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擰巴,做事不要焦慮,生活不要勉強

做人不要擰巴,做事不要焦慮,生活不要勉強

不勉強的生活,才會熱氣騰騰,鮮活長久。

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你看這些魚在河水中游得多自在,這就是做魚的快樂啊。


惠子反駁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反問:“那你也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呢?”

惠子是個一絲不苟的人,雖是個很可愛的朋友,卻也太愛鑽牛角尖了。

莊子是一位聖哲,對於外界總是帶有欣賞的態度,目之所及,皆為美好。

做人千萬不要太較真,活得簡單一點,人生才能更快樂。

做人不要擰巴,做事不要焦慮,生活不要勉強


01

做人不要擰巴


我們身邊活得最累的那個人,一定是性格最擰巴的那個人。


那麼,什麼才是性格擰巴呢?


所謂的擰巴,簡言之就是彆扭,一言一行都讓自己和他人不舒服。


一個性格擰巴的人,不光喜歡和自己過不去,還喜歡和別人過不去。


這樣的人心裡就像是有個死疙瘩,解不開也躲不掉,遇到事情,想法喜歡往最極端的思路上靠。


擰巴的性格,本身就伴隨著自我矛盾和自責。帶著擰巴的性格去生活,人生之路自然會障礙重重。


性格擰巴的人,大多都是固執不知變通,看問題也容易侷限於眼前的小事小非。


簡單來講就是境界太小,思考問題缺乏智慧和理性,囿於短見;


一個人認知的寬度如果不夠,讓他們就會誤認為世界的全貌就是自己常識當中的樣子。


在這點上莊子做的很好,因為他凡事看的通透,人生追求逍遙的境界。


想要像莊子一樣活得不擰巴,我們要學他面對現實的超然態度,和獨處的能力。


在《知北遊》中,莊子借顏回孔子的對話,說出了自己的生活觀念:


“ 聖人處物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迎”。


“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樂未畢也,哀又繼之。哀樂之來,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


真正的聖人,可以平和地與萬物相處卻不傷害萬物。


一個人對萬物懷有寬容和慈悲,從沒有傷害他人的心思,那麼這個世界也會與他和平共處。

在智者眼中,山林和平原都能使他的內心欣然快樂,然而,快樂還沒有過去,悲傷就會隨之而來。

當悲哀或是快樂要降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不能夠拒絕;快樂和悲傷想要離我而去,我也不能阻止。


簡單來說,就是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從容淡定的生活。


莊子之所以能不受外界和自身的影響,還在於他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才是人生的根本。


莊子曾說過:“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獨有”可以理解成“獨立有我”,這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自我愉悅,自我滿足。


自己的人格世界比較強大,活著才能不被他人和外界影響,從而告別擰巴的性格,生活的更加從容淡定。

做人不要擰巴,做事不要焦慮,生活不要勉強


02

做事不要焦慮


在《莊子 漁文》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個膽子很小的人,走在路上,無意間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足跡,就覺得自己遇到了妖怪,心中恐懼萬分。


他想要逃離這些“妖怪”,就奔跑了起來。


誰知道,他跑得越快,腳下的足跡就越多,影子也追的越緊。


這個人更害怕了,更加拼命地跑了起來,最終精疲力盡而死。


這就是“畏影惡跡”的故事。


面對事情太過焦慮,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


而莊子的心胸是無比曠達的,他認為人生雖然有很多的無奈和不平等,但是我們還可以追求心靈的逍遙,不被他人累,不為外物所苦。


莊子一生過得都比較清貧,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快樂的生活。


他拒絕了楚王拜相的邀請,並以“吾將曳尾於途中”來作答,可見他對精神快樂的重視。


在《齊物論》中,莊子也曾說過:“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那些有大智慧的人,心態總是豁達大度;而小有才氣的人,喜歡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


那些合乎大道的言論,總是美好而盛大的,讓人聽了之後從心裡願意信服。


而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總是顯得瑣碎麻煩,一地雞毛。


遇事不焦慮煩躁,也不要總是發牢騷,這就是莊子管理情緒的秘訣。

做人不要擰巴,做事不要焦慮,生活不要勉強


03

生活不要勉強


莊子崇尚“道法自然”,他提倡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不支持在條條框框下勉強將就的生活方式。


他認為人就是天地間自然生物的一種,理應順應自然規律生活,而不是勉強彆扭的過一輩子。


莊子所強調的自然,其實就是現代人追求的極簡生活。


正如莊子在《讓王》中所說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此外,莊子認為人活在世上須曠達處之泰然,那些我們求而不得的東西其實是命中註定,不該勉強去求。


正因為求不得放不下的東西令人難過,所以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莊子看來,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安之若素地做好自己,也是一種修行。


在莊子的觀念中,理想的生活就是學會做減法。


我們生活所需的物質條件其實是有上限的,而過多的物慾,則會減少人生的樂趣。


所以我們要學會減除多餘的慾望,成為自己心靈世界的主人。


適度的物質條件令人滿足快樂,而多餘的慾望和追求,則會讓人迷失自我,身心疲憊。


明明已經有了可以讓自己立足的經濟條件,還要逼迫自己捨棄健康去追求更多的金錢,本身就是一種勉強。


生活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合適的何必勉強呢?


不勉強的生活,才會熱氣騰騰,鮮活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