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貸危機大起底

本文來自力場作者:雪兒小姐姐

前兩天講過,螞蟻花唄用向消費者借貸的債券作為基礎資產,用借貸利息產生的現金流發行債券並賣給其他投資者的過程就是資產證券化,它又叫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簡稱ABS。

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總結一個重點:資產證券化的前提是要有優質的基礎資產。螞蟻花唄向用戶借出去的消費貸款就是不容易違約,並且能夠產生源源不斷利息的優質基礎資產;因為資產證券化是把不易流動的資產轉化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交易和買賣的證券,來進行融資的一種行為和手段。優質的基礎資產是保證證券到期之後有足夠的資金償還投資者本金和利息的基礎。

如果馬爸爸在給消費者貸款之前沒有辦法對其進行嚴格科學的信用採集和評級,過程中也沒有辦法防止用戶違約不還款的問題,那麼螞蟻花唄就有收不回貸款的可能,從而可能無法償還投資者購買證券的本金和利息。因此發行證券的基礎資產如果出了問題,到期不能償還投資人本息就可能出現違約導致投資人的損失。

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源於這樣的問題,基礎資產質量不過關,基於其上發行的各種證券後來都成了危機重重的風險資產。

我們從頭來看。

從上個世紀中後期,美國的貧富差距開始不斷加大。1976年,收入排在前1%的家庭擁有美國國民收入的8.9%,而到了2007年,這1%的人收入卻佔到國民總收入的23.5%。

幾十年時間,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幾乎沒有任何增加,反而不斷受到失業的威脅。

加上2000年,美國科技泡沫破滅,2001年又遭受9.11恐怖事件襲擊,在二十一世紀一開始,美國的經濟發展遭遇了非常大的壓力,那個時候大多數普通美國人根本買不起房。

為了刺激經濟,更多也是為了爭取低收入階層的選票,當時的小布什政府提出了居者有其屋計劃,推出了《美國夢首付法案》。主要目的是提高美國家庭的住房擁有率,實現美國夢。因此該計劃和法案中出臺了各種促進和幫助普通家庭購買房屋的政策和措施。

對這些政策和措施總結一下,主要包括,第一大幅度降息,美聯儲從2001到2003年連續降息達13次,利率從6.5%降到1%;第二降低中低收入家庭購房首付比例;第三要求兩大住房貸款巨頭房地美和房利美持續加大對低收入家庭貸款買房的支持。

在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賣力喊單,以及各種政策的保證之下,普通老百姓的購房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因為購房的門檻比之前降低了太多,在1990年,只有信用良好,收入穩定的人才能獲得購房貸款,而且首付至少在20%以上,貸款時還需要提供各種證明。到了2000年,只要3%的首付就可以貸款買房,甚至還出現了零首付,不提供證明就能購房的情況。

向這種信用等級差,沒有收入證明和還款能力證明,其他負債較重的家庭和個人提供的住房按揭貸款就被稱為次級貸款。

因為買房的人大量增多,房價很快就被炒了起來,在2000年之前美國實際房價每年上漲1%,之後每年就以7%的速度上漲,到2005年相比2000年已經多漲出30%。幾年前購買的一套60萬-70萬美元的別墅,幾年時間就漲到了150萬美元左右。


房價的大幅上漲讓貸款的銀行放貸的膽子更大了,因為就算購房者換不起房貸,銀行收回房子出售之後的收入扣除貸款的本息還會大賺一筆。

當然結果就是這種劣質的貸款數量和比例不斷上漲,2006年,中低收入和貧困家庭貸款已佔到房利美和房地美貸款的76%。

為了儘快收回貸款的資金,向購房者貸款的銀行以及兩房(房地美和房利美)非銀行貸款機構採用了資產證券化的手段來進行融資。

他們把這些次級房屋抵押貸款的資產打包發行成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再請評級機構給予比較好的評級,然後銷售給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看起來一切都很好,銀行賺中間費用,管理費用和利率差價,投資者拿到穩定的投資收益,窮人通過貸款獲得住房。

因為房價的不斷上漲讓購買住宅抵押貸款證券的投資銀行也獲利豐厚,他們也熱情高漲地參與到這個遊戲中來。

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在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的基礎上,美國的投資銀行又在金融創新中發展推衍出了大量個性化的擔保債務憑證(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又在一級CDO基礎上不斷衍生出二級CDO、三級CDO等產品,由此使得建立在次貸證券化之上的各種證券化衍生產品以幾何級數膨脹增加,形成了一個數額巨大且錯綜複雜(幾乎難以直接估算)的證券交易網絡。

這個多層次的擔保債務憑證經過評級機構增信之後,再加上槓杆兜售給各種投資機構以及普通老百姓。就這樣,在層層包裝不斷髮行新的證券後,經過多次證券化的資產就如俄羅斯套娃一樣,讓後來參與進來的投資者已經完全看不出來最裡面的基礎資產是什麼。

可是穆迪,標普這些老牌的評級公司卻給了這種劣質產品非常高的評級。

到了2007年,這些劣質的,違約率和風險極高的次級貸款已佔到資產證券化的半壁江山,通過多次證券化的有毒資產已經滲透到金融體系的各個地方。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購買了這些經過層層包裝的產品,持有量第一的雷曼兄弟用了32倍槓桿率來購買。

如果說向購房者貸款的銀行經過一級證券化發行的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等產品的利率收益還來自於最初借款人支付的利息、它們與實體經濟還存在內在聯繫的話,那麼,在後面衍生出的大量擔保債務憑證CDO中這種聯繫就已完全沒有了。這意味著,購買這些產品的收益就必須依靠交易價格不斷上漲產生的泡沫來維持,它不但是投資者獲得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也是得以吸引新的投資者加入的主要誘因。

到後面這個遊戲完全變成了一個擊鼓傳花的資金盤。

這個遊戲要一直玩下去,必須保證要有源源不斷的接盤者加入進來,同時保證房價持續上漲,加上購房貸款的利率不上漲。

但很可惜,這種樂觀情緒並沒有持續多久。

2006年開始,隨著美國政府持續加息,很多貧窮的購房者還不上不斷上升的利息,開始放棄還貸。借貸的銀行只好收回房子拿到市場上進行出售。由於房屋供應增大,需要補足,加上利率的上漲,市場的房子開始供大於求,房價開始下跌,美國房地產泡沫破。

越來越多的購房者無法還款,次級貸款出現大量違約。借貸銀行和兩房貸款機構收不回貸款,由此發行的債券,自然也是不值錢了。購買這些債券的機構,當然跟著出現鉅額虧損。

就如多米諾骨牌,那些修建在次級貸款和MBS地基之上的各種擔保債務憑證CDO層層疊疊垮塌下來,那個早已從內心腐爛的金融帝國瞬間崩塌。

2008年,提供大量購房貸款的“兩房”虧損達到了140億美元,股價在過去一年也暴跌了約90%。9月7日,美國政府出資2000億美元接管“兩房”。

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佈破產。這不僅是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投資銀行破產案,也成為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開端。

同時,貝爾斯登倒閉,美林證券被收購,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改組,此後,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並演變成為一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

聲明:本文已加入由力場新媒體部發起的「好文流動計劃」。該計劃旨在增強力場好文流動性,進而提升力場內容價值。


美國次貸危機大起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