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启发了我们的言行……

姚鼐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被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但也有人说他太“多能”了,见别人的擅长处,都想独占鳌头,无法精到必然粗疏。

清代大思想家,著名学者戴东原就把别人的意见对姚鼐直抒胸臆了,姚鼐听后很受触动,不再求事事胜过别人,一心只求造就自己的独到之处,终成古文大家。

无独有偶,另一位古文大家方苞也有这样的一语之师。方苞很想学作诗,就把诗作拿给查初白看。查初白对方苞说:“你的性情不像诗人,还是以古文名世吧,把力气合并在一起,或许能登峰造极。”方苞就终生不再做诗,果然成为古文的一代宗师。


《中华好诗词》第四季总冠军孙东辉在获胜后谈到自己对于诗词的热爱时,他说他很感谢高中的王老师,如果把诗词比作财富,那么,是王老师给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他们上课前,王老师总会先在黑板上写一首古诗,领着同学们朗读,讲解古诗的意蕴,渐渐的,王老师帮助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清新隽永的诗意之门。


上高中时,我尤其喜欢语文课。

记不清是高二还是高三的时候,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经常朗诵他发表的作品,我记得其中一篇是写雪花的,随着他声情并茂的朗读,我感到眼前幻化出一位美丽的雪花仙子,洋洋洒洒,飘飘然然,袅袅娜娜,曼舞在我的眼前。我陶醉于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折服于老师意境优美的文采中,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也能这样被人朗诵,我该多么骄傲啊!

突然就有一天,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轻描淡写地说:“这次有篇作文,让我看了很惊喜,我没想到这样的文字出自这样的同学手中,有的同学别看平时默默无闻的,但反应在作文里的知识面还是不错的......”

同学们都在四处张望着寻找这位神奇的同学,我也傻乐呵着左顾右盼的,心想,是谁这么幸运啊,太羡慕她了。

然后老师慢条斯理道:“这位同学就是......下面我读一下她写的文章《生活告诉我》。”

我当时真被吓到了,傻笑着的表情直接冻住了,我心潮澎湃,难以置信,哦,原来我还是有点存在感的。

我对文字的点滴自信,也许就凝聚于那一刻吧!

从那以后,同学们都知道我会写点东西了。毕业的时候,他们拿着留言本让我给他们来一段,我受宠若惊,同时又觉得受之有愧。于是,心中对于读书的喜爱一如既往。

只是自那次惊艳之后,我再无被老师垂青之作,但也令我领悟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一现的昙花永远开在了我的心底,它给我最大的启发不是我的作文得到了欣赏,我有了自信,而是我领悟到了,要懂得珍惜那种可以给我们某种启发的人,比如我的那位语文老师,他就用他发表文章朗读文章的做法启发了我内心对文字的向往之情。

我由此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若要有礼尚往来,也一定要有精神上的受益匪浅。

哪怕只是一句看似平淡的话语,在有心人听来,也会具有点石成金,豁然开朗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多和那些可以启发我们不断地遇到更好的自己的人交往,从他们那里,你不见得有带来物质上的丰盈,但心灵上的感悟,却也可以对你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