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國》爆料:您背的《靜夜思》不是李白原版!

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詩刊》社特別推出大型文化詩歌類節目《詩·中國》,今晚9:20將播出第6期,本期節目主題是“鄉愁流韻”。主持人楊瀾將和節目嘉賓一起,尋找關於家鄉的記憶。

圍繞“鄉愁流韻”這一主題,本期將解析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張寒暉的《松花江上》、范仲淹的 《蘇幕遮·碧雲天》、余光中的《鄉愁》和梁小斌的 《母語》等多首詩歌。

在節目中,嘉賓們將採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主持人楊瀾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每一個人的家鄉,都是出發的原點。“用思念的力量,穿越千山萬水。用源源不斷的情感,讓鄉愁詩篇代代流傳”。


《詩·中國》爆料:您背的《靜夜思》不是李白原版!


提到關於思鄉的詩歌,李白的《靜夜思》不可不提。關於這首詩,每位嘉賓顯然都有很多話要說。在文化嘉賓戴濰娜眼裡,“李白對月亮特別鍾愛。”李白的妹妹叫李月圓,兒子叫明月奴,他寫的1000多首詩裡面有400多首都和月亮有關。文化嘉賓趙長征則爆料,我們耳熟能詳的《靜夜思》居然不是李白的原版,“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才是真正的原版,著實讓到場嘉賓和觀眾感到大吃一驚。

在解讀這首詩的環節,也發生了有趣的插曲。法國人菲利普親自朗誦了這首《靜夜思》,不過他的發音有些特別,如果不仔細聽,還真聽不出來他在講漢語。實際上,菲利普是安徽衛視的老朋友,他經常參與臺裡一些電視節目的錄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客串過李安的電影《色戒》。目前,他定居在合肥,還開了一家法式麵包店。


《詩·中國》爆料:您背的《靜夜思》不是李白原版!


如果說,《靜夜思》是表達的是客居他鄉的思鄉之情,那麼余光中的《鄉愁》則寫出了漂泊遊子的思鄉之情。余光中一生漂泊,幾次逃亡,數次離鄉,一如他自己稱作的“蒲公英的歲月”。從江南到四川,從大陸到臺灣,求學於美國,任教於香港,最終落腳於臺灣高雄的西子灣畔,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藝術的薰陶研習,讓他在中西文學界享有盛譽。詩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獨,他一人佔盡。

余光中詩文的主題,多離不開“離鄉”、“鄉愁”、“孤獨”、“死亡”,讀他的詩,迎面而來的是一種入骨的蒼涼與頑強。而這首《鄉愁》正是其中的代表作,余光中在臺灣寫這首詩時不過20多歲,創作的過程也很傳奇,居然只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


《詩·中國》爆料:您背的《靜夜思》不是李白原版!


帶著對詩人的崇敬,《詩·中國》探訪了余光中的老家——位於重慶的“悅來街道”,那裡的一切都成為日後余光中思念不竭的源泉,投射在他的詩歌創作裡。實際上,余光中生於南京,9歲因戰亂而逃離故鄉,母親把幼小的余光中用扁擔挑在肩上一路逃到常州,後來又輾轉避難於重慶。在巴山蜀水深處,余光中度過了中學時代。當時的四川戰火籠罩,交通封鎖。十幾歲的余光中一心想逃離這個閉塞落後之地,在唸大學時,選擇了金陵大學的外文系。原以為可以就此駐足在此,卻沒料到迎來的是人生第二次逃亡。余光中因為戰亂再次輾轉南下,直至定居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