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讓閱讀之花紮根心田

4月23日,我們迎來了第25個“世界讀書日”。近段時間,全國各地都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比如,河南省圖書館、省少兒圖書館等紛紛策劃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閱讀活動,聚焦在弘揚黃河文化、打造閱讀品牌項目、書香抗疫等方面,並採取線上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開展,為共建“書香中原”營造全民閱讀的濃厚氛圍;河北省石家莊市圖書館以“書香流動,雲端悅享”為主題,依託圖書館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精心設計了六大版塊24項線上讀書活動,邀請廣大讀者足不出戶雲端享受書香……相信通過活動的開展,必將有助於推動全民閱讀深入人心。

閱讀,不僅能慰藉心靈、充實大腦,而且能豐盈思想、助益工作。縱觀古今,橫看中外,對於讀書價值的讚頌不計其數,董其昌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顏之推的“積財千萬,無過讀書”,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伏爾泰的“讀書使人心明眼亮”等等,都在說明讀書的重要性,可以說讀書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途徑,只有深入進去才會有所收穫,才能更好實現人生的價值。

當前,在全民閱讀中存在著深入閱讀不足、年人均閱讀量低等問題。據第十七次中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成年人紙質讀物的閱讀量、閱讀時長及人均電子書閱讀量都有所下降。其中,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不足5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2.84本,僅有12.1%的國民日均閱讀圖書超1小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通過抓住世界讀書日這一時間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無疑為人們崇尚閱讀、熱愛閱讀搭建了平臺,更加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不妨將閱讀當成一場美麗的修行,發乎於心,踐之於行。一方面,要祛除閱讀功利化心理。當下,許多人用實用主義的眼光去看待閱讀,用到什麼才去學什麼,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其實,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隨著日積月累你會發現自身的能力素養也會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要增強閱讀鑑別力。我們處於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各種海量信息迎面撲來,我們要學會甄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者,要防止碎片閱讀、淺閱讀。當前,互聯網“快餐文化”雖然能夠幫助人們實現隨時隨地閱讀,讓閱讀變得更加輕而易舉,但也容易造成閱讀淺嘗輒止、缺乏深度,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系統閱讀、深度閱讀,這樣才能實現精神世界的充盈豐沛。

生命因閱讀而有力,生活因讀書而精彩。閱讀,不應止於讀書日,讓我們把閱讀當作一種自覺行動,把崇尚閱讀、自覺閱讀的理念融於生活、融於工作,養成時時處處不忘閱讀的好習慣,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時間,用閱讀充實自己的多彩人生。(王學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