰久去世後,其第三子尚德即位。尚德是一個類似商紂王的國王,雖然天資聰穎,力大無窮但性情暴虐、剛愎自用,不喜歡聽從別人的建議。尚德在位期間發兵征服了喜界島、慶良間島以及久米島等琉球本島周圍的島嶼。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雖然這些戰爭擴大了琉球王國的版圖,但也加重了琉球百姓的負擔,弄得民怨沸騰。尚泰久的託孤大臣金丸曾多次勸諫尚德,但都被尚德拒絕。無奈金丸只好辭官回到自己的封地隱居。

公元1469年,琉球國內爆發內亂,尚德在內亂中去世。原本尚德有一獨子可以繼承王位,但大臣和百姓對尚德的積怨已久,不願他的後人再臨王位,於是殺了尚德的獨子。至此由思紹和巴志建立的尚氏王朝滅亡

反對尚巴志的四大家族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殺了尚德的獨子後,大臣們擁立金丸為新的琉球國王。這種行為在中原王朝看來,無疑是臣下弒君犯上的行為。金丸知道自己的位置來路不正,如果無法得到明朝的冊封,將非常

不利於自己的統治。

思紹巴志父子開創的尚氏王朝覆滅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於是在即位後不久,金丸便改名為圓,並且加上了尚氏王朝的國姓“尚”,向大明上表謊稱自己是尚德的世子,請求大明冊封。大明王朝距離琉球路途遙遠,不知道琉球其實早就改朝換代,於是就按慣例,冊封尚圓為新的琉球國王。

尚圓當政後,琉球的國姓依舊是“尚”,但尚圓的尚氏王朝與思紹巴志父子開創的尚氏王朝並沒有血緣關係。因此後世史學家把思紹巴志父子的尚氏王朝稱作“第一尚氏王朝”,尚圓的尚氏王朝稱作“第二尚氏王朝”。

取而代之的第二尚氏王朝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東亞的海上馬車伕

雖然琉球地小人少,並且資源缺乏,但是地理位置非常好。琉球的東部是中國,東北部是日本,因此琉球可以作為中日兩國貿易的中間商。同時從琉球往正北方向航行,可以到達朝鮮,往南航行可以到達東南亞,是西太平洋的交通要衝。所以在巴志統一琉球后,就制定了以外貿立國的策略。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就制定了閉關鎖國的政策。東亞以及東南亞的國家只有通過朝貢的形式,才能與明朝進行貿易。

但朝貢貿易的本質並不是賺取利潤,因此大明在朝貢體系中,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加重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因此明朝嚴格限制朝貢國的朝貢次數,很多的國家往往幾年才允許他們朝貢一次。而琉球與大明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明朝允許琉球一年多次向大明朝貢。

明朝時期的琉球那霸港,15至16世紀東亞最繁華的商港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通過向大明的朝貢,琉球賺取了大量的財富,同時獲得了大量的中國物資。這些物資在運到琉球本島後,除了自己消費外,剩下的物資被轉手賣到了其他地區,儼然成為中國商品的“中間商”。

同時琉球也積極拓展與朝鮮、日本以及東南亞諸國的貿易。

和後來以貿易立國的荷蘭一樣,在15至16世紀期間,整個西太平洋地區遍佈著琉球的商船。而且在琉球國內的市場上,可以很方便地買到中國、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的商品。在這一時期,琉球可以說是整個東亞地區最為重要的

貿易中心

同時期抵達中國福州的琉球船隻並不遜色於當時荷蘭的商船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

雖然琉球王國憑藉著貿易賺取了大量的財富,但國小人少的弊端使得它在東亞世界中,依舊是一個弱國。

1468年日本因為朝貢的問題與大明爆發了衝突。明憲宗一氣之下將日本踢出了朝貢體系。沒有了朝貢的資格,日本的經濟發展遭到了嚴重的影響。萬曆年間,日本侵略朝鮮並與大明開戰,這使得大明對日本的怨恨程度加深,也讓日本更加不可能回到朝貢體系中。

萬曆朝鮮戰爭中,許多日本人埋骨他鄉,

朝鮮的經濟和民生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摧殘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於是日本打起了琉球的主意,打算通過琉球向大明朝貢。在侵略朝鮮的戰爭結束後不久,薩摩藩在德川幕府的支持下,派遣大將樺山久高率領三千精兵向琉球發動突然襲擊。雖然琉球方面的軍隊數量更多,但琉球軍隊面對薩摩藩的進攻並沒有做好準備。很快薩摩藩的軍隊就登陸了琉球本島。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由於當時的琉球國王尚寧中了薩摩藩的計謀,將大部分的軍隊都派去駐守那霸港,導致都城首裡城出現了防守空虛。很快薩摩藩的軍隊就包圍了首裡城。雖然首裡城的琉球士兵拼死抵抗,但最終薩摩軍還是

攻破了首裡城,琉球國王尚寧被薩摩軍俘虜,隨後被押送到日本。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不得已的琉球國只好修書同意日本的請求,

也就是《掟十五條》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雖然琉球戰敗,但薩摩藩以及德川幕府並沒有徹底征服琉球的意思。因為日本上下都想借著琉球向大明朝貢換取利益。雖然琉球的獨立地位沒有受到影響,但薩摩藩的勢力還是滲入了琉球。

尚寧在日本期間,被逼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掟十五條》。根據這個條約,琉球將薩摩藩認作是自己的宗主國,琉球的王位繼承以及官員任命等事務,都必須要上報薩摩藩。由此可見,琉球已經徹底淪為薩摩藩的一個半殖民地

從此之後,琉球王國就同時成了中國和日本的藩屬國。

中美日三國與琉球的滅亡

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佩裡與琉球達成協議,琉球向美國開放那霸港,從此琉球融入了西方的貿易體系。在琉球之前,中國和日本因為西方國家的武力脅迫,也向西方打開了國門。

黑船事件叩開了日本和琉球的大門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在與西方打交道的過程中,日本意識到,只有向西方學習,才能富國強兵,避免淪為西方國家的半殖民地。1868年日本開始實行明治維新,“廢藩置縣”是明治維新中一項重要的政策,通過這一政策,琉球原先的宗主薩摩藩被撤銷,日本明治政府成了琉球王國的新宗主國。

薩摩藩的武士是推動明治維新的重要助力,

可廢藩置縣又是另一回事了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當時的琉球國王尚泰天真地認為,日本明治政府還會像過去的薩摩藩一樣,保留自己的獨立地位。但尚泰不清楚的是,時代已經變了。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衰弱,而且國門洞開,再通過琉球向中國朝貢已經沒有必要了。既然如此,保留一個獨立的琉球明顯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於是日本開始考慮吞併琉球的事宜。

日本政府首先是將尚泰封為日本的藩王,在法律上營造琉球乃日本的一部分的假象,與此同時向琉球本島派駐軍隊,禁止琉球再向中國朝貢,用以切斷琉球與中國的聯繫。

日本往琉球派駐了許多軍隊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此時琉球的君臣已經意識到日本政府是想吞併琉球。但琉球本身並沒有力量去抵抗日本,於是尚泰命大臣向中國求助,希望中國能夠出面維持琉球的獨立地位。於是當時的中國政府向日本

抗議,反對日本吞併琉球。

1871年11月30日,琉球王國兩艘裝載貢品的船遭遇颱風

遇難,為加強琉球控制的日本大張旗鼓的在琉球前面

加上了“大日本”三個字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就在中日兩國因為琉球問題大打口水仗的時候,美國也參與了進來。因為琉球正好位於中國至美國的貿易航線上,美國不希望因為琉球問題阻礙了這條貿易航線的暢通。於是當時的美國總統格蘭特向中日兩國提出,可以將琉球

一分為二,靠近日本的一部分歸屬日本,靠近中國的一部分劃歸中國。

李鴻章和美國前總統格蘭厄特恰談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於是日本方面以格蘭特的建議為基礎,向中國提出分割琉球的方案。但還沒等中國方面對方案表態,日本便於1879年強行宣佈廢除琉球王國,將原先的琉球王國改為沖繩縣,至此琉球王國滅亡。琉球的尚氏王族被日本封為王族,並賞賜了大量金錢。之後尚氏後裔利用日本政府的賞賜,開始興辦實業,成了日本的資本家。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許多不願屈服的琉球人被日本軍隊殺害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在廢除琉球王國後,日本向清朝表示可以將琉球靠近中國的幾處島嶼主權讓給中國,但當時的中國政府並沒有對此表態,讓日本逐漸在琉球站穩了腳跟。甲午一戰,日本戰勝了中國。從此中國徹底喪失了琉球問題的話語權,至此之後,日本在琉球的統治逐步穩固,直到二戰當中琉球群島被美軍所佔領。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在未來的365天,東亞君將與各位朋友一起去分享110本曾在全球知識界產生過廣泛影響、同時也曾給予我諸多刺激的名作。

希望能以此為各位讀者帶去新的衝擊與啟示。期待各位加入東評學社,我們不見不散!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從琉球到沖繩,有誰問過琉球人自己的想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