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資質“平庸”的孩子送進清華,父親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古時有“少年天才泯然眾人

”的例子,自然也有“大器晚成”的才子大仁。很多孩子在年少時,看起來資質平平,被外人看來,長大能夠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已經算的上“意外走運”,但是等到10年、20年過去,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完全不同的結果,只是運氣在作祟嗎?

將資質“平庸”的孩子送進清華,父親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在親戚朋友眼中,陳鳴是個非常“懂”教育的父親。畢竟小陳就是在父親陳鳴的教育下,從一開始的資質平平,最終卻成功考進清華大學,跌破了眾人的眼睛。被人問教育的經驗是什麼,陳鳴毫無保留,將十幾年來對孩子的經驗總結成3點,主要是少踩2個坑,做好1件事。

少踩2坑:

1、忽略現實要求極高

陳鳴一直認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句話,非常適合對孩子的早期教育。隨著教育壓力的增大,很多家長會拿著極高的標準,比如讓孩子既要各科成績優異,又要在業餘愛好方面,發展精湛的要求,來進行教育“逆推”,在日常生活中以此為目標而進行教育。

將資質“平庸”的孩子送進清華,父親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陳鳴認為這樣的教育結果,其實就是“兩敗俱傷”。除了極少數的天賦極高的孩子來說,要想能夠保持成績的優異,已經非常艱難,所以在其他事情的參與下,反而導致“事事通、事事松”的結果。

學會面對現實,尊重孩子本身的資質,是為人父母要學會的第一堂課。

2、拿刻板印象硬“套”

就像有人認為,男生就要學理科,不能選文科一樣的刻板印象,其實本質上也是對孩子教育的一種曲解。

每個孩子必然有所擅長,有所不通的領域,如果所以的教育方法全部都按刻板印象來進行,那麼無疑是對孩子天賦的一種磨滅。

將資質“平庸”的孩子送進清華,父親坦言:少踩2坑,需做1件事

擅長理科、文科、藝術方向,甚至對一些技工技術有興趣,那麼前期是需要家長的指導,進而進行深入發展,而不是因為一些刻板印象,反而讓孩子穿上不合適的“鞋子”。

需做1件事:

早起目標的確立:陳鳴非常明白,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做任何事沒有目標,那就沒有結果,沒有結果,自然就沒有成就感,而成就感無異於是激發主動性、積極性最重要的因素。

幫助孩子確立一些目標,能夠讓孩子在一些小事情中獲得信心,同時獲得樂趣,無論是學習還是業餘愛好,都逃不開這一點,所以做好這1件事,也是父母需要注意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