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4月24日在衢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衢州市市長 湯飛帆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建設的奮進之年。一年來,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落實市委“1433”發展戰略體系,牢牢把握“高質量、大開放、執行力、公僕心”工作取向,積極應對宏觀環境變化和各種困難挑戰,較好完成了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3%,財政總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8.0%、7.0%,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8%、9.8%。營商環境評價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大花園核心區建設亮點紛呈,一批事關衢州發展的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十方面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一年來,我們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創新發展的動能不斷積蓄。實施“5459”大產業創新體系,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傳統產業加快提升。推進化工、鋼鐵、建材、造紙等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新增“浙江製造”標準10個、“品字標”企業13家、省級數字化改造試點示範企業9家,新培育“隱形冠軍”企業3家、“單項冠軍”企業1家。淘汰落後產能70家,整治“低散亂”企業431家,處置“殭屍企業”31家,盤活工業用地5280畝,規上工業畝均稅收增長23.3%。全市制造業投資增長15.2%。衢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幅進位52名、列全國第65位。新興產業彰顯活力。實施衢州—阿里第三輪戰略合作,引進華為、浪潮、海康威視、中科廣電等數字經濟企業,設立信安數智公司。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5%,電商網絡零售額增長39.9%。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3.3%,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17家。華金新能源年產10萬噸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新材料項目投產,金瑞泓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用12英寸硅單晶棒及正片”實現國內批量生產“零”的突破。創新能力得到增強。攜手電子科大共建長三角研究院。浙大工程師學院衢州分院首批碩士研究生入學。東南數字經濟研究院組建5個研發中心、集聚13個研究團隊、引進120名高層次人才。創建浙江人才創業園。優化市內外創新平臺運營管理體制。衢州空氣動力裝備、柯城區柑橘、衢江區高性能紙及纖維複合新材料等3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列入省級創建名單,龍游精密高端裝備製造園區獲批省級高新園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推進企業全生命週期便利化改革,企業開辦全流程“一件事、一日結、零成本”,不動產登記、獲得信貸、水電氣網聯合報裝等做法全國領先。構建項目全過程管理體系,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3.0上線運行,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實現竣工驗收前審批“最多90天”。創新開展組團聯企服務,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土地使用稅標準降至全省最低。組建區域產業基金和信用保證基金,推出用電營商環境綜合責任險。全年為企業減負85.7億元。積極創建國家“信用示範之城”,建立個人誠信“信安分”評價體系。市營商辦被評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二)協調發展的勢頭不斷提升。統籌都市版大花園和鄉村版大花園建設,推動城市鄉村、文化文明協調發展。城市功能加快完善。核心圈層、高鐵新城、南孔古城建設全面提速,鹿鳴半島酒店綜合體、鹿鳴山文化院街、未來大廈、荷一路過江通道開工建設,體育中心、文化藝術和便民服務中心、古城雙修“十大工程”加快實施,四省邊際中心醫院主體工程結頂。城市交通項目“大豐收”,市綜合客運樞紐投入使用,完成西安門大橋、錦西大道、府東街改造,建成盈川東路、物流大道延伸工程,城市內環全線貫通。同步開展“城市版+鄉村版”未來社區試點,禮賢未來社區列入省首批試點並開工建設。鄉村振興亮點紛呈。全面啟動“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建設,實施重點項目78個,完成投資118億元。大力推進農房整治風貌提升,整治“一戶多宅”等農村違建25.6萬宗、1183.2萬平方米,拆後利用率56%,“一米菜園”成為鄉村特色風景。打造省級美麗鄉村精品村125個,衢江區成為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推廣應用房地信息系統,農民建房審批更加規範便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墾造耕地2.8萬畝、復墾建設用地6765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4.9萬畝。部市共建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市紮實推進,建立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全國首個阿里“村播”基地落戶柯城。開化“山泉流水養魚系統”被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文化文明綻放魅力。深入實施南孔文化復興、文化惠民和公共文化服務“十百千”工程,啟動南孔文化核心區建設,成立南孔文化發展中心,新建“南孔書屋”14家,舉行孔子誕辰2570週年大祭。承辦四省邊際城市群文博會,舉辦各類音樂文體活動近800場。新建農村文化禮堂167個。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整治市容環境、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文明素養。

(三)綠色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深入踐行“兩山”理念,進一步築牢生態本底、促進生態富民。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加快“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全市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全部達到II類水質,“五水共治”公眾滿意率全省第一、五奪“大禹鼎”。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3.4%,PM2.5濃度均值33微克/立方米。市區、龍游、開化垃圾處理項目建成投運,江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順利落地。開展“雷霆斬汙”專項行動,有效遏制危固廢非法處置現象。市高新園區“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以全國總分第一的成績通過複核驗收,並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美麗經濟蓬勃發展。深入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和“全球免費遊衢州”活動,江山市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開化根緣小鎮被正式命名為省級特色小鎮。奧陶紀極限運動樂園、中國運動汽車城等幸福產業項目引進落地,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春風江山小鎮、賽得健康小鎮加快推進。成立“三衢味”品牌運營管理公司。實施民宿產業提升行動,新增省白金宿1家、金宿3家、銀宿16家。試點示範穩步推進。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通過第三方初評。承辦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培訓研討班、全國中小河流系統治理培訓班。深入開展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綠色信貸佔全部貸款餘額的30.8%。大力實施融資暢通工程,民營企業貸款餘額增長14%。全市不良貸款率降至0.75%,網貸平臺清退銷號全面完成。政府隱性債務有序化解,市屬國有投資運營平臺健康運行,市金控集團、交投集團、城投集團全部取得AA評級。

(四)開放發展的格局不斷優化。搶抓機遇推進高水平開放,著力拓展發展空間。交通先導全面突破。杭衢鐵路克服重重困難全線開工,衢寧鐵路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浙西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前期取得積極成果,杭金衢高速拓寬加快推進,351國道、320國道改造、205國道改造動工建設,美麗沿江公路全線貫通。龍游縣成功創建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衢州港龍游港區、衢江港區開港運營,吞吐量突破100萬噸。開化通用機場完成選址審批。衢州民航新開通大連、貴陽、成都、西安等城市航線,航點城市達到11個,全年旅客吞吐量增長61%。開放協作持續拓展。深化山海協作升級版,積極融入杭州都市圈,衢甬、衢紹合作更加緊密。制定實施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衢州綠色科創走廊納入G60科創走廊(浙江段)規劃。組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駐外聯絡機構,統籌資源打造開放前沿陣地。全市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0個,實際到位市外資金141.6億元。承辦首屆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推進會,協作區秘書處落戶衢州。聯合杭州、黃山推廣世界遺產精品遊線,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浙商走進大花園等活動。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紮實推進,與新疆烏什、四川綿陽、瀘州、樂山及吉林公主嶺等區域協作取得新成效。城市品牌逐步打響。在西安、重慶、廣州、大連等地舉辦城市品牌和旅遊推介會。黃雅瓊成為衢州城市形象大使。成功舉辦第四屆全國智力運動會和全國智力運動博覽會,競得2022年亞洲拔河錦標賽承辦權,中國戶外極限運動公開賽總決賽、全國男子舉重錦標賽等賽事為城市增添新活力。衢州首次躋身中國城市品牌百強榜,“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五)共享發展的成果不斷顯現。堅持民生優先,財政支出增量71.7%用於改善民生。“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升級。全力打造“無證明辦事之城”“掌上辦事之城”,全市民生事項100%實現“一證通辦”,9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深入推進個人全生命週期“一件事”改革,二手房交易“不見面”辦理、醫療費用“一站式”結算等全國領先,“村情通”、教育“十個一”改革、“婚育戶”聯辦、低保惠民聯辦等全省領跑。“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場所擴面、向機關內部延伸,衢州高鐵站整體提升後面貌煥然一新,組織人事業務“一件事”全省示範。公共服務加快提升。全市新改擴建幼兒園34所、義務教育學校50所,城南小學、白沙小學、東港小學、衢江育才中學等建成使用。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8.3%,“互聯網+義務教育”中小學結對101所。高考成績再創新高。職教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牽頭成立浙閩贛皖四省邊際職業培訓聯盟。教育小鎮建設加快推進,中央美術學院附屬衢州中學、北外國際外語特色實驗學校成功落地。醫聯體、醫共體建設紮實推進,優質醫療資源進一步向基層延伸。市婦保院遷建、市中醫院擴建工程完工。打造15分鐘幸福生活圈,新增健身驛站20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個。交通治堵取得新進展,新增公共停車位1364個、新建改建公交站臺355個,上線應用“智慧交通”。民生保障持續加強。全面完成扶貧“消薄”任務,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8%,城鄉低保補助標準提高到770元/月。城鎮新增就業7.9萬人。紮實推進“無欠薪”行動,投訴結案率100%。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2%、99.6%,建立慢性病門診保障制度,建成送藥上山便民服務點29個,獲批國家醫保智能監控示範點。完成農民飲用水達標提標73.3萬人。全市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開工7392套、基本建成3739套。培育城鄉放心農貿市場18家、放心消費示範單位1013家。非洲豬瘟得到有效防控。生態節地殯葬改革穩步推進。海關、郵政、氣象、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退役軍人等工作呈現新面貌,檔案、地方誌、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展,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法律援助、慈善、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成效。社會治理不斷完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推進,打掉涉黑涉惡團伙45個、破獲刑事案件494起。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全市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30.2%、34.1%。完善“基層治理四平臺”,推進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省級以上信訪積案100%化解。全市域開展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試點。國家安全、國防動員、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等工作得到新加強。

過去一年,面對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高標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增強政治定力、錘鍊務實作風、強化使命擔當。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嚴格落實市政府常務會議集體學法、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等制度,順利完成機構改革,規範編外用工管理。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263件、政協委員提案402件。紮實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互聯網+監管”“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構建“事前捨得放、事中事後主動服務敢於監管”的治理新機制。持續激勵幹部“腦勤腿勤”、擔當作為,全年記功嘉獎20家單位、38名個人,通報“十條軍規”正面典型44個、反面典型15個。開展電視問政12期。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認真抓好巡視、巡察、審計反饋意見整改,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抓“基層減負年”,整治“文山會海”,壓減文件40.7%、會議35%。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勞動的全市人民,向積極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衢部隊官兵,向所有外來投資者和建設者,向所有關心和支持衢州發展的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廣大僑胞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戰疫情、全力以赴促發展。全面實施高效一體的作戰體系。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春節前迅速完成隊伍集結、全面動員,以戰時體系應對戰時狀況,及時調度會商,實現閉環管理,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打下紮實基礎。全面落實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精密智控、聯防聯控,強化“線上篩查、卡口過濾、網格兜底”,全方位應用“健康碼”,牢牢守住浙江“西大門”,最大限度堵住風險敞口,率先在全省“疫情圖”中實現“一片綠”,智控指數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積極做好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努力把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全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市內確診的14個病例全部康復出院,累計篩查診治各類發熱病人2.2萬人次。組織三批52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我們的最美逆行者,無私無畏,在“湖北保衛戰”中貢獻了“衢州力量”!全面推動復工復產復市復學。建立市政府領導掛聯區塊服務發展機制,一線服務復工復產、項目投資和經濟運行,累計走訪調研96次、服務企業257家、解決問題168個,工作機制創新,服務力度空前,形成了市縣聯動共謀發展的良好格局。出臺“衢十條”,優化大科創、大三農、大文旅、大商貿“四大專項”政策,形成應急幫扶類、配套保障類、創新發展類“三大政策包”,市縣一體發放1億元消費券,爭取抗疫專項再貸款和復工復產普惠再貸款36.8億元,返還企業社保費3.3億元,全力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建立“政企通”平臺,實現惠企政策統一發布、主動推送,在線兌現政策資金1.2億元。以對學生、對家長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好開學復課工作。全市疫情防控形勢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正常。

大疫面前有大愛。在這個特殊時期,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用辛勞和汗水,織就了嚴密防線。廣大醫務工作者堅守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決戰;市縣鄉村黨員幹部衝鋒在前,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廣大群眾守望相助,真誠奉獻、群策群力,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所有新老衢州人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這是我們戰勝疫情和一切困難的最大底氣、最強力量!

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當前形勢異常複雜,前進路上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一是穩增長壓力空前加大,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二是高質量發展任務緊迫,經濟總量偏小、新動能培育不快、資源要素消耗水平偏高等問題仍然突出,生態環境、衛生防疫、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方面還有不少風險。三是中心城市能級偏低,對優質資源要素、高端項目人才的集聚力、吸附力不強,面對激烈的區域競爭,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任重道遠。四是實現高水平全面小康還有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待解決,優質教育醫療服務供給不足,住房保障、居民增收、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等任務艱鉅。五是政府自身建設還有短板,一些部門服務意識不強、能力不足,政務服務環境還有不少痛點堵點,“四風”問題依然存在。對此,我們將正視問題、直面挑戰、精準施策,努力加快解決。

二、2020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建設的關鍵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既是一次危機和大戰,也是一次機遇和大考。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努力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把各種風險和損失降到最低,奮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人心齊,泰山移!只要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推動衢州大發展快發展高質量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八八戰略”、踐行“八個囑託”、推進“八大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市委“1433”發展戰略體系,持續深化“三服務”、紮實推進“三個年”,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為建設“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實現“發展高質量、治理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切實當好“重要窗口”的建設者、維護者、展示者。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五個突出”的具體要求:

——突出“兩手抓”。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織牢精密智控網、聯防聯控網,堅定不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絕不讓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搶抓機遇促發展,在政策集成、政策創新、政策落實上下更大功夫,千方百計幫扶企業渡過難關,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全力實現“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以工作的主動性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突出“全面小康”。牢牢把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集中力量、集聚資源,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力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民生問題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以重點任務的攻堅衝刺確保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決戰決勝。

——突出“產業為王”。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產業硬核支撐,深入實施“5459”大產業創新體系,努力把衢州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和來之不易的營商環境優勢、基層治理優勢,轉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壯大美麗經濟幸福產業、數字經濟智慧產業,以產業的高質量支撐發展的高質量。

——突出“大幹項目”。牢牢把握項目工作“牛鼻子”,主動謀項目,開放抓項目,以項目論英雄。狠抓有利於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大項目招商,狠抓城市、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生態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狠抓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重大民生項目,以項目的實效性確保發展的持續性。

——突出“高效實幹”。牢牢把握“兩強三提高”要求,整體智治、唯實惟先,持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方法作風運用到政府治理各方面,把數字化轉型貫穿於政府工作各領域,注重多業務協同、跨部門協作,“腦勤腿勤”、合力合拍,以紮實的作風和堅定的舉措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今年,建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投資穩定增長,結構持續優化;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5%左右和10%左右;全員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節能減排降碳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重點抓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

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持久戰,全面落實科學防控、精密智控、閉環管控。動態完善疫情跨境輸入防控舉措,堅決堵住多點輸入帶來的風險敞口。高度重視無症狀感染者的監測、追蹤、隔離和治療,全力消除聚集性疫情風險隱患。精心組織學校分年級分時段復學,牢牢守住學生和學校安全底線。強化群眾風險防控意識,大力推行使用公筷公勺、見面行作揖禮等“八個一”系列有禮行動,讓健康生活習慣常態化,鞏固擴大疫情防控成果。

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千方百計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推動各行各業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搶抓國家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實施用地用能改革等機遇,做好政策資金爭取和重大項目申報,全力擴大有效投資、緩解外貿衝擊、提振社會消費,推動經濟社會運行穩中向好。把糧食和生豬增產保供作為頭等大事,壓緊壓實“米袋子”“菜籃子”責任。推進組團聯村社、組團聯企業、組團聯區塊工作,深入實施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五減”行動,更好地利企、援企、穩企、安企。

加快公共衛生領域補短板。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常備不懈,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強化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啟動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柯城區疾控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樹蘭醫院、老年康復醫院等項目進度,基本完成四省邊際中心醫院建設。深化分級診療制度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抓好市級醫療機構學科建設,推動縣域醫共體向村社延伸。完善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做好慢性病防治、婦幼健康服務,減輕困難群眾就醫就診後顧之憂。全力辦好第七屆中醫科學大會,積極創建“世界長壽之都”。

(二)深入實施“5459”大產業創新體系

聚力發展“衢州製造”。紮實開展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做大做強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生命健康等產業,推動化工、鋼鐵、建材、造紙、軸承等產業提質增效。大力實施“鳳凰行動”“雄鷹行動”“雛鷹行動”,積極培育總部型、平臺型和上市企業,力爭新增百億企業1家、50億企業1家、10億企業10家以上,新增規上企業100家、主板上市企業1-2家。推進國家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創建,新增“浙江製造”標準10個、“品字標”企業10個。新建小微企業園5家以上。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騰出用能空間、騰退低效用地。

加快壯大數字經濟。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抓好1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新增億元數字經濟企業3家以上,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狠抓數字產業化,推進衢州與阿里、華為、浪潮、安恆等領軍企業深度合作,加快金瑞泓集成電路產業園、海康威視全國消防運營總部等項目建設,支持信安數智公司加快發展,著力培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群。狠抓產業數字化,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和企業智能化改造,推進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新增工業機器人500臺、上雲企業500家、省級數字化改造試點示範企業10家。鼓勵發展跨境電商、直播電商、“宅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傳統零售企業、街區(商圈)、夜間經濟數字化,積極創建全省新零售標杆城市。

系統構建創新生態。高標準推進市外“創新飛地”和市內“創新高地”建設,打造“十聯動”創新生態圈。加快建設高端電子材料“萬畝千億”產業平臺,抓好氟硅新材料、空氣動力機械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力爭培育1-2個省級以上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加快建設電子科大“四院”、浙大衢州“兩院”、東南數字經濟研究院。深入推進衢州巨化一體化融合高質量發展,積極申報高端化學品浙江省實驗室。支持衢江區、常山縣、開化縣爭創省級高新園區,抓好7個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深入實施“雙百”科技型企業“登高計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構建具有特色競爭力的人才發展機制,新增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2個,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00人、大學生3萬人以上,培養新時代工匠7000人以上。

(三)齊心協力抓招商幹項目

精準發力抓招商。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攻堅年”活動,發揮新一輪招商政策效用,集中資源招大商招好商。構建全過程招商工作機制,形成從信息獲取、歸口研判、專業洽談、協調會商到落地服務的工作閉環。藉助高端智庫、科研院所等力量,繪製產業招商地圖,聚焦補鏈強鏈延鏈項目,全力攻堅一批央企、民企和名企。開展招商競賽,確保市外到位資金200億元以上,其中製造業項目130億元以上,每個縣(市、區)分別引進總投資超20億元先進製造業項目1個以上,集聚區引進總投資超50億元先進製造業項目1個,力爭當年引進、當年開工。加大外資招商力度,力爭重大外資項目招商有新突破。

集中精力攻項目。全面開展“重大項目推進年”活動,狠抓省市縣長項目工程,攻堅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優化投資結構,確保製造業投資高於固定資產投資,確保民間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交通投資以及生態環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分別增長10%以上。搶抓“新基建”投資機遇期,謀劃佈局一批5G網絡、充電樁、物聯網等項目。加快衢江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開工開化水庫、寺橋水庫。做深做實重大項目前期,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列入國家、省“十四五”規劃項目庫。

竭盡全力強保障。高質量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完成墾造耕地2.5萬畝以上、復墾建設用地5000畝以上。以“十類地”綜合處置為抓手,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各8000畝以上。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統籌安排PPP項目,積極開展政銀企對接,爭取和用好政府債券,發揮政府專項基金和區域產業基金引導作用,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支持國有投資運營平臺強化核心主業,提升信用等級,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持之以恆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10+N”行動,深化個人、企業、項目全生命週期便利化改革。抓好省政務服務2.0建設,推進政務服務從“可辦”向“好辦”“易辦”提升。全面應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3.0,完善“標準地+區域評估+承諾制”改革,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竣工驗收前審批“最多80天”。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深入開展“十站四心”建設,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場所延伸擴面。

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堅持“親”為先、“清”為界,建立為企業辦實事長效機制。貫徹執行《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堅決破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障礙和壁壘。發揮綠色金融改革優勢,更大力度推進融資暢通工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落實央行再貸款再貼現等優惠政策,力爭關鍵指標優於全省平均水平。完善政策性擔保機制,充分發揮信保基金作用,力爭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成本下降15%以上。深化還款方式創新,擴大小微企業首貸、信用貸,增加企業中長期貸款。開展環保服務企業示範行動,提高執法規範化精準化水平。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和交易機制,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深入實施省信用體系“531X”工程,努力創建“信用示範之城”。

(五)加快打造區域開放橋頭堡

全面打開區域開放大通道。全線推進杭衢鐵路建設,完成項目徵地拆遷,開工高鐵西站樞紐工程。合力攻堅浙西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建成開通衢寧鐵路。深化衢麗鐵路、衢黃鐵路、杭深高鐵近海內陸線和義金衢上高速、杭淳開高速、46省道龍游湖鎮至衢江全旺段改建、常山江航電樞紐等項目前期,謀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杭金衢高速拓寬、351國道等項目進度,完成衢江港區大路章作業區一期、淳常公路、江山市綜合客運樞紐等項目建設。

全市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以創新合作為重點,紮實推進“融杭聯甬接滬”。全方位融入杭州都市圈,深入推進杭衢山海協作升級版。高水平運營杭州未來科技城衢州海創園,基本完成海創園二期建設任務,打通“創新飛地”和衢州科創成果轉化基地的涉企、人才政策。加強與寧波的聯動發展,主動接軌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加快推進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等物流通道建設。探索建立分區塊“接滬”協作機制,深化與松江、閔行戰略合作,加快融入G60科創走廊。

全方位擴大區域協作。積極參與我省“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建設,努力打造互聯互通、更高能級的開放平臺。實施衢麗花園城市群發展行動方案,全力打造“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推進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建設,探索協作區成員間產品共建、服務共享、線路共推、市場共拓,打造四省旅遊“目的地+集散地”。加快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範區建設。

(六)系統推進城市能級提升

強化規劃賦能。堅定不移走山水融合、生態宜居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圍繞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優化城市空間佈局,為重大戰略任務落地提供空間保障。堅持城市規劃“一張圖”,注重城市設計和城市修補,細化城市天際線、建築高度、立面、色彩、容積率、後退間距和重要節點等管控標準,凸顯城市地域特色、文化內涵和建築風貌,營造以人為本的城市公共空間。完善市區空間管控機制,堅持功能優先,優化用地結構,統籌建設時序,推動城市精明增長、綠色發展。

強化項目賦能。高標準推進城市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標誌性城市精品。開工高鐵新城路網一期和地下綜合管廊、九華大道隧道(二期)和紫薇隧道、三江中路連通工程,以及杭金衢高速入城口、浮石路、荷一路等改造提升工程。加快體育中心、未來大廈、鹿鳴半島酒店綜合體、荷一路過江通道、盈川中路、衢江治理二期等項目建設。完成十里江濱景觀帶、白雲大道改造提升和高鐵新城閩江大道、武夷山大道等項目。抓好禮賢未來社區、科創金融國際未來社區建設,打造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持續優化群眾生活環境。

強化管理賦能。從最直接的群眾感受入手、最突出的現實問題著手,全面實施城市賦能“十大專項”,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體制機制,精心雕琢城市微空間,在細節處打動人、於細膩處溫暖人。全力打好創文攻堅戰,確保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開展市區治堵三年行動,集中治理交通堵點,優化提升公交服務,推進市區城鄉客運經營體制改革。全面應用“智慧交通”,實現市區智慧停車“一張網”,提高市民出行便捷性滿意度。

強化文化賦能。加快鹿鳴山文化院街、東門遺址公園建設,開工鹿鳴半島文旅項目,完成文化藝術和便民服務中心主體工程。推進南孔古城5A級景區創建,開工建設古城雙修歷史街區風貌銜接、南湖廣場文旅綜合體、儒學文化區旅遊配套、水亭門遊客服務中心,改造提升信安湖國家水利風景區,以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講好“南孔故事”。倡導全民閱讀,高質量建設“南孔書屋”,倡導全民健身、鄉村運動,高品質打造“健身驛站”。持續打響城市品牌,辦好衢州馬拉松、鐵人三項國際邀請賽、“爛柯杯”中國圍棋冠軍賽等品牌賽事,積極謀劃對接亞運經濟,籌備浙江省第四屆體育大會。

(七)爭當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排頭兵”

做好農房整治“後半篇”文章。健全農房整治風貌提升長效機制,構建拆、管、用工作閉環。加快推進閒置農房盤活利用,打造拆後利用示範村120個。推廣應用房地信息系統,實現農民建房100%線上審批。抓好美麗鄉村和美麗城鎮建設,創建新時代美麗鄉村380個,爭創省級美麗城鎮樣板10個以上。打造特色小鎮2.0。完成國土綠化3.3萬畝,建成7條以上省級美麗河湖,高質量完成“四好農村路”三年行動計劃,為大花園增添靚麗底色。

大力培育美麗經濟。高品質打造“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推動“兩進兩回”,每個縣(市、區)分別引進1個10億元項目、3個億元項目。加快奧陶紀極限運動樂園、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銅山源休閒度假旅遊區、六春湖高山運動小鎮、金色同弓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抓好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放大“全球免費遊衢州”效應,打響“四好衢州”品牌。深入實施民宿產業提升行動,打造“一鄉千宿”民宿集聚區。組建農文旅國有投資平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部市共建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市建設,開展農產品質量提升專項行動,促進茶葉、柑橘、胡柚、油茶、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三衢味”品牌競爭力。

持續深化鄉村改革。加強新土地管理法的宣傳貫徹,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依法推進農村土地集中連片流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快農村土地徵收制度、宅基地制度改革。推進“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林權改革,推廣“一村萬樹”綠色期權。加快建設數字鄉村,讓“村播”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引擎。精心打造鄉村版未來社區。深化鄉鎮(街道)模塊化改革,用好“三聯工程”“週二無會日”“鄉村振興講堂”。深入推進社會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加快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強化“基層治理四平臺”運行管理,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八)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

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深入實施產業扶貧,健全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確保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家庭1人以上穩定就業、低收入農戶增收10%以上。全面促進村集體經濟收入“提質增效”,力爭行政村經營性收入10萬元全覆蓋。完善大救助體系,精準監測和幫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推動低保、特困、受災等基本救助“一件事”聯辦和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直補。高質量開展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化推進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攜手奔小康等工作。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持續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整改提升,完成江化關停。打好治水長效戰,深化“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完成市汙水廠擴建、城東汙水廠三期等項目,新增汙水處理能力7萬噸/日,基本實現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全市出境水水質保持Ⅱ類以上。打好治氣攻堅戰,市區PM2.5濃度均值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0%以上。打好治土(清廢)持久戰,深入開展“雷霆斬汙”專項行動,有效提升危固廢處置水平。高標準推進錢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紮實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打贏重大風險防控攻堅戰。強化政府債務風險管控。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打贏道路交通安全大會戰、消防安全三年翻身仗,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下降20%。聚焦“打傘破網”“打財斷血”,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戰。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非法集資、“套路貸”、虛假廣告等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增強群眾安全感。

(九)全面提升民生事業發展水平

積極促進就業創業。加強崗位開發、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落實企業穩崗和技能培訓補貼,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力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萬人。全面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孵化補貼、創業培訓補貼等政策,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和退役軍人創業創新,支持農民工等返鄉創業。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大學前教育補短板力度,抓好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提升,實現鄉鎮公辦中心園全覆蓋。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化“互聯網+義務教育”,抓好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實施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抓好高中多樣化、特色化辦學和名校建設。深化職業教育“五個統籌”改革,支持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打造高技能人才“雲集”之地。合力推動衢州學院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加快巨化二小、巨化四小、衢州高級中學、中央美術學院附屬衢州中學、北外國際外語特色實驗學校和市委黨校、市教育發展中心、市電大“三合一”項目建設進度。推進衢江區、開化縣創建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區)。切實保障教師待遇,狠抓隊伍建設,讓教師心無旁騖抓教學提質量。

持續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健全留守兒童、婦女、殘疾人、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實現兒童之家村社全覆蓋,建好鄉鎮(街道)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面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任務。狠抓學校、醫院、工廠、工地食堂和網絡送餐等質量安全,打造群眾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加快推進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高標準建設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積極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也是國家“政策大年”。我們要緊緊圍繞貫徹“八八戰略”、踐行“八個囑託”、推進“八大任務”,匯聚全市方方面面的智慧力量,謀劃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政策、重大規劃,編制符合實際、引領發展的五年規劃,全面開啟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三、加快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要補齊短板”要求,以更高水平的政府治理,推動更高質量的區域發展,實現更高標準的人民滿意。

(一)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旗幟鮮明講政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圍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個步調抓到底。深入落實“兩強三提高”,把提升政府執行力作為重中之重,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獎功罰過,強化過程跟蹤、結果反饋、閉環管理。堅持“專業+專心”,在實戰中狠抓政府隊伍業務能力建設。堅持“嚴管+厚愛”,嚴格執行“十條軍規”,關愛基層、支持一線,把盡責豁免、容錯糾錯機制落到實處。

(二)堅持整體智治、協同高效。按照“整體政府”理念,深化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系統抓好政策協調、審批協同和要素保障,推進政銀企社聯動,讓群眾和企業辦事從“找部門”變為“找政府”。常態化實施市政府領導掛聯區塊服務發展機制,強化市域統籌,推動市縣一體發展。加快打造“智慧政府”,聚焦經濟運行、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完善城市大腦2.0,推進一批場景化的多業務協同應用。深化“掌上辦公之城”“掌上辦事之城”建設,實現80%以上政務協同業務、90%以上部門間非涉密辦事事項上“浙政釘”,政務服務線上受理率80%以上。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全市域推廣應用“政企通”,實現機制集成、服務集成、政策集成,讓企業好用、易用、管用。

(三)堅持依法行政、創新服務。深化法治政府建設,爭創全國法治政府示範市。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健全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和重大行政合同合法性審查制度。完善一府兩院聯動機制,加強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預防化解行政爭議。大力推進監管服務創新,深化“互聯網+監管”,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強化“信用+行政監管”,打造穩定、可預期、法治化的最優營商環境。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制定實施《衢州市行政執法規範市級地方標準》。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改革。深化“五大領域”綜合執法改革,加強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

(四)堅持腦勤腿勤、廉潔有為。把“唯實惟先”作為政府團隊的文化特質,把“腦勤腿勤”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到眼裡有事、心中有活,部門不論大小,都主動參謀;政策不論大小,都主動爭取;風險不論大小,都主動防範。自覺接受巡視、巡察等黨內監督和群眾、輿論監督,依法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統計監督,高效辦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堅持“儉”字為要、過緊日子,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壓減不低於15%,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壓減不低於5%,三公經費壓減不低於5%,集中財力辦大事、辦實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生態。

各位代表!今年我們繼續按照“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的原則,梳理形成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請本次大會票決選出10個。民生實事項目確定後,我們將保質保量完成,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回應群眾期盼。

各位代表!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大道至簡、實幹為本。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舟共濟、開拓進取,為建設“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努力奮鬥,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鬥,為創造全市人民的美好未來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