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心理學家說:“說服別人是讓其心服,不是口服。”

職場中常常遇到說服別人的事情,大多數做法是採用各種技巧、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去說服,但有些人並不需要採用這樣的方式,他們不用華麗的詞語,他們看起來默默無聞,卻用人格魅力和一系列行為贏得人心,這種說服方式有力且有效,普京就是這樣的人。

普京如何用行動贏得人心的呢?

數年前,俄羅斯流行這樣一首歌——《嫁人要嫁給普京這樣的人》。其實,普京用他的不苟言笑和平日裡的默默無聞,早就在成為總統前,就贏得了人心,換句話說,他用這樣的舉動說服了很多人。

最近看了《普京大傳》,對普京的的默默無聞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瞭解。原來,一個強悍的人,其默默無聞的行為背後,有特別的魅力,難怪在俄羅斯全國上下,曾經掀起了“普京熱”。

普京表情冷峻、行為果敢,會柔道、會開飛機,能熟練駕駛任何汽車,並能出色使用任何槍械,會很多體育項目,包括他走路的姿勢,胳膊甩動的特點等一系列行為,成為人們研究普京的熱門話題。金澤燦認為是“行為藝術”,這是這種藝術,讓普京的默默無聞增添了更神秘的色彩。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 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表面上普通骨子裡的冒險讓別人刮目相看

普京的默默無聞,其中一部分是靠很普通的言行表現出來的。

普京出生於工人家庭。父親曾經是一名蘇聯衛國戰爭中的戰士。母親靠做雜工補貼家用。一家住在大雜院裡。院子裡的條件不是很好。他們一家住在一個兩間共有27平米的工人公寓裡。

普京是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因為母親曾經失去了兩個孩子,所以,對普京格外疼愛。父親則給他起了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叫“弗拉基米爾”(支配世界的意思)。

普京曾說:“我比許多同齡人都幸運,因為我能親手感受到父母親對我的關懷和呵護。這一點對我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使我能夠健康成長。父母對我這麼好,與那些小時候父母離異的孩子相比,我感到自己真的很幸運。”

普京小時候其實和普通孩子沒有什麼兩樣,喜歡悄悄溜出大院,甚至跑到郊區去玩,回家被父親揍了一頓。

普京小時候的普通,就和大多數愛搗亂、好動的學生一樣,以至於在優秀的學生行列裡,有段時間並沒有他的身影。比如他經常和其他一些調皮的孩子打架,喜歡和別人爭論。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 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1999年,普京的母校舉行50週年校慶前,學校竟然不相信有普京這麼個學生,而且還是1970年畢業的。

普京的老師曾說:“想不到他會當總理,他太普通了!”

但普通的普京從小就喜歡冒險。

3歲的時候去釣魚,一頭栽進水裡,結果最後竟然氣喘吁吁的浮出了水面,他竟然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學會游泳了。

有一次竟然雙手抓住五層樓的護欄,把身體懸掛在外面。

8年級和別人比賽吃20個餡餅,由此贏得了大家對於他富有挑戰精神的讚譽和肯定。

瞧,普通的普京骨子裡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冒險基因,正是這種冒險,讓他選擇了和大多數同學不一樣的道路。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 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街頭受到的很多教育讓他悟出了生存之道

普京說,他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在街頭完成的。而這與他從小的理想有關。他從小就想成為克格勃,在作文本上寫到: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克格勃,儘管全世界的人們對這個名字都不會有任何好感,但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我覺得間諜所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

他從小到大學都是抱著這樣的夢想一路前行。甚至後來改變主意學習了德語,成為德國通。在民主德國工作的時候,由於他精通德語,對於他隱藏身份起到很大作用。

普京在學生時代可以說不是一個好學生。打架、上課時把黑板擦往同學身上砸,回家不做數學作業,上課不聽話,上課大聲說話。用普京的話說,他自己不喜歡上學,更不願意遵守學校的規定。

他在自傳中悟到的幾個道理,成為他的處事規則,對他執政後對車臣叛亂的平息、在蘇聯解體的過程中的決定,都起過很大作用。

普京認為,一旦遭到壞人欺負,要瞬間回擊。如果要取得勝利,就要放手一搏。如果要成為勝利者,在任何一次對打中,都要咬牙堅持到底。最為重要的是,他意識到:

“除非迫不得已,絕對不要惹麻煩,但一旦有什麼情況發生,就應該考慮無路可退,因此必須戰鬥到底。”

普京就是拿著在街頭領悟到的道理,結合在克格勃受到的教育,最終完成了他的處事原則。

街頭教育更貼近現實生活,比成天坐在象牙塔裡脫離實際而成長更快。普京在學校是默默無聞的,但卻獲得了現實生活中常用的很多生存之道。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 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講遊戲規則的“歐洲牛仔”

江湖有江湖的規則,職場也有職場的規則。講江湖規則,就是講義氣、講道義。一個講義氣和道義的人,肯定會受到別人認可和推崇。就像《琅琊榜》中梅長蘇,他成為靖王的謀臣,立功無數,但並沒有破壞江湖規矩,邀功請賞,位居靖王之上,而是用他的規則成全了自己的命運。

普京也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普京的一位老友曾形容他:

“他會抓、會咬、會扯頭髮、為避免自己受到侮辱,他不惜代價。”

但他很少主動向別人挑釁,不喜歡惹是生非,他是一個講遊戲規則的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 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用人格魅力贏得對方

普京和朋友聚會時,看著朋友大口喝酒喝香檳,他卻一口不沾。這就是他吸引人、贏得別人的與眾不同的地方。

對女孩子來說,這點簡直棒極了。薇拉說:

“當他來到這裡,所有女孩子都被他迷得神魂顛倒。”

普京年少時雖然少言寡語很靦腆,但他在後來擔任中學政治時事宣傳員時的演講魅力,卻讓他的同學一致認為,其出眾的表達能力可能是那時候鍛煉出來的。

普京父親的教誨對其用人格魅力贏得對方起到很大作用,即要學會靠自己謀生、自衛、尋找發展力量。因此,普京在中學的時候,本著長大後要成為克格勃的理想,他始終不用出眾的行動刷存在感,即便中學時代本該活躍的年代,照片中很少能找到普京的影子。

他靠自己能力去尋找要成為克格勃的各種可能。自力更生、自己人生自己做主,用行動的力量征服,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魅力大多了。

大學時代的普京很少參加熱鬧的晚會或活動,以至於同班同學對他印象不深。但他就讀列寧格勒大學讓其人格魅力得到了進一步昇華。

同學們總能在圖書館裡找到他。以至於多年後,普京說:“我用5分說話。”他在校期間,多數科目都是5分。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魅力。

同時,家人用彩票贏得了一輛車,普京也沒有獨自享有,而是很大方的借給有事要用車的同學,還送教練回家。普京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人心。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 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用不一樣的選擇證明什麼叫永不言輸

從11歲開始,普京就是開始練習柔道,進入大學兩年後成為柔道大師,並在1974年參加競賽獲得了列寧格勒柔道冠軍。

後來,普京又選擇了桑巴式摔跤。這個運動項目的好處在於能準確判斷對方意圖,在難熬的僵持中耐心等待時機,找到對方破綻,以全部力量和最快速度向對方發起猛攻,直到最後勝利。

上級對他的評價是:“缺乏恐懼感。”

他永不言輸的特點,還在於他善於控制情緒,以至於在危險關頭能化險為夷。在克格勃工作的16年中,這種品格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以至於在20世紀80年代蘇聯政局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普京能夠果斷處理。特別是德累斯頓發生抗議示威遊行,民眾圍攻安全機構大樓的時候,普京並不感到恐懼,讓然耐心得對圍攻者進行解釋。

在圍攻者對質問他的特工身份時,他冷靜沉著地回答,他是翻譯人員,併成功地拖延了時間,最終得到救援。

即便後來因為諜報機構不存在了,普京失業在家,他還做好了當一名出租車司機的打算。他說,即便大多數人不知道做什麼,他只要沒被關進監獄,就要想著怎麼賺錢養活家人。那時他想當出租車司機,就用在德國當情報員時買的俄產伏爾加轎車。

普京不像葉利欽那麼高調,他選擇了一種韜光養晦的方式做官。葉利欽執政期間,總理、安全局長和總統辦公室主任分別被換了7個,但普京是唯一一個沒被撤職的政府總理。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從普京的行為藝術, 看職場人如何用默默無聞說服別人

寫在最後

“普京的韜光養晦和低調使他的崛起成為一個迷,他總是退居幕後,不求引人注意。”但正是他的這種低調風格、看起來的默默無聞,反倒使他的魅力不斷增長,並屢屢得到高層賞識,逐步走到俄羅斯總統的巔峰。

從普京的言行和人格來看,職場人並沒有必要非得學習太多的說話術說服對方,贏得對方的心才是最厲害的說服方式。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人群中儘量合眾,但骨子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2.不靠武力、動粗等方式贏得對方的心,而要靠做人做事原則和人格魅力贏得人心。

3.堅持自己內心最想堅持的,選擇符合自己三觀的事情把它做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