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在人類文明史上曾誕生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四大原生古文明。這四大原生古文明的現狀如何呢?目前埃及總人口的84%左右都是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拉伯人,現在埃及的少數民族科普特人自稱是皈依基督教的古埃及人混血後裔,稱科普特語是由古埃及語發展而來,但他們不是現代埃及的主體民族,目前埃及的主體民族阿拉伯人並不是古埃及人的直系後裔。古巴比倫城如今則掩埋在距離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約90千米外的漫漫黃沙之下。古印度文明誕生的印度河流域如今則是巴基斯坦的領土。中華文明已成為世界四大原生古文明中唯一延續至今者。

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大約在商朝時期中國已發展出高度的青銅文明,與此同時商朝的甲骨文清晰地表明這時中國已進入到成熟的文字時代,在商代的墓葬中人們甚至發現了來自今天新疆和田的玉、來自印度洋的海貝等物品,這充分證明早在張騫鑿空西域開闢絲綢之路以前中華文明已與西方文明有所接觸。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都在商朝進入到成熟時期。事實上繁榮的農業、商業以及金屬冶煉技術在其他三大古文明中也都存在,然而在不久之後中華文明獨特的禮儀文化也即將誕生。

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大約在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發率八百諸侯討伐商紂王,正是這次軍事行動締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長壽的王朝周王朝。就在滅商後的第二年周武王姬發去世,繼位的成王此時尚在襁褓之中,很顯然他並不具備實際處理國家軍政事務的能力,於是由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旦攝政。成王的另外三位叔父管叔、蔡叔、霍叔則各自擁兵鎮守一方,時人稱之為三監。三監對周公攝政心有不滿,於是就製造關於周公將不利於成王的謠言,這樣的局面使紂王之子武庚看到了復辟商朝的希望。夏、商、週三代的交替相比後來的改朝換代算是相對文明的——這是因為這時大一統帝國尚未形成,夏、商、週三代的天子只是天下諸侯的共主,無論是商滅夏或是周滅商其實都只是取代了前者的天下共主之位,並不會滅絕前者的家族世系,相反夏王朝、商王朝的後裔在新王朝仍是擁有自己封地的貴族。武庚就擁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但他並沒直接打起恢復商朝的旗號,而是以周公就對成王不利為由拉攏三監以護衛成王的名義發動對周公的討伐。

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周公得知消息以後舉兵東征,殺死武庚、罷黜三監,之後一路向東滅掉奄國等五十餘國,將周王朝的勢力範圍擴張到東海之濱,後來周王朝將位於東海之濱的土地分封給齊、魯兩國,這就是今天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的最初由來。通過武王伐紂和周公東征兩次軍事行動已使周王室的權力得到相當的強化:夏、商兩朝實際上還處於由原始部族向成熟國家形態的過渡階段,下、商兩朝治下的方國有的還很難稱之為國家,當時所謂的諸侯其實還只是部落而已。然而到了周朝實際上已進入高度成熟的國家形態,事實上週的諸侯和夏、商的諸侯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夏、商的諸侯其實都是各自獨立的部落,只是因為迫於夏王室、商王室的軍事壓力而表示恭順而已,而周的諸侯是必須經過一套嚴密的冊封儀制的,這在當時被稱為受命(接受天子的任命)。周王室權力的強化不僅表現在對諸侯的控制力上,也表現在周王室不再需要像夏、商兩朝一樣依賴巫師祭司階層進行統治,這也使中華文明表現出與其他文明不同的特質——古埃及祭司、古印度婆羅門由於壟斷與神溝通的權威,以致於都具有足以和王室分庭抗禮的權力,然而在中國至少從周朝起祭司階層就只是王權統治下的工具,絕無威脅王權的可能。

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為適應形勢的發展周王朝發展出了一套嚴密的宗法禮教制度,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周禮。周禮的核心思想可以大略概括為”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這句話的本意並不是說君父就該高高在上,臣子就該匍匐在地,甚至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指的為人父者要有父親的樣子,為人子者要有孩子的樣子,為君者就該有君主的胸襟氣度,為臣者就該竭盡臣節。總之就是大家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同時周禮對君父和臣子的要求是對等的:每要求臣子做一件事,君父也必須對等做一件事,也就是所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為寇仇“。事實上週禮的制定設計體現著一種博愛精神,比如《周禮·地官·大司徒》中記載著的保息制度:“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周禮》的立意並非要實錄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為千秋萬世立法則。作者希冀透過此書表達自己對社會、對天人關係的哲學思考,全書的謀篇佈局,無不受此左右。周禮認為:人和社會都不過是自然精神的複製品。戰國時期陰陽五行思想勃興,學術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風,講求人與自然的聯繫,主張社會組織仿效自然法則,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說。《周禮》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積極奉行者。所以周禮竭力鼓吹現代人看起來玄幻無比的天命所歸思想,以周禮的觀點任何英雄豪傑之所以功成名就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他們個人的努力奮鬥而在於天命眷顧他們。事實上這種觀點並沒錯,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嘛,但周禮忽略了一點:人在自然面前也並非處於逆來順受完全被動的狀態,雖然在宇宙自然中人類是那麼渺小,而我們每一個個體就更微不足道了,但即使是一顆微不足道的塵埃也有著屬於自身的價值,人在適應著自然的同時也在改造著自然。當然在那個技術條件極端落後的時代周禮的作者和其他所有人都對自然懷有深深的敬畏,他們對自身的命運完全無法把握,所以在那個時代誕生這種人法天的思想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周禮的內容廣泛涉及政治制度和社會生活,試圖用禮教規範人們的生活。在政治制度上週禮確定了六類職官——這六類職官的具體分工如下:大宰及以下的63種職官稱為天官冢宰,負責宮廷事務;大司徒及以下的78種職官稱為地官司徒,負責民政事務;大宗伯及以下的70種職官稱為春官宗伯,負責宗族事務;大司馬及以下的70種職官稱為夏官司馬,負責軍事事務;大司寇及以下的66種職官稱為秋官司寇,負責刑罰事務;涉及製作方面的30種職官稱為冬官百工,負責營造事務。事實上隋唐以後的三省六部制度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禮的六官所設。在地方治理模式上週禮將天下的土地分封給姬姓宗室子弟、功臣子弟以及華夏各部族的首領,周王以受命於天的名義作為天下諸侯的共主,根據與周王室的親疏遠近關係以及對王室的功勞將各路諸侯冊封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諸侯所統治的土地即稱為一國,諸侯有權在自己的封國之內冊封世襲的卿大夫貴族,貴族的封地稱之為家。換句話說在這個時代只有貴族才有家,在貴族的封地上所有耕種他們家土地的百姓都以這家貴族的封地作為自己的姓氏,至於奴隸本就是貴族的私有財產,哪裡有什麼家呢?這就是中國人最早的家國天下觀——天子是受命於天而統治天下的,這在周禮中被總結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根據這一思想全天下的土地都屬於天子,而天子將土地以及附著在土地上的人民冊封給諸侯,諸侯再將土地轉封給國內的卿大夫貴族,而平民只能耕種貴族的土地。當時縱橫交錯的道路和渠道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這種土地所有制被稱做井田制。在井田制之下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通過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維持自家的生計和繳納給上級領主的貢賦。

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周禮涉及了一套複雜的禮儀體系以使天子、諸侯、卿大夫、百姓的各安其位。比如周禮之中有一種“五服”制度,我們今天一般所說的五服是指同姓本家裡邊從高祖父那輩算起以及後面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及自己五代人,也就是說在同姓本家的親屬裡邊和自己的血緣關係可以追溯到五代人以內的就是五服之內,如果在五代人之外就是出了五服。那麼周禮之中最初的五服制度是這個意思嗎?事實上週禮的五服制度有四層含義,我們今天所用的這種含義的確是周禮五服制度的其中一種含義,那麼還有三種含義是什麼呢?按周禮的規定:如果是五代之內的親屬過世是需要服喪的,而根據親疏遠近的不同所著的喪服也是有所區別的,當時的喪服根據親疏遠近的不同依次遞減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而五代之外的親屬過世則不需要著喪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出五服的最初含義。除此之外當時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個社會階層也有各自不同的著裝,如果身居上位者穿著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會被視為有失體統,如果身居下位者穿著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則會被視為僭越,這也是周禮五服制度的含義之一。最後周禮的五服制度還有一層含義:在王畿之外以五百里為一區劃,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甸服的諸侯需要提供周王對父親、祖父的祭品;侯服的諸侯提供周王對高祖、曾祖的祭品;賓服的諸侯則提供周王始祖的祭品;要服的蠻夷之主進獻周王對遠祖以及天地之神的祭物;戎狄之君則一生朝見—次。

開啟中華禮儀文化的周禮

周禮對當時的家庭生活的禮儀規範被稱之為宗法制度。說起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夫多妻制度,其實嚴格意義上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在一個家庭之中只能有一名正妻。與此同時正妻所生之子被稱為嫡子,妾室所生之子稱為庶子。無論周王、諸侯,還是卿大夫貴族都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在家族之中祭祀祖先是嫡長子的特權,同時嫡長子也是土地、財產和權利的繼承者。嫡長子扮演著為家族傳宗繼統的角色,由歷代嫡長子代代繁衍形成的這個系統稱為大宗,由嫡長子的同母弟和庶子們組成的系統稱之為小宗。孔子有一句話叫“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裡的小人並不是指道德品行敗壞之人,而是指的小宗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