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頗有成就的80後作家笛安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文學界湧現出為數眾多的"新生代作家"。這些人大部分生於80至90年代,以他(她)們健旺的青春氣息和才氣,很快在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慶山)、阿耐、張悅然、辛夷塢、桐華、甫躍輝、韓松……這樣的名單可以開列很長。與"老一輩作家"相比,"新生代"作家們體量龐大,所從事的文學領域也各不相同:有屬於校園文學的,如韓寒郭敬明等人;有屬於青春文學的,如安妮寶貝張悅然等人;有屬於網絡文學的,如辛夷塢桐華等人;有屬於嚴肅文學的,如甫躍輝等人。這一方面表明,時代發展到今天,文學創作的領域已經大大拓展,呈現出一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姿態,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學正進入一個"眾聲喧譁"的時代,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發出聲音,各自尋找屬於各自的讀者,形成一個個獨特群落。這其中,作家笛安是非常耀眼的一位明星。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用她出色的才華征服了讀者


笛安原名李笛安。在當代文壇上,她的家庭可謂非常獨特,具有鮮明而濃厚的文學氣息。她母親名叫蔣韻,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創作有長篇小說《隱秘盛開》,中篇小說《心愛的樹》等作品,其中《隱秘盛開》獲第四屆趙樹理文學獎,《心愛的樹》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笛安的父親名叫李銳,與蔣韻一樣也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甚至比蔣韻的文學成就還要大。2005年,"世紀文學60家評選"活動出爐,李銳名列中國作家第56名。他的主要作品有《厚土》、《舊址》、《無風之樹》、《銀城故事》等,其中《厚土》獲第三屆優秀中短篇小說百花獎。2004年,李銳獲得由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李銳的作品很受瑞典文學院漢學家馬悅然賞識,前幾年不斷有傳聞:李銳是少數幾個有可能再次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之一。

作家笛安,就生長於這樣的家庭。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的父母,蔣韻與李銳


1

曾經被母親認為沒有文學才華,卻用一部中篇小說令父母震動

1983年,笛安出生于山西太原。在太原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那時候的笛安與外婆居住在一起。是位於太原的一座醫院家屬樓,笛安的外祖父是醫院的創建元老。少年笛安與父母的關係並不密切,由於兩人都是作家,需要安靜的環境。因此只在晚飯時分父母才會過來,晚飯後,檢查完笛安的作業便離開。在童年的印象裡,笛安的父母總是來去匆匆。而在父母印象裡,少年笛安似乎並沒有什麼文學才華,母親蔣韻曾經一度認為,笛安有解讀別人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可以在大學畢業後從事文學教學一類的工作。那時候笛安曾在中學編輯過校刊一類的雜誌,母親覺得笛安的文字瀰漫著中學生的流行腔調,她戲稱為是"賀卡體"和"文摘體"。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的文字充滿青春氣息


但父母都沒有想到,笛安具有超出他(她)們理解力的文學才華!

2002年,19歲的笛安隻身一人飛往法國,開始長達7年的留學生涯。初到法國的笛安語言不通,因此她要完成學業,必須先過語言關。這讓她體會到一種孤獨和憤怒,忽然她覺得自己失去了母語,因此壓抑在心中有一種"說話"的慾望。正是在這種孤獨的心理狀態下,笛安開始用"自我說話"的方式寫作一個故事,就像她說的:"我甚至沒有想過這是一個小說。"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蔣韻也是當代著名作家


2003年,非典之後的一個暑假,笛安由法國返回,下飛機後的當天晚上,笛安就把一部電子書稿交給母親,說自己"寫了點東西。"當夫婦倆讀完笛安的處女作《姐姐的叢林》時,不由相互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是什麼原因讓女兒的文字脫胎換骨?又是什麼原因讓女兒一下長大了?李銳和蔣韻深受震動。後來的事情笛安已經講述過多次。父親李銳把這部小說交給《收穫》雜誌的編輯,但沒說是自己女兒寫的。只說是一個年輕人的作品,讓對方看看,如果不合適的話就不必發表。在署名時,李銳把"李笛安"的"李"字抹去,只保留了"笛安"二字。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蔣韻與李銳


出人意料的是,《收穫》的編輯很喜歡這部小說,很快刊登在2003年第6期上。同期刊登的還有閻連科的《受活》,遲子建的《踏著月光的行板》等名家作品。

初步的成功讓笛安很快嶄露頭角。一年後,她寫出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告別天堂》。當時春風文藝出版社看過這部稿子,給李銳打電話。李銳道:"我記得你,你最近怎麼樣?"那邊說,今天不找你,找笛安。《告別天堂》順利出版。

2005年,笛安第二部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完成,發表在2006年度的《收穫》雜誌上,同期刊登的還有安妮寶貝的《蓮花》。

兩部長篇小說都由春風文藝出版社順利出版,父親李銳欣喜地道:"祖師爺還是賞了這碗飯的!"

多年後笛安談到自己的文學之路,說道:"我在這條路上,基本上沒有動用過我爸的力量,很多人不相信,那也無所謂。"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少年成名


2

《龍城三部曲》奠定笛安暢銷書作家地位

在笛安迄今為止的作品中,《龍城三部曲》是一部重要作品。《龍城三部曲》由3部長篇小說構成,分別是《西決》、《南音》、《東霓》。《西決》創作於2008年。當時她只是想寫一箇中篇小說,但寫到兩萬字時,她感到不滿意,想推倒重來。此時柯艾文化公司的一位編輯痕痕找到她,希望能連載她這部小說,並與她簽約。笛安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但由於自己還在上學,便婉轉推脫了簽約的要求。但痕痕並沒有放棄笛安,在一次與笛安的聯繫中,痕痕說郭敬明很看重你這部小說,假如能夠簽約,就會拼命地去做這本書。郭敬明的評價對笛安的震動是很大的,因為從來都沒有一個人給她說,會"拼命"地推廣一本書。這終於打動了笛安,答應與柯艾文化公司簽約。一年之後,長篇小說《西決》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首印就是20萬冊!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與郭敬明等人


有一次郭敬明告訴她,《西決》加印了。那時候笛安還在昏天黑地地寫畢業論文,並沒有意識到這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後來才明白:"就在那一刻,我作為作者的命運被改變了。"《西決》的成功對笛安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她聲稱:自己並不喜歡《西決》。郭敬明說,既然你不喜歡《西決》,那就寫你喜歡的。比如作品裡那個姐姐,都可以展開來寫。這就是後來《西決》姊妹篇《南音》和《東霓》的產生。《龍城三部曲》奠定了笛安"青春文學作家"的聲譽,她獲得了高達300多萬的版稅,並登上2010年度的作家富豪榜。在發表《告別天堂》時,笛安還沒有多少粉絲,但是到《龍城三部曲》出版,有一次她到上海去簽名售書,就見前來購買小說的讀者已經排起長隊,在那一刻笛安意識到:她已經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郭敬明與笛安


3

不認同自己的作品是"青春文學"

笛安被歸類於"青春文學"作家之列。但笛安並不認同這個說法。相比於其他"青春文學"作家,笛安的作品具有鮮明的"純文學"特徵。蘇童在評價笛安的《西決》時說道:"我一時無法判斷我是怎樣被這個年輕人的小說吸引的……必須承認,年輕的笛安的敘述能力超出了我的預料,甚至超出了我的智商。""她的文字或跑跳,或散步,極具自信心,有耐性,也有爆發力……一切都顯得行雲流水,而且心想事成。"蘇童的評價是極其準確的,笛安小說裡有一種驚人的駕馭文字的能力,文字在她筆下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姿態,並準確表達她所要表達的情感。也正是看到笛安作品這個與眾不同之處,當年簽約笛安的最世文化公司用"純文學代表作家"來形容笛安,並在2012年,由笛安主編《文藝風賞》雜誌。《文藝風賞》定位為純文學雜誌,同時推出《青梅煮酒》板塊,由笛安對話當代文壇的重量級作家如莫言、格非,甚至她父親李銳等人。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對話老作家王幹李洱


笛安坦言,自己並沒有刻意與別的"青春文學"作家區分開來,只不過是因為自己成長的環境不同。與推理、武俠、科幻小說不一樣,"青春文學"並不算一個獨立類型,因為沒有一套屬於這個世界的獨立價值觀和規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青春文學不應該與嚴肅文學分開。對於自己的寫作,笛安說道,過去自己想寫的東西,寫出來了,但以後自己想寫什麼,也在發生轉變,她只是順應它,自然而然地發生而已。"因此,我的文字到底屬於什麼文字,並不重要。"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參加文學活動

4

由對抗撕裂,到努力尋找理解和溫情

《西決》雖然被定位為"青春文學",但笛安所寫的卻是一個人家庭倫理題材。在談到《西決》的創作意圖時,笛安說:"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想寫一個兄弟姐妹之間的故事……對於我們這個年齡段或更小的孩子來說,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可是大家都有和表兄弟,堂姐妹相處的經驗……小說裡鄭家的三個孩子,各自有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性格,最終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可是這個故事就是在寫這幾個孩子之間,血濃於水的不離不棄。"她坦言自己在最初寫作時,並不是生活的任何一部分,而是自己對抗生活的方式。也即,試圖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而不是被任何人貼上標籤。她需要的是自己的生活,"面對那些虛構的情節和文字,我真真切切體會出來如風的自由。"笛安的確從寫作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自由",她掌控自我生活的方式。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有自己對文學的理解方式


但是10年後,笛安對"寫作"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那時候她需要通過寫作找到自己的"意義",也為故事中虛構的人物找到"意義",這就有了與老一輩人不同的看法和價值觀,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笛安試圖在小說裡產生一種"對抗",找到生存的"新意義"。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笛安漸漸認識到:人生其實是虛無的,會經歷時常的苦悶和彷徨,但不管怎樣,我們總得活下去,與其虛無地活下去,不如懷著希望和寄託活下去,"並且堅信自己想要的意義就在那裡!"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多次獲得文學大獎


《芙蓉如面柳如眉》裡被潑硫酸的女人,經受身體和內心的折磨,卻依然自尊而驕傲;《圓寂》裡的主人公是一個沒有四肢的乞丐,但又是世俗生活裡的一個活佛,從不抱怨生活給他帶來的不公;《龍城三部曲》裡誠然有殘酷:丈夫把暖瓶的碎渣悄悄塞進妻子的嘴裡……但是笛安在這個試圖撕裂對抗的世界裡,努力地尋找理解與溫情。她說:"寫作就是坦率地面對自己,撕開自己最壞的一面,但是這種撕開滿懷著善意。"因為只有不迴避"陰暗",才能直面善良!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與青春文學作家對話


5

稱父母是"老作家",笑稱我們家自己寫得最好

笛安具有超常的才華,她的寫作迎來眾多文壇大家的讚賞。第一部中篇小說就引起父母的震動。但隨著她的小說越寫越多,越寫越好,甚至很多情節的設計連父母都理解不了。比如父親李銳就不理解,為什麼在《南方有令秧》裡,年輕守寡的令秧一輩子都在為獲得貞節牌坊而努力,後來還會談戀愛?母親不理解《南音》裡的蘇遠智,為何還要和南音結婚?笛安說這屬於觀念差異,沒法討論。她笑稱自己的父母都是"老作家",她和"老作家"有思維上的巨大差異。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蔣韻與李銳


笛安一家三口都是當代著名作家,不僅在中國文壇上,在世界文壇上恐怕也是特例。有人羨慕笛安有這樣的好家庭,但笛安聲稱,任何家庭都不是完美的,她其實並不喜歡家裡的氛圍,因為大家說話都太含蓄,不把話說明白。但是笛安開玩笑說:"在我們家裡,我寫的最好!"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笛安談與老一輩作家不同的思維方式


當笛安的第一部小說出版時,封面上還要寫"著名作家李銳之女"來宣傳。而現在,李銳的小說出版,封面上卻成了"著名作家笛安的父親。"

年輕有才華的笛安,在文學上恐怕已經超越了她的父母!


作家笛安:父母都是中國著名作家,父親李銳曾獲法國文學騎士勳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