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很多年前,大概还是微博、博客盛行的年代,一位名叫于建嵘的作者写了一篇真情散文《离别》,竟然获得了两万多元的打赏。那还不是一个知识付费的年代,那还不是各种诱导与主播打赏的年代,一篇关涉自己与母亲絮絮叨叨的家常话,竟然获得了如此高额的赏金,令写作圈子一片哗然。

(由于原创考虑,只插入图片)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2016年11月25日,一名名叫罗*的编辑在女儿第二次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写下名为《罗*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微信圈疯传,收到的捐款高达2626919.78元。虽然整篇文章只有只有千把字,但一位父亲的不忍,不舍,无奈与绝望溢于言表。

“罗*笑,不要乱跑,你给我站住!要是你不乖乖回家,就算你是天使,就算你跑进天堂,有一天我们在天堂见了面,爸爸也不理你……”

这样的语句,哪一个做父母看了不会动容,不会泪目?

虽然最终因为各种深挖,捐款原路退回。虽然后来罗*笑还是在众人的眷念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但那篇似乎没有功力的文章,却给我们写作者一些启发与感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我们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阅卷老师共鸣,让读者产生呼应。

文学作品必须追求真善美。“善”(助益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有“真”才有善,有“真”才有美。

无论是于建嵘的“母亲的满崽”,还是罗*渴望留下女儿在人间的渴望,这些情感都是真挚的,所以才感人,所以才共鸣,所以才激发人类的同情心。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人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无论是哪一种苦,生而为人,我们都很难逃脱,除非修行,除非禅悦到一定境界。绝大多数庸人都在这“八苦”中煎熬。


作文答疑六:被重金打赏的名家作品对考生有什么启发?

最可悲的是,佛家说“人生即苦旅”,因为从一出生到死亡就是一趟单程列车,无论如何努力,我们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所以史铁生才在《我与地坛》中一次次与自己和解,与死亡和解。因为母亲的死,他才彻底弄明白了应该如何看待死,应该如何看待生。

余华的《活着》,让我们不得不感慨:活着容易,向死而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得不活着,有时比活着还要艰难。

这些作品到底会给我们的考生们怎样的启发呢?

江苏“苏教杯”曾考过一个题目:触摸一个词语。一名选择写触摸死亡的学生,荣获了一等奖。2017年钱江晚报主办的2017第五届新少年作文大赛昨天进入最后冲刺,近万名参赛选手中,236位中小学生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其中“这一次母亲不会原谅我”作文《孟婆汤》荣获了一等奖。文章讲述了母亲因为车祸而失忆,却耿耿于怀地记得女儿不用功学习,女儿像妈妈一样教她认自己的名字,给她读龙应台的《目送》……可惜失忆的母亲只会傻笑。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爱。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让阅卷老师共鸣:苦。

因为爱而不得,才有悲剧。因为苦而坚持爱,才有正剧。

而这一切,都需要真情实感,都需要触及人类共性的情感。这是文学的魅力,也是文学的拯救。

文学如此,作文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