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正當時

昨天進入大暑節氣了,室外溫度很高,而室內的溫度恰好在19ºC以下,這室內室外的溫差這麼大,無論從室內走出去,還是從室外走進來,我們的體溫調節中樞能夠適應得過來嗎?現在我們來談談,此時此刻的養生吧。

養生的意思是什麼?我講的有三層意思,1.養護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在這地球上旅行的時光也不長,好好養護防止生病,期望延長生命週期;2.保養身體,增進健康,提升生活質量;3.預防未發生的疾病或防止疾病加重。在這大暑的節氣裡,我們要談的也有這相關聯的幾點。

三伏天,是入“中伏”了。體表循環越是活躍了,病位變淺了,我們在此時的養生就是把病氣邪氣托出體外,防止邪氣潛伏,到入冬之時又發生疾病。所以,我們把這個治療手段叫做“冬病夏治”。利用天時節氣,病位膚淺,容易驅除的時機,把病氣邪氣驅除掉,達到養生的目的。比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蕁麻疹、關節病等等,在這個時候治療,正是恰好時機。

在開頭已經講了,從室內走向室外,或從室外走向室內,我們怎麼樣才能適應呢?從室內的低溫環境,走出室外去,這是需要勇氣的,假設室內溫度不要太低,儘可能與室外保持一定的溫差,這溫差不能太大,溫差越小,我們越容易適應。如果溫差太大,我們適應不了,就容易出現“中暑”,嚴重的還容易危及生命安全。這不是誇大之詞,現實生活中,就存在這樣的情況。

另外,從室外的高溫環境,突然走進室內,溫差大了,容易“受涼”感冒,容易“中寒”出現心腦血管疾病。這是我們一定要警惕的。外面的高溫天氣,迫使我們的體表的毛孔擴張,機體調節出汗散熱,使我們適應外部的高溫環境。但突然進入室內的低溫環境,冷氣進入毛孔,同時也迫使毛孔關閉,體表循環也突然緩慢下來。整體循環也會受到冷氣的突然“襲擊”而出現自我調整,有些人會出現頭暈,血壓升高,甚至心絞痛。夏季,本不應該有那麼多病症,諸如高燒等等,這都是空調惹的禍。有些病人常常問我,“這夏季沒有空調怎麼過?”我也思考這個問題,以前沒有空調的時候,我們不是“活”過來了嗎?這是適應能力的問題,習慣了有冷氣的日子,環境改變了,有些人適應不了。所以,很多人害怕這種改變,適應這種改變,我們叫“歷練”。預防突發性疾病,要先從適應能力調節開始。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為什麼在這樣的高溫天氣,還吃薑呢?這不是在叫板嗎?不是的。我們人體很奇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之時陽氣從臟腑深層走出體表,並達到隆盛的狀態,而體內的陽氣稀薄了,出現“空寒”狀態,假設我們吃些生薑,讓體內熱起來,體內的循環也會活躍起來,減少了一些胃腸疾病的發生。體表陽氣旺盛,多半會有口乾舌燥的感覺,很多人喜歡喝冰凍的食物,吃起來的時候,會有非常“爽”的感覺。但寒食進入體內後,寒氣會留在臟腑裡,久則生寒變疾病。在臨床上,有非常多的女生有這樣情況,如痛經、月經量少、有血塊等等,大部分人都喜歡吃“寒食”。

夏季正是養生之時,假設我們能做到,“少吹空調、少吃冷飲寒食”,我想至少可以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不求長生不老,只求保持“健康”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