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 官方代號

“陽光”行動

  • 英文名稱

Operation Sunshine

  • 媒體稱呼

極地航行挑戰

  • 密級

絕密

  • 發起者

美國海軍

  • 運作進程

1958年6月9日-8月7日

  • 目的

在北冰洋潛航穿越北極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陽光”行動中“鸚鵡螺”號的行動路線

背景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號。籃球大小的“斯普特尼克”號的發射成功,震驚了全世界。當然,受到打擊最為沉重的,還是冷戰的死對手美國,以至於至今提起“斯普特尼克”,美國人都如世界末日一般難受。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斯普特尼克”號的成功發射,使美蘇爭霸直接進入太空

美國當然不能坐視,必須以某種方式找回些面子。這就要求玩出蘇聯人沒能力玩的。1907年,老羅斯福總統建議發起的“大白色艦隊”計劃:“胡蘿蔔加大棒”邏輯的成人禮與開場秀(Great White Fleet),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炮艦政策模板。對此,美國人甘之如飴。能不能在這個炮艦領域做出突破性創新,以回擊蘇聯人、穩定盟友軍心?

海軍最先想到一招,那就是從冰下到北極溜達一趟。這個創舉應該不弱於“斯普特尼克”吧?北極地區的海下情況一直沒人去探測,蘇聯人也只能開破冰船,但也破不了幾里地遠,可是如果美國潛艇進去兜一圈,而且是北極這個難度極大的位置,這絕對是個最好的戰略。你蘇聯人去不了的地方,我卻能和你玩捉迷藏,找回面子絕對沒問題。

“大白色艦隊”計劃是基於水面艦艇,那麼水下艦艇也以這種方式行事,是不是可以再次為美國的利益加分呢?至少美國海軍是這麼認為的。被海軍盯上的,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核動力潛艇(Nautilus,SSN-571),這艘核動力潛艇是世界第一艘核潛艇。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

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命令海軍,嘗試派核潛艇穿越北極點,檢測即將裝備潛射彈道導彈的核潛艇戰備能力。命令雖然稀鬆、平常,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艾森豪威爾的意圖所在。

早在1957年2月4日,“鸚鵡螺”號便已突破60000海里(111120公里)的航行紀錄,達到19世紀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知名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所虛構的同名潛艇所航行之距離。這艘潛艇被命名為“鸚鵡螺”號,就是效仿凡爾納。需要說明的是,SSN-571是美國第6艘使用此名的船隻,也是第3艘使用此名的潛艇——天知道美國人為什麼如此沉溺於“鸚鵡螺”。

突破航行紀錄後,5月,“鸚鵡螺”號離開美國東海岸,前往太平洋岸參與“本壘打”行動(Operation Home Run),這是一個海岸與艦隊協同聯合演習行動,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太平洋艦隊熟悉核動力潛艇的能力。

7月21日,“鸚鵡螺”號返回母港——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新倫敦。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稍後,它前往東大西洋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演習,並且造訪多個英國與法國港口,接受這兩國家的國防相關人員登船檢視。

8月19日,“鸚鵡螺”號再次出海,開始進行航程達2226公里的第一次北極冰帽潛航。

10月28日,在“斯普特尼克”升空半月、餘波尚在強烈震盪之際,被寄予厚望的“鸚鵡螺”號返回新倫敦,進行例行的保養維修,同時執行一些簡單的海岸任務,直到隔年春天為止。在此期間,美國海軍秘密策劃了行動——由“鸚鵡螺”號進行極地航行,並命名“陽光”行動。北極冰下航行雖然意義不言而喻,但存在有4個巨大困難:

1、定位難:行駛到北極附近,逐步接近磁極,所有的經線開始聚到一點,測量方法逐漸全部失效。比如羅盤,到了北緯70度以上開始亂晃,沒法判定方位。陀螺儀誤差也會越來越大,緯度越高誤差越大。現今時代已經解決,但當時的技術還是有很大的問題。

2、避障難。北極冰山底下還是冰山,碰撞冰山的可能性很大,即便是側擦一下也不行,由此引發故障沉到大洋底下,生還的機會極為渺茫。而且北極海域情況非常複雜,除了冰山以外,洋流、溫差等等要素錯綜複雜,安全潛航難度非常大。

3、升潛難。北極溫度極低,零下幾十度海里面都會凍成冰,這給潛艇任務造成的危險過於巨大。1931年,英國日金斯爵士乘潛艇從大西洋進入北極,就人類歷史上首次遇到這種問題。因為潛艇執行上浮和下潛操作,需要水櫃放水、排水,結果進的海水竟然全是大冰坨子,為了不給船體造成損傷甚至危及船員生命,只好載著冰塊掉頭返回,到溫度稍高的海域融化冰塊。“鸚鵡螺”號雖然是核潛艇,但對這種問題仍然沒有好辦法。

4、保密難。因為是絕密行動,所以不能讓蘇聯知道——蘇聯人在北極邊上有駐軍,如果跑了消息麻煩就大了。但是,冷戰時期的情報站讓美國人防不勝防,對於保密根本就沒有底數。

上述問題,必須有穩妥的解決方案,行動才能得以實施。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鸚鵡螺”號的堆芯

1958年4月25日,也就是次年春天,經過半年多的修整,“鸚鵡螺”號接到命令,啟程前往美國西岸,開始接手籌備“陽光”行動。為了保密期間,潛艇還新任命了艦長,威廉·R·安德森中校。

正是考慮到任務非常棘手,“陽光”行動做了基本準備:

1、因為要前所未有地長時間浸沒在冰冷的北極水域中,而且兩個磁羅盤和正常的陀螺儀在地球兩極附近變得不準確。潛艇依靠北美航空N6A-1慣性導航系統技術(對“納瓦霍”巡航導彈中使用的N6A進行改進使其適於潛艇),同時安裝了斯佩裡·蘭德製造的特殊迴轉羅盤,保證在極高緯度下航行而不需要浮出水面。但這沒有經過技術驗證,能否如願還無法肯定。

2、核電是一個零排放過程,不消耗空氣,對水下航行有巨大的好處。“鸚鵡螺”號由西屋電氣公司為美國海軍生產的壓水反應堆——S2W船用反應堆提供動力。這是1947年12月31日,西屋公司和阿貢國家實驗室接到潛艇動力裝置設計任務,設計了基本反應堆裝置供“鸚鵡螺”號使用。

因為行動的高度危險性,整個任務所需的技術細節,軍方及艦長、船員們都沒有資格決定,而是完全交予海軍電子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擬定。而來自本實驗室的沃爾多·萊昂博士甚至親自登船擔任隨船的科學總監與冰下領航員,全程參與行動,可見行動的危險性。

3、對於安保方面,行動正式啟動前,與北極相關的全部資料封鎖在保險櫃裡。

行動之前,“鸚鵡螺”號分別在加州的聖地牙哥、舊金山與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停靠之後,隨後潛入大洋之中,開始歷史上著名的極地航行挑戰。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鸚鵡螺”號即將登程

行動經過

1958年6月9日,“鸚鵡螺”號在離開西雅圖港,“陽光”行動正式開始。

經過一段時間的秘密潛航,6月19日,“鸚鵡螺”號駛入楚科奇海(Chukchi Sea,北冰洋的一部分),開始準備進入北極。令人沮喪的是,“鸚鵡螺”號在楚科奇海淺海水域遇到太多流冰,在經過一番嘗試後,慎重考慮被迫折返,從楚科奇海潛行到白令海峽。首次嘗試就這樣無功而返。

潛艇中的水兵們頗有些不服,氣憤地問艦長:“剛走了沒有多遠,我們為什麼不能往前走?”

艇長回答道:“冰山那麼多,你以為我不想嗎?”

安德森艦長和船員們雖然很失望,但行動並沒有失敗,仍然要尋機完成。鑑於流冰太多,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溫暖的地方修整。於是,“鸚鵡螺”號調轉船頭,駛向夏威夷。

6月28日,“鸚鵡螺”號抵達珍珠港,準備在那裡暫停並等待北極地區較好的海象。

在船員們登岸之際,安德森艦長在出口進行了嚴格的檢查,眼睛警覺地盯著船員,一個一個地看他們有沒有什麼不妥之處。由於長時間在一起,船員們對於相互之間的變化已經熟視無睹了,然而對於安全異常敏感的安德森艦長猛然想到,全船100多人全是大鬍子!他們如果被人看到,行動就有暴露的可能。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這是怎麼回事呢?

海員航海有個習慣,就是一到寒冷地區,都不愛剃鬍子,結果是任務結束下船時所有人都是大鬍子——大鬍子的船員在熱帶夏威夷露面,懂行的人立刻就會明白“鸚鵡螺”號必然是從極地而來!如果大鬍子僅僅零星幾個還能混得過去,但這規模根本無法掩飾。雖然夏威夷距離南極、北極的距離有差距,但對手的情報人員可不是白痴。“陽光”行動是絕密行動,這個狀況太危險了。

安德森艦長立刻命令,所有船員都在艙內把鬍子剃了。無論船員們是否意識到原因所在,但都服從命令,刮完以後有還水手找船長,沒話挑話:“這個鬍子放哪?要不要弄個什麼信封裝起來?然後貼不貼個標籤?”之類的。安德森艦長說:“一邊那去,別跟我鬧。”

就這樣,“陽光”行動在夏威夷以極為平常的狀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寶貴修整期。

7月23日,“鸚鵡螺”號再次出海登程,向北航行而去。由於流冰已經減輕,這次過程比較順利。

潛艇在北極冰蓋下的航行很艱難,非常容易在冰下迷失方向,安德森艦長考慮,如果潛艇需要浮出水面,可以用魚雷在冰層上炸開一個洞。

最艱難的一段旅程是在白令海峽,那裡冰延伸至海平面以下18米,在穿越白令海峽的首次嘗試中,為避免被蘇方發現,“鸚鵡螺”號硬闖白令海峽,但冰和海底之間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供潛艇通過。第二次,潛艇不顧被蘇方發現的風險,通過阿拉斯加附近的一條已知航道。

8月1日,行動已經潛入巴羅海谷。

問題終究還是找上門了。雖然,“鸚鵡螺”號的導航設備已經是最先進的設備了,但潛艇仍然不出所料地在冰下迷失了方向。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支撐,船員不是崩潰就是崩潰。但“鸚鵡螺”號的水手們還是很不錯的,他們竟然以輪盤賭的方式來猜測經度,並繼續前進!

位置並非是唯一的問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潛艇需要浮出水面的問題更加麻煩,因為冰層太厚了。為此,安德森艦長甚至曾經考慮用魚雷將冰打穿。

冰山是個無可迴避的難題,“鸚鵡螺”號首次失敗就有這方面因素,這次終於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冰少了很多,因此看起來那些冰山底部也不是那麼面目可憎。“鸚鵡螺”號上有13臺聲吶,這就像蝙蝠耳朵一樣接收回聲,精度竟然可以達到1釐米。距海底和冰山的距離可以精確到釐米級,極大地保障了“鸚鵡螺”號的安全,因為他們有一次潛艇頂部離冰山底部只有20公分。“鸚鵡螺”號竟然從這樣一個狹窄的縫隙,硬是一絲一絲的平穩穿過去,然後是一寸一寸的向北極點蹭,直到最終到達。

一切都有驚無險地過去了。

美國東部時間8月3日23:15,“鸚鵡螺”號安全抵達並越過地理北極,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航抵北極點的船隻,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可操作核動力潛艇穿越北極的船隻。

想到至此,要儘快離開,是非之地不久留。當然,返程不能原路出來,因為一路的艱辛與危險,只有艇員們清楚,換個路徑或許總比原路好。因此“鸚鵡螺”號自北極點向白令海峽進去穿過北面,繼續在冰下航行了96小時、2945公里(1830英里),在格陵蘭東北外海浮上海面,終於安全、成功地完成以潛航方式穿越北極的任務。

8月5日上午,駐日本的美國海軍電臺值班室的通信兵們像往常一樣頭戴耳機眼盯指針,正緊張地工作著。突然,一名通信兵報告值班軍官,他收到一個極微弱的電臺呼叫聲:“任何美國海軍電臺注意,這是個不能說明身份的電臺,我們有重要電報要拍發”,“請任何美國海軍電注意”……呼叫一次接著一次。值班軍官命令通俏兵立即回答:“這裡是美國駐日本的海軍電臺,我們收到你們的呼叫,請立即增加發射功率,我們好接收你們的電報……”過了一會兒,值班軍官拿著密碼電報的譯文奔迸臺長辦公室。臺長接過紙一看,上面只寫了“北90鸚鵝螺”號幾個字。

臺長早在兩個月前就接到上級訓令,要他們密切注意“鸚鵡螺”號的任何電信,一接到消息立刻轉送國防部。於是這份“十萬火急”的密電頃刻之間送到五角大樓,在海軍部長、國防部長手裡迅速傳閱著。不久,特急密電又送到白宮,由秘書將它放在肖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辦公桌上——換句話說,駐日美軍在一定程度上也介入了本次行動。至此,“鸚鵡螺”號的冒險事實上已經結束了,餘下的就是安全返航。

“鸚鵡螺”號從北極繼續向南航行。

8月7日,“鸚鵡螺”號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浮出水面,“陽光”行動結束。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後續

完成任務後,“鸚鵡螺”號繼續行駛,進入了格陵蘭島和冰島之間的大洋,目的地是英國波特蘭。

到達英格蘭波特蘭後,獲美國駐英大使約翰·海伊·惠特尼代為頒發的總統單位嘉獎勳表,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和平時期頒發此殊榮。

與此同時,艇長安德森中校從潛艇的甲板上乘坐直升機飛到了附近的空軍基地,然後換乘飛機飛到了白宮參加授勳儀式。隨後安德森又飛越了大西洋到達英國,轉乘直升機回到“鸚鵡螺”號潛艇上,來參加該艇到達朴茨茅斯的歡迎儀式。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之後,“鸚鵡螺”號開始西行,直到10月29日時返抵新倫敦的泰晤士河水道,直到年底都是以新倫敦為母港在附近海域操作。

在服役兩年多之後,“鸚鵡螺”號更換了鈾燃料堆芯。這時,潛艇總共航行了62562海里,其中一半以上在水下完成。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一艘同樣馬力的常規潛艇完成這段航程,需要消耗200萬加侖以上的柴油,這需要一列217節車皮的運油火車才能裝下,拉起來能有2英里長。

1959年3月17日,美國海軍“鰩魚”號核潛艇衝破上面冰層在北極點上浮,它成為第一艘這麼做的潛艇。此後,破冰上浮就成了美國潛艇的家常便飯。

1980年,“鸚鵡螺”號退役,並於1982年被美國內政部指定為國家歷史性古蹟。

目前“鸚鵡螺”號位於康涅狄格州格羅頓市,已被改造為潛艇歷史博物館。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關聯性

“陽光”行動屬於軍事外交行動,自身沒有行動序列,也與任何行動序列都沒有直接關聯性。

但是鑑於其出處及影響,還是以下3個類似行動具有不容辯駁的傳承關係:

1、“大白色艦隊”計劃:“胡蘿蔔加大棒”邏輯的成人禮與開場秀:1907年時老羅斯福總統建議發起的行動,也是此類炮艦政策的開山鼻祖,後續的所有類似行動,皆從此出;

2、“沙暴”行動(Operation Sandblast):1960年,由美國海軍上尉愛德華·L·比奇指揮的核動力雷達哨潛艇“特里同”號核潛艇運行的任務。本行動“歷史脈動”將在近期發佈,敬請對此感興趣的及時關注本頭條號;

3、“海洋軌道”行動:核動力時代改頭換面的老掉牙節目(Operation Sea Orbit):1964年7月31日-10月3日,以核動力“企業”號航空母艦、“長灘”號導彈巡洋艦、“班布里奇”號導彈護衛艦進行的世界航行。

作為代號名稱,“陽光”並不孤單,比如:

“新陽光”計劃:技術發展的國家層面榜樣,可惜這國家風氣不正

“陽光”行動:1954至1970年間,美國用嬰兒屍體進行核試驗;

“陽光”行動(Operation Sunshine):英國國際慈善機構旨在通過海豚啟發的教育和藝術、社區項目和家庭休養,為那些有額外需要的人的生活帶來歡樂和康復的計劃;

“陽光”行動:2010年12月,百度公司發起旨在“打擊互聯網不良信息、共建和諧網絡環境”行動;

“西部陽光”行動:2011年10月11日,廈門大學西部夢想社團西望支教隊暑期支教活動;

“陽光”行動:2014年2月,中國青年志願者助殘行動,旨在動員廣大青年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助殘志願服務;

“供應鏈陽光”行動:2019年4月18日,中國石化工業品電商平臺易派客,倡導關聯方企業更加註重供應鏈的陽光透明;

“橙色陽光”行動:2019年11月4日,阿里巴巴動員社會力量來關注獨居老人群體的;

“倫教陽光”行動:2019年,順德籍或在順德讀書的滿16週歲以上的同學們體驗到各種義工生活;

“陽光”行動:2020年4月10日-5月31日,中國加盟網針對創業者發起創業扶持公益計劃,集結優質加盟領域企業為創業者提供“百億創業補貼”;

"天使陽光"行動: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倡導實施的"紅十字天使"計劃的組成部分,是繼救助白血病兒童、腦癱兒童等重症患兒之後推出的又一個大病醫療救助行動,等等等等。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影響

在20世紀50年代,“鸚鵡螺”號橫空出世,顯示了核潛艇這一劃時代武器的無限潛能。

英國的海軍指揮官曾經這樣評價“鸚鵡螺”號:“它可以隨心所欲的發動攻擊,幹它想幹的事情,而我們毫無辦法。”

船長加科學家一塊去探險,“陽光”行動這個模式成為類似行動的標配,到今天一直都沒有變過。

正因為“鸚鵡螺”號執行的“陽光”行動,蘇聯才會緊追不捨地研發自己的核潛艇。考慮到潛艇部隊實力不及美國,蘇聯決定建造核動力破冰船,同美國在北極一爭高下。1971年7月3日,“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在列寧格勒波羅的海造船廠動工開建。4年後,“北極”號海試順利完成,船內安裝了兩座核反應堆,建造這艘破冰船就是為了歷史性的北極“破冰之旅”。1977年8月9日,“北極”號進入北極點附近區域。8月17日,“北極”號突破北冰洋中央盆地上3米厚的冰蓋,抵達北極點,成為首艘抵達北極點的水面船隻。“北極”號抵達北極點為蘇聯在美蘇北極暗戰中贏回重要一局,1982年它被改名為“勃列日涅夫”號。

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積極尋求緩和同美國的關係,但另一方面美國軍方卻加大了在北極的活動,美國海軍潛艇利用蘇聯轉型之機頻頻出入北極。美蘇兩國那潛艇真的就如美國人預想的那樣,就在北極經常玩捉迷藏,甚至撞到一塊的事都出了好幾次,這個完全是“陽光”行動刺激的後遺症、併發症:

  • 1984年9月至11月,美國“魴魚”號核潛艇同姐妹艇“鮫魚”號核潛艇一道在北冰洋冰蓋下航行,11月12日,這兩艘核潛艇成為第三批在北極點上浮的潛艇。
  • 1986年5月6日,又有3艘美軍核潛艇深入北極在北極點上浮。
  • 1987年5月18日,兩艘美軍核潛艇領著一艘英軍核潛艇出現在北極點。

蘇聯逐漸陷入危機,焦頭爛額的戈爾巴喬夫無暇顧及美國在北極的活動,肆無忌憚的美軍竟然在北極舉行了代號為“90冰演”的軍事演習,向蘇聯展示軍事實力。

1959年10月,毛澤東主席也因“陽光”行動斬釘截鐵地拍板:“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由此引發了中國的“07”工程——可見“陽光”行動的影響之大、之巨。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陽光”行動對毛澤東主席觸動很大

評論

“陽光”行動,是世界首次以核動力進行長距離、危險水域的冒險行動,其成功的表演,將世界海軍裝備提升到一個分水嶺,這個分水嶺已經成為進入強國的基本技術門檻之一。

“鸚鵡螺”號這次穿越北極之行對美國來說意義重大,艾森豪威爾總統公開表示,總有一天美國核潛艇可以利用這條航道。

雖然這世上第一艘核潛艇早已退役成為博物館艦,但其問世開啟了核動力時代,對全世界範圍內的潛艇技術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徹底地改變了潛艇在軍事上的作用。

在短短几天之內,安德森艇長和“鸚鵡螺”號核潛艇分別出現在了世界的不同的地點,完成不同的任務,這體現出核潛艇無可比擬優勢和戰略價值。

“陽光”行動既有炫耀軍事技術能力的考慮,也有科考、技術驗證等多種非常實際的戰略性目標,行動的圓滿結束也意味著美國海軍的技術優勢已經甩開了全世界。

而由蘇聯的“斯普特尼克”計劃引發美國的“陽光”行動再到中國的“07”工程,“陽光”行動成為串聯蘇美中的多米諾骨牌。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代號說明

“陽光”行動,是一個有些糾結的代號,行動結果完成了這個永遠見不到陽光的冒險,或許就是為了達到最終追求到“陽光”的目的。

“陽光”行動:躲在陰暗之處雄心勃勃的極地航行挑戰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