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你真的認識強迫症嗎?

如果說,有哪些話題可以一拋出、就快速得到“我就是”、“我也有”的響應,那“強迫症”一定名列其中。

原因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強迫症,譬如:

  • 一看到手機上出現小紅點,不點掉就覺得不舒服;
  • 一發朋友圈,不湊滿3、6、9張就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
  • 遇到要出門,即使已經走到樓下,也必須返回去再檢查一遍才會心安;
  • 擺放東西時也是,不僅同顏色、同類型的要擺在一起,就是物品的方向、角度、間隔,也絕對不能出現一點混亂……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但你知道嗎?這些偶爾可以被我們當做調侃的談資,說到底不過只是一種“強迫症狀”。因為,真正的“強迫症”,其實是一種有“心理的癌症”之稱的心理疾病。

就像我接下來要分享的這本《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作者是蕾秋·喬伊斯,她的處女作《一個人的朝聖》銷近四十個國家,全球銷量近500萬冊),書中的吉姆就是一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每次睡覺前,吉姆就會踏進露營車,問候所有物品,如“你好,門;你好,仙人球小盆栽……”,然後再鑽出露營車,用鑰匙鎖好車門。再進去、問候、出來;進去、問候、出來……一直到這整個儀式被做滿整整21遍。注意了,必須是21遍,少一遍不行,多一遍也不行。

如果中途有什麼東西或者想法打斷了他,那不好意思,整個儀式必須從頭來過,必須。

碰到平時要去咖啡館上班時,這套儀式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簡化,但每每擦桌子,吉姆都要將噴灑清潔劑和擦桌子給重複2遍

一旦中途有什麼意外出現,如有人打斷了儀式,那吉姆不僅會不斷地從頭來過,還會在嘴裡小聲咕噥著:“桌子,你好;杯子,你好……”目的是,好讓神經緊繃的自己勉強好受一點。

除此之外,吉姆對於數字2和1的依賴,還表現在時鐘的指針上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吉姆說:

有一段時期,如果時間裡沒有包含2或1,他就會感到驚恐,他不得不沒完沒了地做那些儀式,直到時鐘的指針轉到數字2或1上。他最愛的時間是1點過2分,或者2點過1分。有時他會把這設成鬧鐘的時間,這樣他醒來就能看到它們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吉姆會對數字“2”和“1”這麼在意呢?其實,在我眼裡,這正是作者蕾秋·喬伊斯的精心設置之處。

一來,這能很直觀地體現出吉姆強迫症的一面,並且為他為何會變成這樣埋下伏筆;二來,能夠讀懂兩個數字背後象徵意義的人,其實也就相當於找到了一把解讀全書的鑰匙。

透過數字“2”和“1”的四種象徵意義,還原吉姆的過去

首先,是整個故事的開端:

那時候的吉姆,還叫拜倫,他從自己好友詹姆斯那裡得知,由於閏年的存在,人們記錄下來的時間會與地球自轉的時間稍微脫節。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便有了閏秒的存在。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會為了協調、統一時間,而在標準時間上額外增加2秒鐘。

由於故事發生的時間正是1972年,即閏秒剛剛被提出的那一年,所以詹姆斯只能靠自己的研究,推測它應該是發生在六月份。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這一消息讓本就無比崇拜詹姆斯的拜倫,一時間無法自己。他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著,這多出來的2秒鐘會不會引發什麼重大事故。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越是害怕什麼,那他害怕的那件事就越有可能發生

這不,六月份的一天,拜倫和母親、妹妹在上學的途中碰上堵車。為了不遲到,母親戴安娜頂著大霧,左轉駛向了一條路況糟糕的近路。

在那兒,拜倫碰巧看到自己的手錶秒針正在往後移動,便連忙拉扯著母親的肩膀,向她分享這個驚天的發現。緊接著,一個急剎車,他們所坐的“美洲豹”戛然而止。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拜倫說,就在那一刻,他看到一個騎著自行車的小女孩被車撞到無法動彈,但他母親的表現,卻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至此,數字“2”和“1”的前三種象徵意義就全部出現了,它們分別是——

  • 2個友誼深厚的小男孩
  • 多出來的2秒鐘
  • 1次意外事故

其實,對於這次意外事故,拜倫並拿不準母親到底是故意裝作沒事,還是她因為大霧的原因,不曾發現小女孩的存在,但愛母心切的拜倫,還是將事情告訴了詹姆斯。

一來,他覺得事故和多出來的2秒鐘脫不了干係,而他認識的人裡,只有詹姆斯懂閏秒;二來,他也希望,能憑藉詹姆斯的聰明和邏輯,找到保護母親的方法。

卻不曾想,他們兩人的一系列努力,最後卻會造成

1個無法挽回的錯誤。是的,這個錯誤,便是數字“2”和“1”的第四種象徵意義。

由於拜倫的過度執著,原本不受事故困擾的戴安娜也成了一隻驚弓之鳥。為了讓她好受一點,兩個男孩制定了“完美計劃”,並由拜倫提議,讓母親重回事故發生的小路,從源頭上徹底放下。

辦法是好辦法,但拜倫卻低估了自家母親的善良和“受害者母親”貝弗利的貪婪。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在戴安娜為自己的過失贖罪的過程中,貝弗利就像得寸進尺的吸血蚊子,不斷以女兒的受傷為切入點,要挾戴安娜讓步。

而戴安娜,卻因太過孤獨,一次又一次掏心掏肺的付出。她察覺不到貝弗利的虛偽和貪婪,也不願相信對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用她,壓榨她。

而拜倫,在這整個過程中,既是清醒的旁觀者,也是沒有主見、任憑詹姆斯做主的推動者。在他眼裡,只要母親能夠心安,能夠因為擁有一個朋友而快樂,貝弗利表現出的那些低劣行徑尚在容忍範圍內。

可他不知道的是,隨著兩人關係的越來越親密,不設防的戴安娜暴露了自己所有的軟肋。而貝弗利就拿捏著這些軟肋,讓善良的戴安娜一步步走向毀滅。

拜倫和詹姆斯當然有想過拯救戴安娜,但是當拜倫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戳穿貝弗利的陰謀時,戴安娜的精神已經瀕臨崩潰。不久後的一個雨天,這個善良的沒有鋒芒的女人投河自盡了。

而拜倫,也在母親的葬禮上被詹姆斯告知:

原來,多出來的2秒鐘,分別被加在了6月30日和12月31日的最後一秒鐘。呈現形式為:23:59:60。至於意外發生前,拜倫看到的手錶秒針倒退,或許只是一個幻覺。

知曉真相的拜倫,不僅深陷內疚中無法自拔,甚至還將自己看做一切事故產生的源頭。

譬如有一次,照顧他的保姆不小心被刀子割破了手指,拜倫說,那是他的錯。還有一次,為了保護妹妹,他在她臥室的窗戶外放了一把逃生的梯子,卻不曾想,當妹妹醒來看到梯子後,尖叫著跑進大廳並滑倒了。看著妹妹左眼上方縫的針,拜倫說,他會導致傷害,即使他並不想害人。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這種罪責歸己的心理一直如影隨形的跟著拜倫,直到四年後,他從寄宿學校逃走,去到警局,詹姆斯母親的一番成見,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原來,不僅他自己這麼想,就是在別人眼裡,他也同樣是一個麻煩製造者。即使,別人嘴裡的那些指責,都是與事實不相符的主觀臆斷。但此時的拜倫已經沒法去分辨和辯解了。他對警察說:

“我會導致事故,我需要去貝什利山(精神病院),我想要去貝什利山。”

就這樣,一個原本享受著精英教育、有無限前途的青少年,成了畏懼災難、習慣性自責的強迫症+抑鬱症患者。

他滿以為,自己改了一個名字“吉姆”,就能重新開始,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出院、嘗試後,還是重新回到了貝什利山。直到那兒被關閉,他去無可去,才有了我在一開始提到的住在露營車裡的吉姆。

人生海海,別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氣

所幸的是,蕾秋·喬伊斯在推進整個故事時,採用的是雙線結構。

當拜倫這條拋物線,緩緩往下墜落時,屬於吉姆的這條拋物線,正在緩緩上升。

其中,最重要的推動力,便是出現在吉姆身邊的那些同事們

  • 他們有的,雖然嘴裡覺得吉姆很奇怪,卻在吉姆遇到問題時,對他頗為包容和友好。
  • 有的在吉姆被車軋傷腳後,告訴他,要主動面對加害自己的人。因為只有他直面現實,才能邁過心裡的那道坎,不讓自己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 還有的,會敞開懷抱,邀請古怪的吉姆也加入其中。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同事裡,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叫做艾琳。論人設,艾琳並不完美,但是她的爽朗和特別,卻讓吉姆找到了失去的自己。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 是她,用笑容感染著吉姆,讓吉姆也試圖像她一樣,露出微笑;
  • 也是她,第一個真誠地稱呼吉姆為“園藝師”,讓吉姆打心底裡感到愉悅;
  • 還是她,主動向吉姆伸出了手,問他要不要和自己一起離開這裡,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只是,那時候的吉姆雖然動心,卻還是沒有向前一步的勇氣。直到童年夥伴詹姆斯的再次出現,吉姆才終於嘗試著和過去和解。

原來,吉姆不僅從來不曾因為那多出來的2秒鐘怪過詹姆斯,還一直將對方的幸運甲蟲帶在身邊。而詹姆斯,也同樣銘記著兒時他給吉姆許下的承諾,將一張說好要給吉姆的卡片隨身攜帶著。

就這樣,兩個闊別四十多年的好友重新從對方身上找到失去的那部分自己,也在彼此的相擁中,重拾生活的勇氣。吉姆說,現在他又找到了往昔,他絕不會再與過去脫節了。

曾經停下的時間,終於再次轉動起來……

拜倫和吉姆,兩個看似割裂的故事,也在最後融為一體。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小說的結尾處,艾琳重新回到了吉姆身邊。這時的吉姆,第一次在沒有做完21遍儀式後便沉沉睡去,也第一次鼓起勇氣,分享著自己的那些過去。並且,他還帶著艾琳走向附近那些房子的窗臺處,向她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

原來,在人們睡著後,這個看似和世界格格不入的男人,正用他母親也喜歡的方式,播撒著愛與希望。

“每所房子都一模一樣。在那些霜凍的葉子下面,都會有新生命萌動、衝破泥土的細微跡象。”

這些細微跡象,雖然微不足道,但充滿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就像本書腰封上寫的:“別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氣,因為它一刻也未曾離開過我們。

《時間停止的那一天》:人生是場修行,繼續往前走就是最大的勇氣

至於如何擁有這勇氣,蕾秋·喬伊斯早已借吉姆的故事告訴了我們——

  • 第一,除非自己直面現實,否則永遠邁不過心裡的那道坎。
  • 第二,不管何時,都不要輕易失去愛的能力。
  • 第三,有人想要拉你一把時,記得伸手。

願看完這篇書評的你,也能在海海人生,不忘擁有這份向前一步的勇氣。我們下本書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