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90后,用5年时间月入5000到年入千万:成功真的有捷径

文|桃子

2020年阅读的第73本书,花了近2小时看完这本书,1个小时写了思维导图,2.5个小时写完了这篇3000字的书评,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有所收获!

你相信,人想要快速成长是有方法的吗?

我相信!

我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有的人,两三年不见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有的人即使10年没见,仍然是老样子?

最近看粥左罗的《学会成长》这本书才明白,原来人想要快速成长,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升级我的思维模式,坚持不断地落实到行动,我们也可以实现人生弯道超车。

他,90后,用5年时间月入5000到年入千万:成功真的有捷径

《学会成长》这本书的作者粥左罗,是向上成长学院的创始人,公众号百万粉丝博主。知名的新媒体培训讲师,曾受邀为复旦大学、联想、东航等知名名企做培训,讲课费用每天5位数。

作者从自己5年爆发式成长的经历中,提炼了一套适合我们普通人快速成长的底层逻辑,教我们少走弯路,实现爆发式成长。

这本书给我带来三个方面的启发,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一一分享!

/ 01 /

做好人生选择题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因为只有你想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你才知道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粥左罗认为:随意选择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做出高标准的要求,做好人生这道选题。

面对人生这道选题,我们该怎么选呢?答案是:只有找到人生原动力,你才能够事半功倍!

正所谓“你学得了别人的勤奋,学不了别人的动机”。这个做事的动机就是人生的原动力。

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来源不同,因此只有找到那个即使没有外在的物质回报,但是做这件事情本身就能够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情,我们才能坚持的更持久,也才更容易成功。

他,90后,用5年时间月入5000到年入千万:成功真的有捷径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B站创始人陈睿当年跟着猎豹的傅盛一起创业,眼看公司马上就要上市了,陈睿却选择了离开。傅盛曾劝过他,但陈睿依然选择了离开,因为他知道,他跟傅盛在成就感获取方面不一样。

傅盛喜欢赢,胜利能让他非常开心,但是他没有那么喜欢赢,他想要的不是自己的产品有多少人在用,而是有人愿意为他的产品鼓掌,即使只有一个用户为他鼓掌,他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于是,找到自己人生原动力的陈睿,在离职后创办了B站,现在市值已经超过85个亿。

当我们找到人生原动力的时候,我们会更容易坚持,不被外界所影响。而想要做成一件事,持续专注是必不可缺的一种能力,不断地坚持,不断地获得正向反馈,你会更加坚定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于是,你做起事来当然就会事半功倍!

/ 02 /

做人生的长期主义者:对未来有信心,对当下有耐心

当我们找到人生原动力时,要勇敢地选择它,然后用长期主义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因为最终的胜利往往是时间的胜利,是长期主义的胜利。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人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虽然平时很努力,但是生活总是过得不如意。导致这样的结果,除了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原动力以外,还因为他们对时间运行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没有享受过人生的复利。

作者在书中对时间运行的规律做了这样一段描述:

对时间运行规律的正确认知:如果我现在不够格,那么我现在再努力地学习,也还是不够格,因为我现在不够格是由我的过去决定的,我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一年后我能够够格!因为结果都有时间延迟的规律。


如果你深刻理解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时间运行规律,你就能遇见按照正确方式做正确的事的结果,你就会更加有耐心,更加能够坚持,最终你就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他,90后,用5年时间月入5000到年入千万:成功真的有捷径

当我看见这段话,我觉得特别能够击中我的内心。

很多时候,我也会犯这样的毛病。比如在2016年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坚持写了一个多月,发现自己的文章阅读量不高,也没有挣到多少钱,就觉得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于是就放弃了写作。

当我弄清楚,自己写作并不单单只是为了挣钱,很大一部分上是我很喜欢写作这个状态时,那是在两年后,2018年重新开始写作,一直写到现在,已经两年多的样子。

我在写作上收获颇丰,比如:拿了大鱼号的万元奖金,优酷优质原创作者奖3000元奖金以及不菲的流量收入,投稿的文章上了不少大号,也拿了不少的稿费。

我才深刻理解了作者所说的“所有的结果都有延迟规律”。2016年之所以会坚持一个月就放弃,就是没有认识到“我努力之后还不够格,是因为我的过去决定,我需要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他,90后,用5年时间月入5000到年入千万:成功真的有捷径

那些拥有长期思维的人,往往在一开始就“对未来有信心,对当下有耐心”,然后是“当下越有耐心,未来越有信心”,最后是信心和耐心并存,看见和相信共进 。

因为看得见时间运行的正确规律,所以敢相信时间的复利效应,最终赢得了人生的胜利!

/ 03 /

有结果的努力,才算真正的努力

生活中,总有很多勤奋的人,他们坚持早起,坚持阅读,坚持锻炼。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勤奋自律而变得更好。

刚开始,我觉得是因为时机不到。早晚有一天,他们能够获得生活对他们的回馈。

现在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些人没有获得人生的跃迁,不是因为努力不够,更不是时机不到;而是因为他们一直处于低质量勤奋的状态,没有结果主义意识。

他,90后,用5年时间月入5000到年入千万:成功真的有捷径

在这里,我需要引入一个概念——低质量勤奋。我对它的理解是只关心过程,不关心结果;就是那些经常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得无法自已,但是你说你很努力吧,却又拿不出值得说的结果。

曾经有段时间,我就陷于这种低质量勤奋的状态当中。那会上班之余,自己会坚持早起看书写作,但是生活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还觉得自己就是励志姐本身。直到有一天,我想让我老公跟我一起早起看书,我老公回了我一句:有什么用啊?你天天早起看书,我也没发现你有什么改变?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我只不过是在自我感动罢了。

于是,从那以后,我就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做低质量的勤奋者,要成为一个有结果的人。

他,90后,用5年时间月入5000到年入千万:成功真的有捷径

如何成为一个有结果的人呢?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思路:

1、谨记二八法则,抓住事情关键点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曾提出过著名的经济学理论——二八定律。即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

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经济学理论,同时也适应于人生的自我管理中。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曾说,自己就是二八法则的践行者。当年她参加《超级演说家》的时候,自己面临着形象不好,演说内容不佳等多个问题。

于是,她开始分析,演讲能力是能够影响她拿冠军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所以,她就把精力集中在写稿和演讲上,并没有过多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

果不其然,因为走心的文稿,加上具有感染力的演讲,让她一举夺得《超级演说家》的总冠军。

因此,我们做事也应该抓住事情的关键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不断迭代,让结果变得更好

很多人做事,总想开局就能做得很好,如果稍不满意,就开始放弃。这是做成大事的禁忌。

不要总想憋大招,而是即使起步不是高分,但我们可以持续迭代,不断优化拿到高分。

我们要做的是先卡位,吃红利。不管入局多差劲,只要我们锚定目标,坚持不断地优化,走到最后,我们总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幸福的一生。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找到让自己幸福的原动力,然后坚持不断地耕耘,不断优化迭代,做一个有结果的人,最终我们都能收获到自己的幸福人生!

以上,就是《学会成长》这本书的的精华内容。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不妨一起来读读吧!

作者简介:


全职妈妈;

爱读书、爱写作;

坚持左手抱娃,右手事业;

努力探索人生的多样活法,

拼了命也要过不设限的滚烫人生!

如果你也想过不设限的滚烫人生,就请关注我吧,往后余生,我们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