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臺灣: 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臺灣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可謂與大陸骨肉相連,但判斷一塊地的歸屬問題,不能光考慮地理因素.還需要綜合諸如歷史政治、風俗、文化等多方面情況來進行衡量。

歷史上,臺灣與大陸之間的聯繫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公元230年,吳國皇帝孫權就曾派衛溫、諸葛直率軍浮海至夷洲。夷洲指的就是今天的臺灣。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時孫權派人到臺灣,不是為了佔據,而是像秦始皇一樣去尋找長生不老藥。那時候臺灣還是一個人跡罕至的荒島,在大陸人看來,還屬於比較虛無縹緲的地方。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坐船去打日本,結果半道被風吹回,剛好路過澎湖列島,就在那裡設置了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即臺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澎湖巡檢司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級別雖不高,但這一設置的意義卻非常重大,因為這是臺灣首次成為中國行政區劃中的員。誰要說臺灣不是中國的,我們就可以拿出這個證據給人家看:喏,臺灣早在元朝就已經是我們的了。

後來臺灣又被荷蘭佔據30多年,1662年, 鄭成功收復臺灣。鄭成功死後,清

朝接管臺灣,於1684年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當然這時臺灣還不是一個單獨的省,只是一個府,級別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地級市。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上面是對臺灣由荒島成為中國領土的一個小回顧。總而言之,臺灣的土地是我們中國人開拓的,上面生活的人也幾乎都是中國人,所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這句話不是憑空造出來的,而是有諸多事實依據的。

但有些強盜國家就不是這麼推算的,是你的東西不假,那我直接搶過來不就是我的嗎?近代以來有這種想法的國家很多,美國和日本是其中的兩個。

美國是工業革命中的後起之秀,有一顆暴發戶般的野心,四處插手國際事務。鴉片戰爭後,列強踹開中國的大門,美國也趁機分得杯羹。但美國與中國之間隔著太平洋,漂洋過海直接進人中國會顯得很唐突,這就需要在中國沿海地區找一個能夠落腳的據點,以便進行體整、補給。

臺灣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1847年和1849年,美國海軍兩次派艦船到臺灣勘察,結果令他們非常滿意-------臺灣簡直就是其向東方擴張道路上的一塊唐僧肉,吃掉的話就能在亞洲屹立不倒了。所以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就把臺灣作為其在遠爾侵略的重點地區。

1856年,美國駐華公使伯駕向政府提出項由美、英、法三國分別佔領臺灣、舟山群島和朝鮮的計劃,並非常有危機感地說:“如果美國要採取行動,就應該科趕快機會稍縱即逝。”不過當時美國的海軍實力不足夠強大,沒有立即採取行動。

除了實力不足,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是沒有找到個冠冤掌皇的藉口。按中國話說:打仗要“出師有名”,比如我今天揍了鄰居家的小孩, 理由是他拔了我家的蔥,其中拔了我家的蔥就是我揍人的“名”,雖然仍然會有人譴責我欺負小核,但是如果前面沒有我說的那個“名”,人們就不會只是譴責我了,而是可能直接把我送進精神病院。因此,“藉口”就像敲門磚,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有了他可能沒多大用處,但是沒有它卻又不行。

1867年,美國輪船“羅佛號”因遇海上颶風在臺灣南部觸礁,船長等十餘人神當地土著(高山族)殺害。這本是誤會,就好比你路過我家菜地,我還以為你是為了我我家的蔥,就不小心用鋤頭把你掄死一樣。 我不是故意的,你也只能認倒黴,我呢,可以多賠點錢,蹲幾年局子,但你不能因為這事就把我家的菜地給佔了。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這個道理全球公認,美國卻不認,因為它想把這個當成一個藉口。於是美國決定報復,先是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率海軍到臺灣挑事,被擊退,隨後美國義派海軍少將拜爾率兩艘軍艦人侵,結果又被當地高山族打退。

連一群土著都擺不平,看來當時美國海軍的戰鬥力也沒什麼牛的。

美國自己搞不定臺灣,又不甘心,就改變策略,轉而支持對臺灣同樣具有野心的日本。

日本當時正進行明治維新,是個愣頭青,想開廠發財,沒資源也沒市場,唯一的優勢就是敢拼。聽說財大氣粗的美國要做它的後臺,它非常高興,便尋覓機會準備對臺灣下手。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1871年11月,中國的屬國琉球的艘漁胎在海上遇到颶風,被吹到臺灣東海岸。船上的漁民與當地高山族發生衝突,被殺54人, 另有12人由中國政府送回琉球。這本是一件中國與琉球之間的普通外交事件,和別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日本卻硬把這件事往自己身上扯,想以此作為對外侵略的藉口。

日本想,你不是說這事和我沒有關係麼,那好我這就把琉球收到麾下, 如此一來,我與你清朝不不就有關係了?於是,1872年,日本迫使琉球國王接受藩王的封號,並於次年對清政府進行敲詐。

負責這事的總理衙門哪把日本放有眼裡.將日本的交涉嚴詞駁回。日本回去後,越想氣越不順,在美國的慫恿下,於1874年5月發動對臺灣的侵犯。指揮這次軍事行動的是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人數為三千人。

在臺灣登陸後,日軍發揮自己的特長,劫驚焚殺,高山族人民則同仇敵個,據險抵抗。日軍退踞龜山,設立都督府,想長久耗下去。

清政府不願意了,一面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議,一面任命沈葆楨為欽差大臣,率輪船兵弁到臺灣進行佈防。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論實力的話,在臺灣的日軍與中國不是一個檔次。 當時中國在臺灣有清軍近萬人,輪船十幾艘,而日本可以作戰的戰船不過兩艘,軍隊人數上面已介紹。如果再加上彪悍的高山族人民,真要打起來,這些日軍的唯一下場就是肥沃臺灣土地。

日本意識到這一點後, 知道乾耗下去沒有好結果,只好在8月派使臣大久保利通去北京進行談判。大久保利通9月到達北京後,開始與總理衙門進行談判。

外交談判是個技術活,雖然此時日軍已成甕中之整,但你從大久保利通的表現上一點都看不出來他始終 堅持日本的侵略立場。

既然我侵略你,現在來議和,條件自然由我決定。大久保利通提出的條件是:中國必須承認日本侵略臺灣是所謂“義舉”, 且要報銷日軍軍費和來回路費。清政府在感情肯定接受不了, 總理衡便請求各國在華公使出面調停。

狼和羊進行談判,讓老虎進行調節,結果可想而知……

1974年10月31日,李鴻章與大久保利通簽訂《臺事專約》(即中日《北京專約).規定日軍限期從臺灣撤退,清政府賠償白銀50萬兩。

《北京專約》簽訂後,事情並沒有完,日本為了把琉球納入自己的版圖,就利用務約中臺灣居民“曾將日本國屬民等妄為加害”、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等字樣。作為清政府府承認琉球是日本屬國的依據,試圖佔領琉球。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琉球作為中國的屬國,每年向中國進貢些土特產就能得到大量賞賜,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因此其漁民被殺事件並未傷及與中國的關係。條約簽訂後,琉球以為這事就翻篇了,甚至樂觀地認為現在有中國這個大哥和日本這個二哥共同照立,以後的日子會更好過。

誰知沒過多久,日本政府便要求琉球與中國斷絕關係,只附屬日本。琉球同乾斷然拒絕,為了防止日本找碴,特意派使者前往福州會見清朝官員,請求清政府給罩著。清政府看小弟被欺負, 就與日本政府進行交涉。日本拒絕讓步,談判破裂。

1879年3月8日,日本出兵佔據琉球,廢其國王,將其改為沖繩縣。清政府表示抗議,但因為不是自己的親骨肉,並沒有採取具體的措施。最後這事就不了了之。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而對於臺灣,自從日本侵臺之後,不少大臣更深刻地理解了唇亡齒寒的意義,開始對 臺灣防務重視起來:劉銘傳招撫臺民圖

1885年10月,清政府將臺灣建為行省,淮軍將領劉銘傳出任第一任巡批。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美日眼中的唐僧肉

劉銘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