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二):農業革命和人類文明

人類社會從採集社會向農業社會轉變發生在公元前9500至公元前8500年,也就是說人類農業社會的歷史不超過12000年。中美洲人馴化了玉米和豆類,中東人馴化了小麥和豌豆,中國人馴化了稻米、小米和豬。人類馴化動物、植物標誌著人類進入農業社會。


人類簡史(二):農業革命和人類文明

1、農業革命是人類自我奴役的開始。人類的身體進化出來是讓我們適應爬樹、追獵物的,在農業社會人類不得不在農地上彎腰勞作、挑水等,農業社會導致了人類的大量疾病,比如膝蓋骨磨損、椎間盤突出,馴化的動物會傳播大量細菌,導致人類染病。

從生物學上來說,一個種群繁殖的數量越大就意味著越成功。依靠奴役人類,小麥、稻米、雞、豬等動植物成為了生物學上最成功的物種。

植物最開始的馴化很可能是人類採集者蒐集的植物種子散落在了居住地附近,於是發芽、結果,人類慢慢的就會在居住地多做停留,等待收穫植物,定居點、村落就開始形成了。對於動物的馴化,獵人漸漸發現打獵的時候放棄羊群中的母羊和小羊會讓自己之後收穫更大,於是慢慢跟蹤動物種群,最後演變成把羊群固定在某塊區域。


人類簡史(二):農業革命和人類文明

2、伴隨著農業革命的成功,人類聚居區規模越來越大,城鎮開始形成,社會形態也發生變化,各種形態的文明開始產生。人類語言的虛構特點開始發揮重要作用,上一章我們提到了語言的虛構特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閱讀一下。

通過語言虛構的神、國家和法律,各種形態的國家、帝國開始形成,通過農業產品的剩餘,國王、神職人員等統治階級開始產生。人類的文明進入了等級社會,人類的想象力構建了一層又一層的知識體系和統治體系。

中華文明由於非常古老,對於這個過程是有記載的,比如老子的道德經:“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裡的小國就是指各個進入農業社會的氏族部落,老子的理想就是讓人類退回到氏族部落,作為一個聖人,老子已經感知到隨著人類文明進步,人類統治階級的剝削會越來越嚴重。

女性的地位開始淪落到最底層,這是人類通過想象力構建的統治的結果。事實上女性在勞動、智商和能力上並不比男人弱,但是通過人類想象力構建的社會階層卻讓女性被奴役了幾千年。

一直到現在,中東、印度的女性還在因為這種階層受苦,所以告誡一下中國女性,千萬不要嫁給這些地方的男人,這種社會結構並不是通過愛就能解決問題的。比如中東的男人現在還能娶四個老婆,印度、中東的男人可以對女人隨意打罵,整個社會都覺得是正常現象。一旦你嫁到這些地方,基本一輩子就完了,連離開都是奢望。


人類簡史(二):農業革命和人類文明


3、人類文明的差異造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生物演化的基本條件是不平等,換種說法是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這很好理解,比如有人生來就很好看,有的人卻長得醜;有的人天生智商超群,有的人卻不是很聰明。

即使是《獨立宣言》,最開始規定的平等權都是給白人男性的。然而,隨著農業文明的進步,自然選擇對於人類的淘汰能力越來越弱,那些平平無奇的基因得以傳播下來,人類進入農業文明之後,其實是越老越笨的,大腦越來越小。

人其實非常難適應不同的文化,比如一箇中國人跑到美國,你每頓飯都買單,對你的室友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中國式的關懷,他不會感知到的。他的文化是個體獨立性,你的文化是集體關懷式。所以最終他會認為你有毛病,或者想從他那裡獲得什麼,你們永遠也不會成為朋友。

再比如美國黑人60%是在單生母親身邊長大的,所以他們的文化就是拋妻棄子。前段時間看了一檔電視節目,一箇中國女人和一個美國黑人生了一個小孩,然後黑人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那個中國女人在電視上哭的很是傷心。其實這就是文化適應的問題,黑人就是依靠這樣把他們的基因傳播下來的,只能說這個中國女人沒有理解這一層道理,她把對中國男人的期望套用到了美國黑人身上。


人類簡史(二):農業革命和人類文明

人類文明的知識積累為人類進入到工業社會提供了技術支持,下一章我們一起來看看人類的工業文明。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評論,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人類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