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綠地健康宅2.0”的進化和迭代,注重健康社區的營造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在設計之時,秉承並落實綠地集團“打造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內容”的目標,力圖迴歸生活本源,創建多元化的情景體驗,煥新人居品質,為城市再塑一片綠洲。

by: 設計師

2020年,綠地已全面啟動在新建和既有住宅產品中落地實施健康宅2.0標準。作為綠地集團在張家港市佈局的首個項目,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的景觀呈現以全專業一體化的設計視角,凝聚港口文化基因,集展示、親子、互動、交流、社區服務等功能於一體,高度詮釋健康社區的本質。

設計

理念

靈感來源

以城市之名,營造社區的港灣

Design concept

From one city to a community harbor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張家港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內有天然良港,時間在這方源遠流長的古老土地上積澱了無窮的魅力。項目示範區在景觀設計上追溯城市記憶,將全新的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其中,全新演繹港灣文化。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整體俯瞰,還原遊輪靠港之景

從城市IP中汲取靈感,結合極似船舶造型的建築形態,以“港灣”形態打造社區景觀。設計所營造出的空間,不僅僅是一個展示的空間,更是一個“社區的港灣”……

場地

規劃

雙向互動

對城市開放,向社區內部聚合

The site plan

Open to the city and converge within the community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鳥瞰實景,小空間裡玩轉大場景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平面分區圖,1:1規劃社區未來場景

示範區整體空間營造,注重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雙重互動,以一條完整的流線,貫穿整體並串聯起各個功能空間,使這裡成為了一個既面向城市開放,又向社區內部聚合的場所。

社區

入口

靠港歸家

最真的禮遇,獻給最好的你

Community portal

The most sincere courtesy, to the best of you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城市界面實景圖,開闊視覺效果

設計面向城市的市政綠化界面打造標誌性雕塑景觀,通過層級關係的疊加,“GREENLAND”以恰似碼頭栓柱的形象紮根於此,下方的綠植和花臺則是靠港時泛起的疊疊浪花,歸家,就從這裡開始。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花池細節,金屬線條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多層級的花壇,塑造出城市建設的一個美好屏障,向內營造出較強的圍合感。設計還在細節之處進行特殊的燈光和留白處理,搭配雕刻精緻的文字,將社區精神更好的傳達出來。

商業

廣場

灘塗彌留

以自然為依託,化引導為無形

Community portal

Relying on nature, the guidance is invisible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商業廣場實景圖,地面鋪裝分割場地形成有效引導

商業廣場空間整體的場地的線型的造型與長江口岸上面彌留的灘塗相一致,人們可由停車場空間或人行道雙重動線行至商業廣場,故而此處便成為了一個人群聚合的場所,重在營造出一種休閒的氛圍。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商業廣場鳥瞰實景(上)與效果圖(下)對比

流線明晰,人行自如有序

廣場上的地面鋪裝是一個十分有序的狀態,通過線性關係引導人流動向。設計在地面上設置了一條蜿蜒的水帶,緩緩流過,描繪出灘塗的輪廓。同時,通過在這條戲水渠上疊加石板橋的方式,對場所進行了分割,左側指向商業店鋪,右側指向售樓處內部,中間較為寬闊的橋指向核心的社區大堂,人們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感受著這種示意性所帶來的便利。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商業外擺區實景圖,強調場地包裹性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水景細節圖,靈動變化豐富觀感體驗

商業外擺空間一側高起的花池和水系,可阻擋外來車輛進出的燈光,隔離人群的喧鬧,好似一個完全的港灣被包裹著,成為一個獨立的空間,為未來主力店商業氛圍營造提供多重可能性。同時,人群集中活動、多個功能場所在此轉換,薄薄的地面水系和不同深淺變化的水池,讓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形成更多互動。結合燈光的運用,即便是在夜晚,小孩子們也可以在此悠閒地戲水、歡快的玩耍,兼具安全性和娛樂性。

景觀

階梯

甲板望景

建築的延伸,視覺和體驗的昇華

Landscape ladder

The extension of architecture

The sublimation of vision and experience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樓梯俯瞰實景,感受水的平靜與流動雙重形態

飄板式的建築露臺,好似船舶的甲板,造型現代並擁有著極強的流線感。景觀對建築原本普通的疏散樓梯進行改造,塑造出又一條水系,將甲板與地面綠化明確相聯,從廣場的角度來看,十分搶眼,獨具特色。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階梯實景俯瞰

水紋與建築的光影關係形成較強的肌理感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二層景觀水景實景(上)與效果圖(下)對比

點點星光倒影池中,呈現視覺上的衝擊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樓梯細節,多種材質碰撞出獨特的效果

設計在此處把交通功能、視覺展示功能和建築一體化的動態參與功能結合為一體。階梯從二層水景中心向下滑散,一半供人們行走,另一半則成為動態的水景景觀。景觀階梯實行參數變化的處理,選用鏡面不鏽鋼與石材相結合,當人們走在臺階上,感覺自己像是在與鏡中的自己對望,隨著角度的不斷的變化,人的影像也不再是一個平面,而被細分成許多層此,讓人多角度的正視自己。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階梯步道,疏而小坐感受陽光正好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水池,逐階而下的水流與地面水系匯合

景觀階梯兩側的扶手所選用的玻璃材質,及給人帶來通透的空氣感,也呼應著整體空間現代藝術的氣質。樓梯的另一側,設計在每兩個臺階的地方,飄起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形成了約30cm的一個小小座椅,如果累了,便可以在臺階上小坐一會,或者拿起一本書在臺階邊上,聽著流水聲,靜靜地發呆。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夜景實景,於城市中閃耀

二層休閒空間設有一個純淨的水面,把人的活動停留在此處,體驗沉浸式的感受。平靜的水池內部嵌入了許多的星光燈,燈光在此處形成了倒影關係,讓夜間更加美好。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階梯夜景(上)與效果圖(下)對比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階梯夜景(上)與效果圖(下)對比

每一步都是感官體驗的一次昇華

流水由水平平面到臺階的遞進而下,並在疏導的過程中形成獨特的變化,宛若一條絲滑的瀑布,從上到下的韻律十足,無論你被“帶到”哪個地方,都會倍感親切。這個空間的意義不再僅侷限於一個展示的場所,而是為人們提供一種令人難忘的標誌性體驗,帶動體驗者的情緒,讓整個城市都因此而充滿靈感和活力,使這裡成為一個新的城市網紅打卡點。

架空

空間

港灣貼心

“鄰里末梢 ”複合功能集聚

Open floor

"Neighborhood end" composite function cluster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架空層實景,精緻空間覆蓋社區多重功能

貫徹綠地集團的“健康宅2.0”策略,設計向內以架空層的方式打造了通往社區內部的場所空間,使這裡成為綠地集團打造“鄰里末梢”複合功能的入戶大堂+便捷貼心的服務場所+有溫度的歸家起點的標準示範。此區域既和一側的商業外擺空間存在著互相咬合的關係,同時兼具社區接待和管控功能,是一個兼快遞收發、便利服務、物業服務於一體的複合社區大堂。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首先,一側的社區商業設置咖啡館、書吧及兒童活動功能空間,讓放學歸家的孩子們在此能夠短暫的停留,既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文化交流活動,也能夠滿足部分家庭的兒童託管需求。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架空層效果圖及部分功能展示,細節成就體驗

其次,社區商業涵蓋了便利超市和無人售貨櫃等便捷商業功能,滿足業主的消費愛好與需求。針對當前疫情情況下健康文化的輸出,預留無接觸遞取專屬空間,將快遞投遞與業主進出進行分線分流運營管理。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架空層訪客接待區實景,舒適呈現休閒氛圍

左右兩側訪客接待區設置包廂式卡座,卡座材質採用泰科石進行無拼接的一體化設計,下方還精心設置了水景將其包裹起來,人們或在此品一杯咖啡小坐,或交流洽談,輕鬆而自在。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架空層訪客接待區實景(上)與效果圖(下)對比

精細化工藝完美呈現

金屬鋁板穿孔的工藝,成就了星空般的美景,夜間抬頭仰望,一片美麗而曼妙的星空與自然相連,同時,整個區域擁有著與建築主體相統一的色彩,亦成為建築的一部分,和諧而平靜。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架空層實景(上)與效果圖(下)對比

精緻線條塑造空間立體感

從八字型納入的廣場空間到6根對稱的承重柱形成的直線線條,由外向內的聚合始終是歸家的方向。吊頂的獨特設計,同樣在空間上與人們形成導入的關係。沿著商業空間兩側發起的斜線線條,在中間卡座區實現收縮,再小尺度的開放至屏風處,形成焦點的指向。以“Y”字形的收放關係,令人們在行走的時候,不自覺地根據光線、造型的變化關係,達成情緒上的共鳴。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架空層格柵實景,在光影之間靜享美好時光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休閒卡座細節實景,感受線條與材質的完美結合

於此同時,設計還十分注重光線的引入,核心區域面向西側,設計通過不同細密的U型玻璃柱格柵來強調不同光線所帶來的感覺,把午後日落十分的陽光收納在此處。不同疏密度、寬窄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屏風通透的效果,讓自然的空氣在此充分流動。

該區域作為未來社區的入口空間,需要人員管控,併兼具多種功能。未來社區交付,或將還原設計原本在此處規劃的接待臺,將以人為本的設計初衷得以完整呈現。

工藝

細節

精工細作

匠心,讓呈現效果更完美

Process details

Ingenuity, so that the presentation effect more perfect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實景圖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施工現場

設計以獨特的工藝雕刻方式打造品牌LOGO,雕塑單體既兼具了展示功能,同時又如同藝術品一樣營造歸家氛圍。無論從市政道路方向還是從廣場內部看去,都是正向的視角,在完成空間的轉換的同時,在雕塑側面形成多個扭曲的金屬面,同時金屬質感又能夠反射出附近的空間變化,呈現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效果圖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施工現場(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階梯水景的形態進行了全專業一體化設計,協助建築結構底板澆築,並在施工過程中對瀑布水景結構骨架點位進行精細化調整;設計選用2m超規格石材大板選材,將石材以錯縫形式精細化排版。設計師還深入現場對鏡面不鏽鋼拼接進行指導,使整體效果得以呈現,更對細節精益求精,儘量做到設計初衷的完美還原。

專業

特色

設計突破

多維思考,全專業一體化設計

Profession feature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all professional combination

這一次,景觀設計超越傳統景觀專業單一的設計內容,實現了設計的多重突破。

  • 對建築的外部造型進行了十分大膽的市場化改造,使景觀階梯兼具水景觀賞和人員疏散雙重功能。

  • 架空層空間趨向於與室內化設計的結合,通過多方合作,共同完成了吊頂、立柱和外立面的施工和深化設計。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效果以高完成度的呈現結果,證明了全方位的結合才能夠使景觀、建築、室內、幕牆、照明等環節更加緊密的結合在同一個項目主體之中。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結 語

鋼筋水泥的城市線條,

裝得下效率與財富的速度,

卻常常遺忘夢想與靈感的聲音。

褪去冷酷,在城市與人之間,

重拾歷史的故事,用自然的韻律,與生命的樂章共鳴。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景觀與整體相呼應的線條流暢,

極具現代氣息和視覺衝擊力,

表現出張家港這個現代化港口城市銳意創新的形象。

工程檔案

項目名稱: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項目位置:江蘇 張家港

開 發 商 :綠地集團事業一部

景觀設計:紅杉國際設計

景觀面積:7,782㎡

撰 稿 :地產線

本資料聲明:

1. 本資料為要約邀請,不視為要約,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來源於官方披露信息,具體以實物、政府主管部門批准文件及買賣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為準。如有變化恕不另行通知。

2. 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3. 本資料製作時間為2020年4月。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點擊上圖 查看詳情

紅杉國際設計 崗位招聘持續進行中……

END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一處城市的記憶,一個社區的港灣 | 綠地張家港·新裡海源名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